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5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所試文如出二人手,可謂速化矣。仕止於郡幕,年三十六以卒。世傳輝既見黜於歐陽公,怨憤造謗,為猥褻之詞。今觀楊傑志輝墓,稱「其祖母死,雖有諸叔援古誼,以嫡孫解官承重。又嘗買田數百畝,以聚其族而餉給之。」 蓋篤厚之士也。肯以一試之淹,而為此憸薄之事哉!

《古靈集》二十五卷。

陳氏曰:樞密直學士長樂陳襄述古撰。襄在經筵,薦司馬光而下三十三人,皆顯於時。紹興初,詔旨布之天下。《集序》,李忠定綱作。

《李誠之集》三卷。

晁氏曰:李師中字誠之。中進士科。仁宗朝權廣南轉運使,終天章閣待制。唐子方貶春州,嘗有詩送行,盛傳一時。

《陳都官集》三十卷。

陳氏曰:都官員外郎嘉禾陳舜俞令舉撰。舜俞,慶曆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制科。以言新法謫官南康,與劉凝之騎牛遊廬山,詩、畫皆傳於世。舜俞居蘇、秀境上,初從安定胡先生學,熙寧中「六客」 ,其一也。其墓在城南之蘇灣,子孫猶宅於烏鎮。

《張文叔集》四十卷。

袁州判官張彥博文叔撰。曾南豐《序》略曰:「文叔年未三十,喜從余問道理,學為文章,雖久窮而講道益明,屬文益工,其辭精深雅贍,有過人者。而比三遇之,蓋未嘗為余出其文。又知文叔自進為甚強,自待為甚重,皆可喜也。」

《濂溪集》七卷。

陳氏曰:廣東提刑營道周敦頤茂叔撰。遺文纔數篇,為一卷,餘皆附錄也。本名「敦實」 ,避英宗舊名改焉。其仕以舅鄭向任,晚年以疾求知南康軍,因家廬山。前有溪,取「營道故居濂溪」 名之。二程所從學也。又本并《太極圖》為一卷,《遺事》《行狀》附焉。

《明道集》四卷,《遺文》一卷。

陳氏曰:監察御史河南程顥伯淳撰。三司使羽之後也。其父曰珦顥。之沒,文潞公題其墓曰「明道先生。」

《伊川集》二十卷。

晁氏曰:崇政殿說書程頤正叔撰。珦之子也。少與其兄顥從汝南周茂叔學。元祐初,司馬溫公薦於朝,自布衣擢說書,未幾罷。紹聖中,嘗謫涪陵,顓務讀經明道,深斥辭章之學,從其遊者多知名于世。陳氏曰:集凡九卷。

《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

陳氏曰:二程共為一集,建寧所刻本。

張橫渠《崇文集》十卷。

晁氏曰:張載字厚之,京師人。後居鳳翔之橫渠鎮,學者稱曰橫渠先生。呂晦叔薦之于朝,命校書崇文。未幾,詔按獄浙東,既歸,卒。

孫賢《良進》卷十卷。

晁氏曰:孫洙字巨源,廣陵人。歐陽永叔舉洙賢良,上策論五十篇,極論時事。元豐中,直學士院,奉詔作《靈津廟碑》,上稱洙學術行誼,且大用之。暴得風疾而卒。或云上欲復大理獄,洙對合旨,由是驟進。

《錢賢良進》卷十卷。

晁氏曰:錢公輔字君倚,武進人。從胡瑗學。昭陵末,知制誥。

《王直講集》十五卷。

陳氏曰:天台縣令南城王無咎補之撰。無咎,嘉祐二年進士,曾鞏之妹夫。從王安石遊最久,將用為國子學官,未及而卒,為之誌墓。曾肇序其集云二十卷,今惟十五卷。

《南陽集》二十卷。

陳氏曰:門下侍郎潁昌韓維持國撰。封南陽郡公,故以名集。沈晦,元用其外孫也。卷首載鮮于綽所述《行狀》,而晦跋其後。南潤元吉,無咎其四世孫。

《無為集》十五卷,《別集》十卷。

陳氏曰:禮部郎濡須楊傑次公撰。嘉祐四年進士。元祐中為郎。傑善談禪,別集皆為釋老,而釋又十之九。

《清江三孔集》四十卷。

陳氏曰:「中書舍人新淦孔文仲、經父禮部侍郎武仲、常父戶部郎中平仲、毅父撰」,實先聖四十八世孫。嘉祐六年、八年、治平二年連三科,兄弟以欠登第。文仲舉賢良對策,切直忤時寵,舉官范鎮、景仁,因求致仕,而制科亦自此廢。武仲為禮部第一人,中甲科。平仲亦嘗舉制科。其著述各數十篇,多散逸弗傳。今其存者,文仲才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二十一卷而已。慶元中,濡須王少愚守臨江,裒輯刊行,而周益公必大為之序。序略曰:「遺文雖存一二於千百,然讀之者知其為有德之言,非雕篆之習也。」昔黃太史頌當時人才,有曰:「二蘇聯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