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4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時詔書,陛下宜痛自引過,以感人心。昔禹、湯以罪己 勃興,楚、昭以善言復國。陛下誠能不恡改過,以言謝 天下,俾臣草辭無諱,庶幾群盜革心。」上從之。故行在 詔書始下,雖武人悍卒,無不揮涕激發。議者以德宗 克平寇亂,不惟神武之功,爪牙宣力,蓋亦資文德腹 心之助焉。及還京師,李抱真來朝,奏曰:「陛下在山南 時,山東士卒聞詔書之辭,無不感泣,思奮臣節,時臣 知賊不足平也。」公自行在,帶本職,拜諫議大夫、中書 舍人,精敏小心,未嘗有過。艱難扈從行在,輒隨啟沃, 謨猷特所親信。有時燕語,不以公卿指名,但呼陸九 而已。初幸梁洋,棧道危狹,從官前後相失。上夜次山 館,召公不至,泫然號於禁旅曰:「得陸贄者賞千金。」頃 之公至,太子親王皆賀。初,公既職內署,母韋氏尚在 吳中,上遣中使迎致京師,道路置驛,文士榮之。丁韋 夫人憂,去職,持喪於洛,遣人護溧陽之柩附於河南。 上遣中使監護其事,四方賻遺數百萬,公一無所取。 素與蜀帥韋南康布衣友善,韋令每月置遺,公奏而 受之。服闋,復內職,權知兵部侍郎。覲見之日,天子為 之興,改容敘弔,優禮如此,內外屬望,旦夕俟其輔政。 為寶參忌嫉,故緩之。尋拜兵部侍郎,知貢舉。得人之 盛,公議稱之。貞元八年,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公以少 年入侍內殿,特蒙知遇,不與眾浮沉,苟且自愛,事有 不可,必諍之。上察物太精,躬臨庶政,失其大體,動與 公違,姦諛從而間之,屢至不悅。親友或規之,公曰:「吾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吾所學,不恤其他。」公精於吏事, 斟酌剖決,不爽錙銖。其經綸制度,具在《德宗實錄》。及 竇參納劉士寧之賂,為李巽所發,得罪左遷。橫議者 以公與參素不協,歸罷相之議於公。戶部侍郎判度 支裴延齡,以姦回得幸,害時蠹政,物議莫敢指言,公 獨以身當之,屢言不可。翰林學士吳通元,忌公先達, 每切中傷,陰結延齡,互言公短。宰相趙憬,公之引拔, 昇為同列,以公排邪守正,心復異之。群邪沮謀,直道 不勝。十年,退公為賓客,罷政事。明年夏旱,芻糧不給, 軍校訴於上,延齡奏曰:「此皆陸贄輩怨望鼓扇軍人 也。」貶公忠州別駕。上怒不可測,賴陽城張萬福救之 獲免。蜀帥韋令抗表,請以贄代己歲賂資糧。公在南 賓,閉門卻掃,郡人稀識其面。復避謗不著書,唯考校 醫方,撰《集驗方》五十卷,行於世,江峽十稔。永貞初,與 鄭餘慶、陽城同徵還,公已薨歿,時年五十二。公之秉 筆內署也,搉古揚今,雄文藻思,敷之為《文誥》,伸之為 《典謨》,俾狡向風,懦夫增氣,則有《制誥集》一十卷。覽 公之作,則知公之為文也。潤色之餘,論思獻納,軍國 利害,巨細必陳,則有《奏草》七卷。覽公之奏,則知公之 為臣也。其在相位也,推賢與能,舉直錯枉,將斡璿衡 而揭日月,清氛沴而平泰階。敷其道也,與伊說爭衡; 考其文也,與典謨接軫,則有《中書奏議》七卷。覽公之 奏議,則知「公之事君也。古人以士之遇也,其要有四 焉。才、位、時,命也。仲尼有才而無位,其道不行;賈生有 時而無命,終於一慟。唯公才不謂不長,位不謂不達, 逢時而不盡其道,非命歟?裴氏之子,焉能使公不遇 哉?」說者又以房、魏、姚、宋逢時遇主,克致清平。陸君亦 獲幸時君,而不能與房、魏爭列,蓋道未至也。應之曰: 「道雖自我,弘之在人。蜚蝗竟天,農稷不能善稼;奔車 覆轍,丘軻亦廢規行。若使四君與公易時而相,則一 否一臧,未可知也。」而致君不及貞觀、開元者,蓋時不 幸也,豈公不幸哉?以為其道未至,不亦誣乎?公之文 集,有詩、文、賦、集、表、狀,為《別集》十五卷。其關於時政,昭 昭然與金石不朽者,惟制誥、奏議乎?雖已流行,多謬 編次。今以類相從,冠於編首,兼略書其官氏景行,以 為序引。俾後之君子覽公制作,效之為文。為臣事君 之道,不其偉歟!

權德輿文公集 卷

按楊嗣復序唐有天下二百二十載用文章顯於時代有其人然而自成童就傅以及考終命解褐筮仕以及鈞衡師保造次必於文視聽必於文采章皆正

色而無駁雜,調韻皆正聲而無奇邪,滔滔如《河東,注》 不知其極。而又處命書綸綍之任,專考覈品藻之柄, 參化成輔翊之勳,初中終全而有之,得之於相國文 公矣。公諱德輿,字載之,天水人。族望祖宗之遠,當官 行己之道,語在《國史》,銘於壙而碑於途,此不敢詳。今 所載者,因緣文業而已。早歲為淮南、江西從事,據管 記室之任,屬辭詣理,奏入,報可,移文走檄疆事,迎解 登朝,為起居舍人,改戶部員外郎,換司勳郎中,遷中 書舍人。凡四任九年,專掌詔誥。「大則發德音,修典冊, 洒朝廷之利澤,增盛德之形容;小則褒才能,敘官業, 分別流品,申明誡勸,無誕辭,無巧語」,誠直溫潤,真王 者之言。公昔自纂錄為《制集》五十卷,託於友人湖南 觀察使楊公憑為之序,故今不在編次內。其他千名 萬狀,隨意所屬,牢籠今古,窮極微細,周流於親愛情 理之間,磅礡於勳賢久大之業,不為利疚,不以菲廢, 本乎道以行乎文,故能獨步當時,人人心服,非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