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2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學生焉。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 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服, 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禹之時,天下大水, 禹身執虆垂以為民先,剔河而道九岐,鑿江而通九 路,辟五湖而定東海。當此之時,燒不暇撌,濡不給扢, 死陵者葬陵,死澤者葬澤,故節財薄葬,閑服生焉。齊 桓公之時,天子卑弱,諸侯力征,南北交伐中國,中國 之不絕如線。齊國之地,東負海而北障河,地狹田少, 而民多智巧。桓公憂中國之患,苦南北之亂,欲以存 亡繼絕,崇天子之位,廣文武之業,故《管子》之《書》生焉。 齊景公內好聲色,外好狗馬,獵射忘歸,好色無辯,作 為路寢之臺,族鑄大鐘,撞之庭下,郊雉皆呴,一朝用 三千鐘。贛贛賜也一鐘十斛一朝晹群臣工萬斛梁丘據、《子家》噲道于 左右,故《晏子》之諫生焉。晚世之時,六國諸侯,谿異谷 別,水絕山隔,各自治其境內,守其分地,握其權柄,擅 其政令,下無方伯,上無天子,力征爭權,勝者為右,恃 連與國,約重致,剖信符,結遠援,以守其國家,持其社 稷,故縱橫修短生焉。申子者,韓昭釐之佐,韓、晉別國 也,地墽。音敲民險,而介于大國之間。晉國之故禮未滅, 韓國之新法重出,先君之令未收,後君之令又下,新 故相反,前後相繆,百官背亂,不知所用,故刑名之書 生焉。秦國之俗,貪狠強力,寡義而趨利,可威以刑而 不可化,以善,可勸以賞而不可厲,以名被險而帶河 四塞以為固。地利形便,畜積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 勢而吞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若劉氏之書,觀天地 之象,通古今之事,權事而立制,度刑而施宜,原道之 心,合三王之風,以儲與扈,冶元眇之中,精搖靡覽,棄 其畛挈,斟其淑靜,以統天下,理萬物,應變化,通殊類, 非循一跡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繫牽連于物,而不與 世推移也。故置之尋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

《淮南集解》

《諸家總評》

揚氏《法言》曰:或曰:淮南太史公,其多知歟曷其雜也。 曰:雜乎雜,人病以多知為雜,惟聖人為不雜。

又曰:《淮南子》,其一出一入,字直百金。

劉氏《文心雕龍》:「《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談。《淮南》有傾天 折地之說。」

劉氏史通曰:《淮南子》「牢籠天地,博極古今。」

《高氏子略》曰:「淮南王尚志謀募奇士,賓館一開,天下 雋絕,馳騁之流,無不雷奮雲集,𧔧議橫起,瓌詭作新, 可謂一時傑出之作矣。」

《黃氏日抄》曰:「《淮南鴻烈》者,淮南王劉安以文辯致天 下方術之士,會粹諸子,旁搜異聞以成之。凡陰陽造 化,天文地理,四夷百蠻之遠,昆蟲草木之細,瓌奇詭 異,足以駭人耳目者,無不森然羅列其間,蓋天下類 書之博者也。」

蘆泉劉氏曰:「右《淮南》一書,其書乃全取《文子》,而分析 其言,雜以《呂氏春秋》《莊》《列》《鄧析》《慎子》《山海經》《爾雅》諸 書,及當日所召賓客之言,故文駁亂,序事自相舛錯。 漢許慎記上而高誘為之註。『記上,猶言標題進呈也, 故稱職稱臣。先儒誤以為慎註,又疑非誘註。按註中 不知』」者云「誘不敏」,則為誘註明矣。其書雖無足深取, 然論「律呂」而存古樂,論「躔度」而存曆數,天文「地形」亦 有當留心者。

《王氏文訓》曰:「荀卿氏、揚雄氏則以明先聖之學為文, 淮南氏則以總統道德仁義,而蹈虛守靜,出入經道 為文。」

王氏巵言曰:「《淮南鴻烈》雖似錯雜,而氣法如一,當由 劉安手裁。」

孫礦曰:「篇中『清淨』」「『無為』,皆老莊陳語,正以旁喻。奇陗 俊拔,勝讀《淮南》者,當在此不在彼也。」

淮南子部藝文

《淮南子辨》
宋·周必大

《淮南鴻烈解》二十一卷漢劉安撰。安,淮南厲王長之 子,招致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等 八人,及諸儒大山、小山之徒,講論道德,總統仁義,著 內書二十一篇。《李氏書目》云「第七、第十九亡。」《崇文總 目》云:「存者十八篇。」今所傳原道俶真、天文、地形、時則、 冥覽精神、本經主術、繆稱齊俗、道應汜論、詮言兵略、 《說山》《說林》《人間》《修務》《泰族》等訓,連卷末《要略》共二十 一篇,似未嘗亡也。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 又有《外書》三十三篇,《漢志》與《內書》同列於雜家,中外 書余皆未見。《淮南子》多本《文子》而出入儒、墨、名、法諸 家,非成於一人之手,故前後有自相矛盾者,有亂言 而乖事實者。既曰武王伐紂,載尸而「行。海內未定,故 不為三年之喪。」又曰:「武王欲昭文王之令德,使夷狄 各以其賄來貢。遼遠未能至,故治三年之喪,殯兩楹 以俟遠方。」三代時無印,《周官》所掌之璽節,鄭氏雖謂 如今之印章,其實與角虎、人龍、符旌諸節並用,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