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5 (1700-1725).djvu/10

此页尚未校对

事悖慢,下獄,自剄死,人頗言張洎譖之。

成彥雄《梅頂集》一卷。

晁氏曰:南唐成彥雄,江南進士。有劉鉉《序》。

《徐常侍集》三十卷。

晁氏曰:南唐徐鉉字鼎臣,廣陵人。仕楊溥,為祕書郎,直宣徽北院,掌文翰。李昪時知制誥,煜每累遷翰林學士。歸朝,為直學士院、給事中、散騎常侍。淳化初,坐累黜靜難軍司馬。鉉初至京師,見御毛褐者輒……闕。之邠苦寒,竟以冷氣入腹而卒。鉉幼能屬文,尤精《小學》,文思敏速,凡所撰述,常不喜預作。有欲從其求文者,必戒臨事即來請,往往執筆立就,未常沈思。嘗曰:「文速則意思敏壯,緩則體勢疏慢。」


陳氏曰:其二十卷仕江南所作,餘十卷歸朝後所作也。所撰《國主李煜墓銘》,微婉有體,《文鑑》取之。

田霖《四六集》一卷。

晁氏曰南唐田霖撰

孫光憲「《鞏湖編》三卷。」

晁氏曰:荊南孫光憲字孟文,陵州人。王衍降唐,避地荊南,從誨辟掌書記,歷檢校祕書監、御史大夫。王師收閬州,光獻勸其主獻三州地。乾德中,終黃州刺史。自號「葆光子。」

《扈載集》十卷。

晁氏曰:後周翰林學士范陽扈載仲熙撰。少俊早達,年二十六以死。其子蒙顯於國朝。

《別集》二下。宋一。

《神宗皇帝御集》二百卷。

晁氏曰:皇朝神宗皇帝撰,章惇等纂。紹聖初,以元祐中所集止九百四十三道,有旨命惇再加編次。至元符中,書成,比元祐所編增多八千七百三十道,分《文辭》《政事》《邊機》三門。言者仍以「元祐之臣說以邊機不宜洩露,掩沒先帝盛美」 ,于是編以賜群臣云。

《范魯公集》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范質字文素,大名人。後唐長興中,舉進士。時和凝典貢舉,覽質程文,器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即以其數處質,舉子謂之「傳衣缽。」 晉天福中,為翰林學士。周廣順初拜相。太祖受禪,加兼侍中。乾德二年,始罷為太子太傅。卒,年五十四。將終,戒其子旻勿請諡,勿刻墓碑。質力學彊記,好聚書,既登朝,猶手不釋卷。《國史》載其《示從子詩家書目序》《薦呂餘慶、趙普表》三篇。

《趙韓王集》三卷。

晁氏曰:宋朝趙普字平則,薊州人。其父遷洛陽占籍焉。乾德中,代范質為平章事。太平興國六年及端拱初三入相。薨,封真定王,諡忠獻。卒年七十一。普初無學術,太宗勉之,晚年頗該博。

陳氏曰:《遺槁》凡十卷。普開國元臣,不以文著,而「彗星」 、班師二疏,天下至今傳誦。末有劉昌言所撰行狀。按《館閣書目》惟有《奏議》一卷,今麻沙書坊刊本《奏議》止數篇,餘者表狀之屬。

巽巖《李氏遺槁序》曰:「王禹偁嘗賦詩哭普,謂其章疏與《夏訓》《商謨》相表裏。本傳獨載普諫伐幽州辭,多刪潤,每恨弗見其全,網羅搜索,久乃得普遺文,而幽州之奏咸在。後有《論星變》及《薦張齊賢》二奏,其言諄諄,要本於仁。嗚呼,賢矣!禹偁褒讚,諒不為私,而史官簡編,誠可歎息。」 乃次第其遺文,以傳於世。其四六表狀,往往見於偁集,蓋禹偁代作也。雖禹偁代作,必普之心聲云耳,因弗敢棄。顧草疏決不止此,當博求而附益之。

《柳仲塗集》一卷。

晁氏曰:宋朝柳開字仲塗,大名人。開寶六年進士。太平興國中,上書願備邊用,換崇儀使、知寧邊軍,徙全、桂二州,貶復州團練副使。居久之,復官,歷環、邠、曹、邢、代、忻、滄五州。咸平四年,終如京使。開幼奇警,有膽氣,學必宗經,慕韓愈、柳宗元為文,因名肩愈,字紹先。既而易今名字,自以為能開聖道之塗也。集乃門人張景所編。歐公嘗推「本朝古文自仲塗始。」

陳氏曰:仲塗歷知常、潤州,以殿中侍御史換崇儀使,又歷八郡以卒。門人張景為《行狀、集》序,集凡十五卷。本朝為古文自開始。然其體艱澀,為人慷慨,喜功名急義。史亦稱其「傲很彊愎」 云。

《張晦之集》二十卷。

晁氏曰:宋朝張景字晦之。師事柳開,學為古文,名震一時。卒官至廷評,年四十九。集有文百九十三首。禹偁所編,并為之序。

《穆參軍集》三卷。

陳氏曰:泰州司法參軍東平穆脩伯長撰。脩,祥符二年經明行脩,進士,仕不遇,困窮以死。師事陳摶,傳其《易》學,以授李之才。之才傳邵雍,而尹洙兄弟亦從之學古文,且傳其《春秋》學。或曰《太極圖》亦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