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4 (1700-1725).djvu/118

此页尚未校对

正策第一,累遷鳳閣舍人。睿宗時兵部侍郎平章事。開元十八年終左丞相、燕國公。說為文精壯,長於碑志,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常典集賢圖書之任,論撰國史。晚謫岳州,詩益悽惋,人謂得江山助。陳氏曰:「說與蘇頲號燕許大手筆家未有《蘇許公集》。」

《李嶠集》一卷。

晁氏曰:李嶠巨山也。贊皇人。擢進士第,制策甲科,為監察御史。武后時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嶠富才思,前與王勃、楊炯,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晚諸人沒,為文章宿老,學者取法。集本六十卷,未見,今所錄一百二十詠而已。或題曰《單題詩》,有張方注。

張九齡:《曲江集》二十卷

晁氏曰:張九齡子壽也。曲江人。長安二年進士,調校書郎。以道侔伊呂科策高等,為左拾遺。開元中為中書令,卒諡文獻。九齡風度醞藉,幼善屬文。元宗朝知制誥,雅為帝知。為相諤諤,有大臣節。及貶荊州,惟文史自娛,朝廷許其勝流。徐堅論九齡之文,「如輕縑素練,實濟時用而窘邊幅。」 柳宗元以九齡兼攻詩文,但不能究其極爾。集後有姚子彥所撰《行狀》,呂溫撰《真讚》,鄭宗珍撰《諡議》,徐浩撰《墓碑》及《贈司徒敕詞》。

陳氏曰:曲江本有元祐中郡人鄧開序,自言「得其文於公十世孫蒼梧守唐輔而刊之。」 卷末《行狀》《神道碑》《諡議》,蜀本無之。

《王右丞集》十卷。

晁氏曰:唐王維摩詰也。太原人。開元九年進士,終尚書右丞。維幼能屬文,工草隸,善畫,名盛。安祿山反,陷賊中,賊大宴凝碧池,賦詩痛悼。詩聞行在,後得免死。代宗訪維文章於弟縉,《裒集》十卷上之。李肇記維「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以為竊李嘉祐者。今《嘉祐集》無之,豈肇厚誣乎?

陳氏曰:建昌本與蜀本次序皆不同。大扺蜀刻《唐六十家集》,多異於它處本,而此集編次尤無倫。維詩清逸,追逼陶、謝,《輞川別墅圖畫》,摹傳至今,嘗與裴迪同賦各二十絕句。集中又有《與迪書》,略曰:「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 靜嘿,每思「曩昔㩦手賦詩,當待春中,卉木蔓發,輕鯈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雉朝雊,倘能從我遊乎?」 余每讀之,使人有飄然獨往之興。迪詩亦佳,然它無聞於世,蓋亦高人也。輞川在藍田縣西南二十里,本宋之問別圃,維後表為清源寺,終墓其西。

張鷟「《龍筋鳳髓判》十卷。」

晁氏曰:唐張鷟字文成。辭章藻麗,嘗八中制科,此乃其書判也。凡一百首。

陳氏曰:鷟,調露中進士。事跡見《張薦傳》,薦之祖也。唐以書判拔萃科選士。此集凡百題,自省、臺、寺、監、百司,下及州、縣,類事屬辭,蓋待選預備之具也。自號「浮子。」

洪氏《容齋隨筆》曰:「《唐史》稱張鷟早慧絕倫,以文章瑞朝廷,屬文下筆輒成。今其書傳於世者,《朝野僉載》《龍筋鳳髓判》是也。僉載紀事,瓚尾擿裂,且多媟語百判,純是當時文格,全類俳體。但知堆垛故事,而於蔽罪議法處不能深切,殆是無一篇可讀,一聯可采。如樂天《甲乙判》,則讀之愈多,使人不厭也。」

《儲光羲集》五卷。

晁氏曰:唐儲光羲也。魯人。登開元十四年進士第。嘗為監察御史,後從安祿山偽署。賊平,貶死。

《王昌齡詩》六卷。

晁氏曰:唐王昌齡少伯也。江寧人。開元十五年進士,為祕書郎。又中宏詞。不護細行,貶龍標尉。以世亂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殺。昌齡工詩,縝密而思清,時謂「王江寧」 云。

《常建詩》一卷。

晁氏曰:唐常建也。開元十五年進士。歐陽永叔嘗愛「竹逕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之句,乃建詩也。

《劉長卿集》 卷。

晁氏曰:唐劉長卿字文房。開元末第進士。至德中監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岳鄂轉運留後,觀察吳仲孺誣奏,貶潘州南巴縣尉。會有為之辨者,除睦州司馬,終隨州刺史。長卿剛而犯上,故兩逢斥廢。詩雖窘於才,而能鍜鍊,權德輿嘗謂為「五言長城。」 今集詩九卷,雜文一卷。

《顏真卿文》一卷。

晁氏曰:唐顏真卿清臣也。萬年人。博學,工辭章。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又登制科。代宗時為太子太師,使李希烈,為希烈所害。世謂真卿忤楊國忠、李輔國、元載、楊炎、盧杞拒安祿山、李希烈,廢斥者,以至於死而不自悔,天下一人而已。學問文章,往往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