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5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孔分鼎、張丞相天覺,在元符中,詆元祐詞臣極其荒唐,謂兩蘇為「狂率」 ,則剛直也。謂「公兄弟配之文行何如哉?」

《西漢集》十卷。

陳氏曰:翰林學士錢塘沈遘文通撰。初,以郊社齋郎舉進士第一,執政謂「已宦者不應先多士」 ,遂居其次,實皇祐元年,自是為故事。文通吏事精明強敏,為杭州、開封府,皆有能名。從容閒暇,夙興治事,及午而畢。卒時年四十餘。其孫晦元用,宣和中亦魁天下。

《長興集》四十一卷。

陳氏曰:翰林學士沈括存中撰。括於文通為叔,而年少於文通,世傳文通常稱括叔。今《四朝史》本傳以為從弟者,非也。文通之父扶,扶之父同,括之父曰周,皆以進士起家,官皆至太常少卿。王荊公志周與文通墓及誌其伯父振之墓可攷。括坐永樂事貶,晚居京口,自號夢溪翁,自敘甚詳云。

山谷黃氏曰:「沈存中博極群書,至於《左氏春秋傳》、班固《漢書》,取之左右逢其原,真篤學之士也。」

《雲巢集》十卷。

陳氏曰:審官西院主簿沈遼叡達撰。遘親弟也。以兄任為京官,坐法流貶,事見《揮麈錄》。自永徙池,築室齊山,號「雲巢」 ,竟不復起。以上三集刊于括蒼,號《三沈集》,其次序如此。

《蘇魏公集》七十二卷。

陳氏曰:丞相魏國公溫陵蘇頌子容撰。紳之子也。紳在兩禁,人稱其險詖,而頌器局闊厚,未嘗與人較短長。其為相,在元祐末,大臣奏事多稟宣仁,獨頌必以白哲廟。其後免於遷謫,蓋上以為識君臣之禮故也。年逾八十,薨於建中靖國之初。自草《遺表》,卻醫屏藥,死生之際了然。集前、後序,汪藻、周必大撰。

呂晉伯《輞川集》五卷,《奏議》十卷

晁氏曰:皇朝呂大忠字晉伯,藍田人。汲公之兄。皇祐中進士,除檢詳樞密院吏房文字,為河北轉運判官,累遷寶文閣直學士,三帥秦鳳。晉伯博極群書,為文尚理致,有益於用,章奏皆親為文。

《呂汲公文錄》二十卷,《文錄掇遺》一卷

晁氏曰:皇朝呂大防微仲,京兆藍田人。皇祐初,中進士第。哲宗即位,召知制誥、翰林學士,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紹聖初,摘授舒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未踰嶺,卒。大防既拜相,常分其俸之半以錄書,故所藏甚富。其在翰林,書命典麗,議者謂在元絳之上云。

呂和叔:《誠德集》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呂大鈞和叔,嘉祐二年中進士第。大防,仲弟也。終於宣義郎、鄜延路漕司屬官。師張厚之,贍學博文,無所不該,其文非義理不發。

呂與叔「《玉溪集》二十五卷,《玉溪別集》十卷」

晁氏曰:皇朝呂大臨字與叔,汲公季弟也。登進士第,嘗歷太學博士、祕書省正字。從程正叔、張厚之學,通《六經》,尤精於《禮》《解》《中庸》《大學》等篇行于世。嘗賦詩云:「學如元凱方成癖,辭類相如始近俳。獨倚聖門無一事,願同回也日心齋。」 正叔可之。

《朱子語錄》曰:「《呂與叔文集》煞有好處。他文字極是實,說得好處,如千兵萬馬,飽滿伉壯。」

《傅獻簡集》七卷。

陳氏曰:中書侍郎獻簡公河陽傅堯俞欽之撰。

《赤城集》十卷。

陳氏曰:兩浙提刑寧海羅適正之撰。治平二年進士。學於四明樓郁,為吏健敏,頗為蘇子瞻、劉貢父諸公所知。台士有聞於世,自適始。

《西塘集》二十卷。

陳氏曰:監安上門三山鄭俠介夫撰。治平四年甲科,小臣劘生言人所不敢言,上為之感動,略施行其言,不惟不怒而已,既而竟墮深譴。良由呂惠卿欲傾王安石,而俠與安國游從厚善,遂起獄并陷之。俠既得罪,新法遂不罷,而本朝之禍本成矣。「小人勿用」 之戒,可不畏哉!安石親惠卿而疏俠,豈惟誤國,亦以危身。後之君子可以監矣。

《范忠宣集》二十卷。

陳氏曰:丞相忠宣公吳郡范純仁堯夫撰。文正公之次子也。文正子四人:長純祐,尢俊有賢行,早年病廢以死,富文忠志其墓。近時禮部尚書之柔者,其四世孫也。次純禮、純粹,皆顯用至大官。

《劉忠肅集》四十卷。

陳氏曰:丞相忠肅公東光劉摯莘老撰。凡四舉於鄉試,禮部為第一,登嘉祐四年甲科。劉元城為《集》《序》,述其出處大概。

《范子功集》五十卷。

晁氏曰:范百祿字子功,鎮之姪也。終於「中書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