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4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天下偉人,則必以公為首。公盡性知命,體乎自然而 行乎不得已,非蘄以文字名世者也。然自慶曆以來 迄元豐四十餘年,所與人主論天下事見於章疏者 多矣,或用或不用,而皆本於禮義,合於人情,是非有 考於前,而成敗有驗於後。及其他詩文,皆清遠雄麗, 讀者可以想見其為人,信乎其有似於孔北海、諸葛 孔明也。軾年二十,以諸生見公成都,公一見待以國 士。今三十餘年,所以開發成就之者至矣。而軾終無 所效尺寸於公者,獨求其文集,手校而家藏之,且論 其大略,以待後世之君子。昔曾魯公嘗為軾言:「公在 人主前論大事,他人終日反復不能盡者,公必數言 而決,粲然而成文,皆可書而誦也。言雖不盡用,然慶 曆以來名臣為人主所敬莫如公者。公今年八十一, 杜門卻掃,終日危坐,將與造物者遊于無何有之鄉, 言且不可得聞,而況其文乎?」凡為文若干卷,詩若干 首。

晁端友君成詩集 卷==按:蘇軾《序達》賢者有後,張湯是也。張湯宜無後者也。==

無其實而竊其名者無後揚雄是也揚雄宜有後者 也達賢者有後吾是以知蔽賢者之無後也無其實 而竊其名者無後吾是以知有其實而辭其名者之 有後也賢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絕民也名者 古今之達尊也重於富貴而竊之是欺天也絕民欺 天其無後不亦宜乎故曰達賢者與有其實而辭其 名者皆有後吾常誦之云爾乃者官於杭杭之新城 令晁君君成諱端友者君子人也吾與之游三年知 其為君子而不知其能文與詩而君亦未嘗有一語 及此者其後君既歿於京師其子補之出君之詩三 百六十篇讀之而驚曰嗟夫詩之旨雖微然其美惡 高下猶有可以言傳而指見者至於人之賢不肖其 深遠茫昧難知蓋甚於詩今吾尚不能知君之能詩 則其所謂知君之為君子者果能盡知之乎君以進 士得官所至民安樂之惟恐其去然未嘗以一言求 於人凡從仕二十有三年而後改官以沒由此觀之 非獨吾不知舉世莫之知也君之詩清厚靜深如其 為人而每篇輒出新意奇語宜為人所共愛其勢非 君深自覆匿人必知之而其子補之於文無所不能 博辨俊偉絕人遠甚將必顯於世吾是以益知有其 實而辭其名者之必有後也昔李郃為漢中候吏和 帝遣二使者微服入蜀館於郃郃以星知之後三年 使者為漢中守而郃猶為候吏人莫知之者其博學 隱德之報在其子固詩曰豈弟君子神所勞矣

尹焞《和靖集》十卷。

按:蔡宗兗《序》:「宋尹和靖先生旅卒於越,迄今無祠之者。莆田西淙洪公出牧茲土,恆以顯賢導俗為務。迺仍廢寺,改新祠,比社學為一區,以興仰止。間復梓其」

文集以著終始蓋欲人兼考其行而則之也予嘗展 讀終集見其無往而非確實之心無言而非確實之 言百世之下猶可想見敦篤儀範而欲薰炙之也況 當世乎譬諸布帛菽粟較之膏粱文繡一時氣味采 色雖或好尚同異求其一家不可以一日缺天下不 可以一人無人用之而人不厭日用之而日見其可 欲也膏粱文繡果有是乎夫知菽粟之若膏粱知布 帛之若文繡其所見猶常見也知菽粟之即膏粱知 布帛之即文繡其見道也幾矣和靖百載之下有是 不惑者其幾人乎昔和靖嘗自道曰曾子以魯焞平 生得力亦惟以魯和靖不自欺也而肯欺百世乎故 魯也者確實之體而造道之器也學者由尹子則可 以入程子矣由曾子則可以入孔子矣由孔子則可 以入天地矣確實也者天地之恆心而元氣之根本 也天地非確實不立聖賢非確實不成萬物非確實 不生風俗非確實不正不由確實而飾辭絢功者皆 偽學也非天地之誠君子不貴也西淙與我寧貴之 乎誦斯集者盍反以自考西淙名珠字玉方辛巳進 士觀其所尚則可知其所立予不欲言之西淙亦不 欲言之同歸確實而已矣西淙曰其神當宗其言當 紀其藏不可沒也尚當立石龍瑞山原以表真儒之 墓

司馬光:《文正集》 卷。

按范純仁序:「古之君子,修身以齊家,然後刑於國與天下。蓋其言動有法,出處有常,子孫幼而視之,長而習之,不為外物之所遷,則皆當為賢子弟,猶齊人之」

子不能無齊言也。《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詩》云:「貽 厥孫謀,以燕翼子。」由此道也。端明殿學士司馬公以 清德直道,名重天下,其修身治家,動有法度,其子弟 習而化之,日趨於善,蓋亦不言之教矣。又伸之以詩 章,俾有諷誦簡策,則其積善貽謀之道可謂至備,宜 其子子孫孫,世有令人。苟尚不能自修以入於君子 「之塗」者,則其人可知矣。宏,予之子婿也,持公詩求序 於予。予樂道公之盛德,又因以勉之。熙寧八月日,高 平范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