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5 (1700-1725).djvu/16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四百八十二卷目錄

 集部彙考十六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四別集三宋二

經籍典第四百八十二卷

集部彙考十六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四

別集三宋二

《宋元憲集》四十四卷。一作湜中集二十卷

晁氏曰:宋朝宋庠字公序,開封雍丘人。天聖中,擢進士第一,入翰林為學士。皇祐元年,拜相。嘉祐中,復為樞密使,封莒國公,以司空致仕。初名郊,字伯庠,御史言其「姓符國號,名應郊天」 ,乃改今名。遺命子孫,不得以其文集流傳。

《宋景文集》一百五十卷。

晁氏曰:宋朝宋祁,字子京。與其兄郊同舉進士,奏名第一。章獻以為弟不可先兄,乃擢郊第一,而以祁為第十。當是時,兄弟俱以詞賦妙天下,號大小宋。累遷知制誥,除翰林學士承旨。以文章擅名一時,終不至大用,眾頗惜之。張方平為之請諡景文。祁通小學,故其文多奇字。蘇子瞻常謂其淵源皆有考,「奇嶮或難」 句,世以為知言。著有《出麾小集》《西州猥稿》之類,合併而為一。

陳氏曰:景文清約莊重,不逮其兄,以此不至。公輔所撰《唐書列傳》,不稱良史。《景文筆記》:「余於為文似蘧瑗,年五十,知四十九年非;余年六十,始知五十九年非,其庶幾至於道乎!每見舊所作文章,憎之必欲燒棄。梅堯臣喜曰:『公之文進矣』!」 景文未第時,為學於永陽僧舍。或問曰:「君好讀何書?」 答曰:「予最好《大誥》。」 故景文為文謹嚴。至修《唐書》,其言艱,其思苦,蓋亦有所自歟?

龐相國《清風集》十卷。

丞相龐籍撰。司馬溫公序略曰:「公之勳業治行,范景仁所為《清風集敘》言之詳矣。公性喜詩,雖相府機務之繁,邊庭軍旅之急,未嘗一日置不為。凡所以怡神養志及逢時值事,一寓之於詩,其高深閎遠之趣,固非庸淺所可及。至於用事精當,偶對的切,雖古人能者殆無以過。」 及疾亟,光時為諫官,有謁禁走手啟參候,公猶錄詩十餘篇相示,手注其後曰:「欲令吾弟知老夫病中尚有此意思耳,字已慘淡難識」 ,後數日而薨。嚮者嗣子某,字懋賢,已集其文為五十卷。既而以文字之多,懼世人傳者不能廣也,又選詩之尢善者凡千篇,為十卷,命曰《清風集》,刻板摹之,命光斷敘其事。

田公:《金巖集》兩卷。

晁氏曰:皇朝田況字元均。嘗登《學究進士》、賢良科,終尚書左丞。嘗知成都,聽斷之明,以比張乖崖。

何聖從《廬江文集》二十卷,《刀筆》五卷,《奏議》二十卷

晁氏曰:宋朝何郯字聖從,成都人。仁廟朝為御史、諫官,擢天章閣待制。熙寧中,以尚書右丞致仕,歷漢、梓、永興、河南四帥守。天資好學,殆廢寢食。為詩章簡重淳淡,有孟東野之風。其仕臺諫時,知無不言,頗有直聲。鮮于子駿志其墓。集有《李邦直序》。

《楊樂道集》二十卷。

龍圖閣學士、知諫院楊畋樂道撰。王介甫《序》,略曰:「公所為文,莊厲謹潔,類其為人。而尤好為詩。其詞平易不迫,而自能道其意。讀其書,詠其詩,視其平生之大節如此,所謂善人之好學而能言者也。」

《安陽集》五十卷。

陳氏曰:丞相魏國公忠獻公安陽韓琦稚圭撰。

富文忠「《劄子集》六卷,《奏議》十二卷,《安邊策》」 卷

晁氏曰:宋朝富弼字彥國,河南人。天聖八年中制科。至和二年,召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豐中卒,年八十。諡文忠。其為文章,辯而不華,質而不俚。晁以道為之序,其略曰:「人孰不仰公使虜之功?」 上乃拜公樞密副使,而公力辭。至和之末,請立皇嗣之功,人或未聞,公於褒進司徒,則一命而不避。公聞人語及北事,便變色,若不欲聞者。至青州救災之功,平居喜為人道之。石介嘗以夔、契方公矣,而嚴事王沂公。薦士後至將相者多矣,而最喜劉概。數事皆世所罕知者。又曰:「公於仁宗時,言猶雨露也;英宗時,言,猶海潮也;神宗時,言,猶鳳鳴也。」

《文潞公集》四十卷,《補遺》一卷

陳氏曰:丞相介休文彥博寬夫撰。

石林葉氏《序略》曰:「公平生所為文章,上自朝廷典冊,至於章奏議論,下及詞賦歌詩,閑適之辭,世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