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5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神。而公平生文體,數變莫年,詩益工,用意益苦,故言不可不謹也。

張浮休評王介甫詩,「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欲有執著而曾不可得。」

《臨川詩選》一卷。

陳氏曰:汪藻彥章得半山別集,皆罷相山居時老筆,過江失之,遂於《臨川集》錄出。又言「有表啟十餘篇,不存一字。」

註《東坡詩》四十二卷,《年譜》《目錄》各一卷。

司諫吳興施元之德,初與吳郡顧景蕃共為之。元之子宿從而推廣,且為《年譜》,以傳於世。陸放翁作序,頗言註之難。蓋其一時事實,既非親見,又無故老傳聞,有不能盡知者。噫!豈獨坡詩哉?註杜詩者非不多,往往穿鑿附會,皆臆決之過也。

張浮休評子瞻詩,「如武庫初開,戈矛森然,觀者不覺神𢥠,若一一尋之,不無利鈍。」 放翁《陸氏序略》曰:「唐詩人最盛,名家者以百數,惟《杜詩》註者數家,然概不為識者所取。近世有蜀人任淵,嘗註宋子京、黃魯直、陳無己三家詩,頗稱詳贍。若東坡先生之詩,則援據閎博,指趣深遠,淵獨不敢為之說。某頃與范公至能會」 於蜀,因相與論東坡詩,慨然謂余:「足下當作一書,發明東坡之意,以遺學者。」 某謝不能。後二十五年,某告老居山陰,吳興施宿武子出其先人司諫公所註數十大篇,屬某作序。司諫公以絕識博學名天下,且用工深,歷歲久,又助之以顧君景蕃之該洽,則於東坡之意,蓋幾可以無憾矣。

《山谷集》十一卷,《外集》十一卷,《別集》二卷

陳氏曰:黃庭堅魯直撰。江西所刻「詩派」 ,即《豫章前、後集》中詩也。《別集》者,慶元中莆田黃汝嘉增刻。

《山谷編年詩集》三十卷,《年譜》二卷

陳氏曰:山谷詩文,其甥洪氏兄弟所編,斷自進德堂以後。今《外集》所載數卷,有晚年刪去者。故任子淵所註,亦惟取前集而已。監丞黃㽦子耕者,其諸孫也,即會稡《別集》,復盡取其平生詩,以歲月次第編錄,且為之《譜》。今刊板括蒼。

《後山集》六卷,《外集》五卷。

陳氏曰:陳師道無己撰。亦於正集中錄出入詩派。江西宗派之說,出於呂本中。居仁前輩固有議其不然者矣。後山雖曰「見豫章之詩,盡棄其學而學焉」 ,然其造詣平澹,真趣自然,實豫章之所闕也。

「註《黃山谷詩》」二十卷,《註後山詩》六卷

陳氏曰:新津任淵子淵註。鄱陽許尹為序。大抵不獨註事而兼注意,用工為深。二集皆取前集。陳詩以《魏衍集記》冠焉。

後村劉氏曰:國初詩人如潘閬、魏野,規規晚唐格調,寸步不敢走作。楊、劉則又專為崑體,故優人有「撏扯義山」 之誚。蘇、梅二子,稍變以平淡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坡公,巍然為大家數,學者宗焉。然二公亦各極其天才筆力之所至而已,非必鍛鍊勤苦而成也。豫章稍後出,會稡百家句律之長,究極歷代體製之變,蒐獵奇書,穿穴異聞,作為古律,自成一家,雖隻字半句不輕出,遂為本朝詩家宗祖,在「禪學中比得達磨不易」 之論也。其《內集詩尢善》,信乎其自編者。頃見趙履常極宗師之,近時

詩人惟「趙得《豫章》」之意,有絕似之者。


又曰:「後山樹立甚高,其議論不以一字假借人,然。」

「自言其詩師豫章公。或曰:『黃、陳齊名,何師之有』?」 余曰:「射較一鏃,弈角一著,惟詩亦然。後山地位去豫章不遠,故能師之。若同秦、晁諸人,則不能為此言矣。」 此惟深於詩者知之。文師南豐,詩師豫章,二師皆極天下之本色。故後山詩文,高妙一世,然《題太白畫像》云:「江西勝士與長吟,後來不憂身陸沉。」 勝士,謂饒德操也。按德操此詩。去「手污吾足」 之作,大爭地位。太白非德操。遂陸沉耶?似非篤論。

盧載《雜歌詩》一卷。

陳氏曰:盧載厚元撰。集中有與胡則、錢惟《演往來詩》。

《琴軒集》一卷。

陳氏曰:題南榮浪翁李有慶撰。與石昌言、任師中同時。卷末贈答十二絕,闕其六,其曰「癸巳歲」 者,殆皇祐中耶?

《元章簡集詩》十卷。

陳氏曰:參政元絳厚之撰。

《劉景文集》十卷。

陳氏曰:左藏庫使知隰州劉季孫景文撰。環慶死事將平之子也。東坡嘗薦之。坡在杭,季孫寄詩,有「四海共知霜鬢滿,重陽曾插菊花無」 之句。其詩慷慨有氣,如其為人。

《廣諷詠集》五卷。

陳氏曰:「吏部侍郎南京王欽臣仲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