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言亂世難信,學者宜其不道而出之。言縱橫者,時葆其書,尤者晚乃益出七術,怪謬異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愜,使人狂狙失守,而易於陷墜。幸矣,人之葆之者少,今元子又文之以《指要》,嗚呼,其為好術也過矣。
高氏《子略》曰:「鬼谷子書,其智謀,其數術,其變譎,其辭談,蓋出於戰國諸人之表。夫一闢一闔,《易》之神也;一翕一張,老氏之幾也。鬼谷之術,往往有得於闔闢翕張之外,神而明之,益至於自放潰裂而不可禦。予嘗觀於《陰符》矣,窮天之用,賊人之私,而陰謀詭祕,有金匱韜略之所不可該者,而鬼谷盡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 按劉向、班固錄書無《鬼谷子》,《隋志》始有之,列於縱橫家。《唐志》以為蘇秦之書。然蘇秦所記,以為周時有豪士隱者居鬼谷,自號鬼谷先生,無鄉里族姓名字。今攷其言,有曰:「人無常責,事無常師。」 又曰:「人動我靜,人言我聽,知性則寡累,知命則不憂。」 凡此之類,其為辭亦卓然矣。至若盛神、《養志》諸篇,所謂「中稽道德之祖,散人神明之頤」 者,不亦幾乎!郭璞《登樓賦》有曰:「揖首陽之二老,招鬼谷之隱士。」 又《游仙詩》曰:「青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借問此何誰?云是鬼谷子。」 可謂慨想其人矣。徐廣曰:「潁川陽城有鬼谷。」 註其書者樂臺皇甫謐、陶弘景、尹知章。
《戰國策》十三卷。
《崇文總目》:「漢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劉向錄。」舊號或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短長》,或曰《事語》,或曰《長書》,或曰《修書》。向以戰國時游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宜為《戰國策》。凡十二國三十三篇。繼春秋以後,記楚、漢之興,總二百五十年事。今篇卷亡缺,第二至十、三、十一至三闕。又有後漢高誘註,本二十卷,今缺第一、第五、第十一至二十,止存八卷。晁氏曰:「漢劉向校定。三十三篇。東、西周各一,秦五,齊六,楚、趙、魏各四,韓、燕各三,宋、衛、中山各一。舊有五號,向以為皆戰國時游士策謀,改定今名。」其事則上繼《春秋》,下記漢、楚之起,凡二百四五十年之間。〈按:《通考》所載《戰國策》二條,今歸《戰國策》部,此特存其略,以備縱橫家之體。〉
雜家
《范子計然》十五卷。
《高氏子略》曰:計然遨遊海澤,自稱漁父,范蠡有請曰:「先生有陰德,願令越社稷長保血食。」 計然曰:「越王烏喙,不可以同利。」 蠡之智其有決於此乎?此編卷十有二,往往極陰陽之變,窮曆數之微。其言之妙者有曰:聖人之變,如水隨形。蠡之所以俟時而動,以見幾而作者,其亦有得乎?此計然濮上人,姓辛,名文子,其先晉國公子也。
洪氏《容齋隨筆》曰:「《漢書貨殖傳》:『越王句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遂報彊吳』。孟康註曰:『姓計,名然,越臣也』。蔡謨曰:『計然者,范蠡所著書篇名耳,非人也。謂之計然者,所計而然也。群書所稱句踐之賢佐,種、蠡為首,豈復聞有姓計名然者乎?若有此人,越但用半策,便以至霸,是功重於范蠡,而書籍不見其名,史』」 遷不述其傳乎?
顏師古曰:「『『蔡說謬矣。《古今人表》,計然列在第四等,一名計研。班固賓戲研桑,心計於無琅』,即謂此耳。計然者,濮上人也。嘗南游越,范蠡卑身事之。其書則有《萬物錄》,事見《皇覽》及《晉中經簿》。又《吳越春秋》及《越絕書》并作計倪」 ,此則倪、研及「然』聲皆相近,實一人耳。何云書籍不見哉?」 予按,唐貞元中,馬總《意林》一書,抄類諸子百餘家,有《范子》十二卷,云:「計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字文子,其先晉國公子也。為人有內無外,狀貌似不及人。少而明學陰陽,見微知著,其志沈沈,不肯自顯,天下莫知,故稱曰計然。時遨遊海澤,號曰漁父。范蠡請其見越王,計然曰:『越王為人烏喙,不可與同利也』。」 據此,則計然姓名出處,皎然可見。裴駰註《史記》,亦知引范子。《北史》蕭大圜云:「留侯追蹤於松子,陶朱成術於辛文。」 正用此事。曹子建表引《文子》,李善註以為計。然師古蓋未能盡也。而《文子》十二卷,李暹註,其序以謂《范子》所稱計然,但其書一切以《老子》為宗,略無與范蠡謀議之事。《意林》所編《文子》,正與此同。所謂《范子》,乃別是一書,亦十二卷。馬總只載其敘計然及它三事,云「餘并陰陽曆數,故不取。」 則與《文子》了不同。李暹之說誤也。《唐藝文志》「范子《計然》十五卷。」 註云:「范蠡問,計然答,列於農家。」 其是矣。而今不存。
《呂氏春秋》二十卷。
晁氏曰:秦呂不韋撰,後漢高誘註。按《史記》不韋撰云:「不韋,秦相,致辯士,厚遇之,使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記,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 暴之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有能增損一字者予之,時人無增損者。高誘以為非不能也,畏其勢耳。昔《張侯論》為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