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5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張浮休「《畫墁集》一百卷,《奏議》十卷」

晁氏曰:張舜民芸叟,邠州人。慶曆中,范仲淹帥邠,見其文,異之。用溫公薦為諫官,仕至吏部侍郎。後羈置房陵,政和中卒。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於詩,晚年為樂府百餘篇,《自序》稱「年踰耳順,方敢言詩,百世之後,必有知音者」 云。自號浮休先生。唐張鷟稱浮休子芸叟,蓋襲之。

陳氏曰:舜民初用於元祐,至元符末為諫大夫。居職七日,所上事六十章。崇寧初,坐《謝表》言紹聖逐臣,有云脫禁錮者何止一千人,計水陸者不啻一萬里。又曰:「古先未之或聞,畢竟不知其罪」 ,以為譏謗,坐貶。

《范太史集》五十五卷。

陳氏曰:「翰林學士成都范祖禹淳夫撰。」

《朱子語錄》曰:「范淳夫文字純粹,下一箇字便是合當下一箇字,東坡所以服他。東坡輕文字,不將為事,有時只胡亂寫去。」 又曰:「四六語佳,莫如范淳夫。」

《灌園集》三十卷。

陳氏曰:鄉貢進士呂南公次儒撰。熙寧初,試禮部不利,會以新經取士,遂罷舉。欲修《三國志》,題其齋曰「衮斧書」 ,將成而死,其書亦不傳。元祐初,諸公欲薦之不及。

《伐檀集》一卷。

陳氏曰:知康州豫章黃庶亞扶撰,自為序。庭堅其子也。世所謂「山魈水怪,著《薜荔》之詩」 ,集中多此體。庭堅詩律,蓋有自來也。庶,慶曆二年進士。

黃魯直《豫章集》三十卷,《別集》十四卷

晁氏曰:黃庭堅,魯直也。幼警悟,讀書五行俱下,數過輒憶。蘇子瞻嘗見其詩於孫莘老家,絕嘆,以為世久無此作矣,因以詩往來。會子瞻以詩得罪,亦罰金。元祐中,為校書郎。先以秦少游、晁無咎、張文潛皆以文學游蘇氏之門,至是同入館,世號「四學士。」 魯直之詩尢奇,世又謂之「蘇黃」 云。紹聖初,責置戎州。至徽宗即位,召還。嘗因嘲謔忤趙正夫。及正夫為相,諭部使者以風旨,所作《承天院塔記》中語,以為幸災謗國,遂除名,編隸宜州以死,崇寧四年也。

《家傳》曰:「公既孤,從舅尚書李公公擇學。公擇嘗過家塾,見其書帙紛錯,因亂抽架上書,問之無不通,大驚,以為一日千里。蘇公嘗薦公自代,其略曰:『瑰瑋之文,絕妙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世以為實錄。公學問文章天成,性得落筆,妙天下,晚節位益黜,名益高,世以配眉山蘇公,謂之蘇黃公。嘗游灊院,樂山谷寺石」 牛洞之林泉,因自號山谷道人。史贊曰:「自李、杜沒而詩律衰,唐末以及五季,雖有以比興自名者,然格下氣弱,幺麼骫骳,無以議為也。宋興,楊文公始以文章蒞盟,然至為詩,專以李義山為宗,以漁獵掇拾為博,以儷花鬥果為工,號稱西崑體,嫣然華靡,而氣骨不存。嘉祐以來,歐公稱太白為絕唱,王」 文公推少陵為高作,而詩格大變。高風之所扇,作者間出,班班可述矣。元祐間,蘇、黃並世以碩學宏材鼓行士林,引筆行墨追古人而與之俱。世謂李、杜歌詩高妙而文章不稱,李翱、皇甫湜古文典雅而詩獨不傳,惟二公不然,可謂兼之矣。然世之論文者必宗東坡,言詩者必右山谷,其然,豈其然乎?山谷自黔州以後,句法尤高,筆勢放縱,實天下之奇作。自宋興以來,二人而已。

《豫章別集》一卷。

陳氏曰:「皆《集》中所遺者。」如……:缺。《天塔記》,《黃給事行狀》「毀璧」,蓋其顯顯者也。山谷諸孫…………《耕集》滿傳之後村劉氏曰:「山谷文不如詩,詩律不如古,古不如樂府。其文則專學西漢,惜其努力褊局,不能汪洋趨趄自如。其紀事立言,頗時有纇處。」

晁無咎「《雞肋編》七十卷。」

晁氏曰:族父吏部公也。公諱某,字無咎。幼豪邁,英爽不群。七歲能屬文,日誦千言。王安國名重天下,慎許可,一見大奇之。在杭州作文曰《七述》,敘杭之山川、人物之盛麗。時蘇子瞻倅杭州,亦欲有所賦,見其所作,嘆曰:「吾可以閣筆矣。」 子瞻以文章名一時,稱其博辨俊偉,於文無所不能,屈輩行與之交,由此聲名籍甚。舉進士,禮部別試第一,而考官謂其文辭近世未有,遂以進御。神宗曰:「是深於經,可革浮薄。」 元祐中,除校書郎。紹聖初,落職監信州酒。後知泗州,終于官。大觀四年也。張耒嘗言:無咎於文章,蓋天性。讀書不過一覽,終身不忘。自少為文,即能追步屈、宋、班、揚,下逮韓愈、柳宗元之作,促駕而力鞭之,務與之齊而後已。其凌厲奇卓,出於天才,非醞釀而成者,自韓柳而還,蓋不足道也。山谷黃氏曰:「晁補之文章有漢唐間風味,可以名世。往未識晁無咎時,見其作《安南羅言》天辯緃橫跋遮曲,奧雅奇麗,常恨同時而不相識。其後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