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5 (1700-1725).djvu/34

此页尚未校对

是釐為十一卷。凡為策二,策題四,時論三,史論二十二,古詩四十六,律詩五十,絕句八十四,記十一,序八,書四,啟七,文疏八,雜著四,誌銘十三。又為年譜,列於墓碣之次,以詳其出處。大率得之傳聞,雖未保其無謬,其於尊慕師匠,則深有意焉。既成,有示以舊刊《進策》十六卷似非本真,故不敢附著云。先公曰:「子才諸《史論》,如論晉人以父母之邦委之於群胡,殘暴戮辱,百餘年間,無有奮發以生吾中國之氣,又安得有奇士哉?又論後魏,謂中國以禮義文綵之腴而飼禽獸之饑,此之謂不幸,非吾一人可與之爭。古之善戰者,能用天下之氣而已矣。嗚呼!安得此語聞於炎紹中天之初乎?子才從節孝徐先生游且久,其文章雄直,雅似節孝。」 今取《徐集》中所贈三詩,係《家集》後,并書其說云。

《斜川集》十卷。

陳氏曰:通直郎蘇過叔黨撰。世號「小坡。」 坐黨家不得仕進,終於通判中山府。晁以道誌墓,稱其純孝。給事中嶠,其孫也。

《九峰集》四十卷。

陳氏曰:太常少卿眉山蘇元老在廷撰。東坡從孫也。坡在海上,嘗有書往來,其罷奉常歸潁昌,正坐「元祐邪」 等,未幾遂卒,年四十七。

《清真集》二十四卷。

陳氏曰:徽猷閣待制錢塘周邦彥美成撰。元豐七年,進《汴都賦》。自諸生為太學正。邦彥博文多能,尤長於長短句,自度曲,其提舉大晟府亦由此。既盛行於世,而他文未傳。嘉泰中,四明樓鑰始為之序,而太守陳杞刊之,蓋其子孫家居於明故也。《汴都賦》已載《文鑑》。世傳賦初奏御,詔李清臣讀之,多古文奇字,清臣誦之如素所習熟者,乃以偏傍取之爾。鑰為《音釋》,附之卷尾。

《清真雜著》三卷。

陳氏曰:邦彥嘗為溧水令,故邑有「《詞集》,其後有好事者取其在邑所作文記、詩歌并刻之。」

《寶晉集》十四卷。

陳氏曰:禮部員外郎襄陽米芾元章撰。其母閻氏與宣仁在藩時有舊,故以后恩補試銜入仕。其上世皆武官,蓋國初勳臣米信之後也。視芾為五世孫。酷嗜古法書,家藏二王真跡,故號《寶晉齋》。

《玉池集》十二卷。

陳氏曰:考功郎湘陰鄧忠臣慎思撰。熙寧三年進士。坐元符黨,廢不用。言者論其議范忠宣諡過實,又坐罰銅,崇觀間卒。平生著述至多,嘗和杜詩全帙,又嘗獻《郊祀慶成賦》,又原廟詩百韻,裕陵喜之,擢為館職。今皆軼弗傳,所存一二而已。玉池,其所居山峰名。

《樂靜集》三十卷。

陳氏曰:起居舍人鉅野李昭𤣱季成撰。元豐二年甲科。所居有「樂靜堂」 ,故以名集。其姪邴漢老為書其後。

雲龕李氏曰:序略曰:「東坡罷徐守時,伯父以書抵之。坡答書歷道黃、張、晁、秦數公,且曰:『此數子者,挾其有餘之姿,而騖無涯之知,必極其所如往而後已,則亦安所歸宿哉?惟明者念有以反之』。其意蓋以彼為不然,而勉其有所至也。惟伯父性誠乎忠厚,故其為文,橫騖別驅,曲折演迤,而一貫於理,有萬折必東之勢。」 志樂乎靖退,故其為文崒然其立。

 淵然其止,不侈眾目而風神自遠,有久幽而不改。

其操之學博而思精,故其為牋奏應用之作,傳古切今,琢削穩密,不傷天骨。敘事外自為文章,才贍而意新,故其為詩奇麗愜適,章斷句絕,餘思羨溢,得詩人味外之味。此其大略也。

陳瑩中:「《了齋集》三十卷」

晁氏曰:陳瓘字瑩中,延平人。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及弟卞之姦惡,章疏十上,除名編隸合浦以死。靖康中,贈諫議大夫。自號「了翁。」

陳氏曰:汪應辰為集序,以為出死力攻權姦者,天下一人而已,非虛語也。又有《約論》十七卷,起戰國至後漢安帝,蓋讀《通鑑》隨事有所發明也。

《陳司諫集》兩卷。

晁氏曰:陳佑字純益,仙井監人。登進士第。建中靖國初為臺諫,與龔夬、任伯雨、江公望協力「彈擊紹聖姦臣。」 後蔡京用事,廢斥而沒。

《節孝集》二十卷。

陳氏曰:楚州教授山陽徐積仲車撰。治平四年進士。以耳聵不能仕,事母極孝,行義純篤,古所謂「卓行」 也。東坡謂其「詩文怪而放,如玉川子。」 政和中,賜諡「節孝處士。」

《學易集》二十卷。

陳氏曰:朝奉郎東光劉跂斯立撰。《忠肅公摰》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