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2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於其中,窅冥昏默而喪其所固有,愚不肖者苦而無 所於歸;其甚者,則比周為私,譁眾取寵而已矣。吾不 敢以宋儒許之,而何有於仲尼?無論宋儒,令今之時 有薛、王、吳、陳六七公者在,吾將北面受業焉,而不敢 必其然也。此豈仲尼之道與?宋儒先進君子之教則 然哉?「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 則竊「仁義。」天下之事,盛衰倚伏,真偽糅雜,理勢所必 然耳。鵠設而人爭射焉,餌設而魚爭趨焉,而世方且 以是為鵠與餌。上之求者或以名,而下之應者或不 以實,其能為宋儒先進君子者十之一二,而竊宋儒 先進君子之緒餘者十之七八。識者懲於七與八,而 因疑其一與二,又因而歸咎於宋儒先進君子。夫未 學者,安所逃其責哉?《語》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又曰: 「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吾非以性命為不當言也,謂其 言之未必知也,謂其以不可知為知而至於病,過猶 不及也。然更有說焉:仲尼傷周之末造,教化陵夷,而 率其徒三千人者,群處轍環,為一世師。今天下郡縣 戎道皆有學,學皆有師,而山林之士與薦紳大夫不 在其位者聚眾而私相授受,分官師之權舛也。佛教 不自漢興,西極化人之道,莊、列固已言之,然其精者, 六經孔盂之書具有矣。士不求《六經》、孔孟,而必曰「通 佛」,以為名高,是庸人賤子,奔走香火於二氏之宮而 過孔門,則掉臂不顧也,僻也。談性命者,故以政事文 學為駢拇「支指矣。其有簿最詳緻,期會不爽,以闚看 為精神,赴時如炙輠」者,則自以為能政事,而視性命、 文學為不必有之物。饜班、馬、李、杜之糟粕,競片言隻 字之華藻,放浪不羈,傲睨王侯,則自以為能文學,而 目性命為迂談,政事為粗跡。三家逓以名進而不得 其實,務相勝而不相下,陋也。此所心疑而未敢「深言 者也。陛下宜嚴禁學校及考試官,凡一切諸子百家 異端害教之書,有悖於六經、孔、孟之旨者,悉罷黜不 錄,以示表章六經、尊崇孔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