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6 (1700-1725).djvu/129

此页尚未校对

《寧獻王傳》:「鎮國中尉謀㙔著《金海》百二十卷、《異林》十 六卷、《古文奇字輯解》《六書本義》《說文舉要》若干卷。」 《安惠王傳》:「清源王幼圩,康王第三子,博學能文詞,有 《家訓》若」干卷。

《唐定王傳》:成王彌鍗,著《家教》若干卷;文成王彌鉗,著 《宗訓直言》。彌鋠,承休王芝琅子,著《復齋錄》十餘卷。子 宇淵。宇淵子宙枝,著《皇明統宗》《繩蟄錄》;輔國將軍宇 浹,著《名獻錄》《辨疑碑》各一卷。

《秀王見澍傳》:「見澍,英宗第五子,成化六年就藩汝寧, 長史劉誠獻《千秋日鑑錄》」,見澍朝夕誦之。

《衡恭王祐楎傳》新樂王載璽,祐楎孫也。嘉靖中著《丁 己同封錄》一卷,索請藩所纂述,得數十種,梓而傳之, 曰《綺合繡揚集》。又撰「《洪武聖政頌》《皇明政要》。」

《劉三吾傳》:「三吾博學善屬文,敕修省躬錄禮制集要 諸書,皆總其事。書成,賜賚甚厚。」

《周是修傳》嘗輯今古忠節事為《觀感錄》。

《李賢傳》:「景泰二年,上正本十策,又採古二十二君行 事可法者,曰《鑑古錄》,上之。英宗即位,直文淵閣。」 《羅洪先傳》:「洪先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錄》,好之,欲往 受業,父循不可而止。」

《許進傳》子誥,嘉靖中掌國子監。誥所撰《道統書》,言「宜 崇祀五帝、三王,以周公、孔子配帝」,即採用其言。 《羅汝芳傳》周汝登,欲合儒釋而會通之,輯《聖學宗傳》, 盡採先儒語類禪者以入。蓋萬曆世士大夫講學者 多類此。

《呂坤傳》:坤按察山西時,嘗撰《閨範圖說》,內侍購入禁 中,鄭貴妃因加十二人,且為製序,屬其伯父承恩重 刊之。給事中戴士衡遂劾坤因承恩進書,結納宮掖, 包藏禍心。坤馳疏力辨。未幾,有妄人為《閨範圖說》跋, 名曰《憂危竑議》,略言坤撰《閨範》,獨取漢明德后者。后 由貴人進中宮,坤以媚鄭貴妃也。坤疏陳天下憂危, 「無事不言,獨不及建儲,意自可見。」其言絕狂誕,將以 害坤。帝歸罪於士衡等,其事遂寢。坤留意正學,居家 之日,與後進講習,所著述多出新意。

《徐光啟傳》:「鄭以偉,崇禎二年,偕光啟並相,明年卒。帝 念光啟,索其家遺書,得《農政全書》一卷,詔有司刊布」 《儒林傳》:「謝應芳潛心性理,疾異端惑世,嘗輯聖賢格 言,古今明鑒,為《辨惑編》。年益高,學行益卲,而所自得 者,理學為深。著有《辨惑編》《思賢錄》《懷古錄》《毘陵續志》 《龜巢稿》。」

婁諒務以著書設教為事,著《日錄》四十卷。

劉閔著有「《家禮考註》《昭穆圖》《宗子說》《五倫啟蒙》」諸書。 周蕙門人薛敬之著有「《道學基統》《洙泗言學錄》《爾雅 便音》《思菴埜錄》」諸書。思菴者,敬之自號也。

蔡烈著有《道南錄》《朱子晚年定論》《諸儒正論》《大儒粹 言》《讀書錄》諸書。

烈同邑有林祺者,嘗輯「《續伊洛淵源錄》《考亭麗澤錄》 《高東溪遺澤錄》《陳布衣文鈔》《漳獻備忘》《古今指掌錄》」 諸書。祺方著書時,人無知者,既沒,檢其篋,乃得此數 種。

陳庸著有《東峰語錄》。

倪復著有「《閒居漫讀記》《禘祫議》《救災議集》《濬湖議》《觀 古錄》《東巢雜著》《壺齋問答》《欄楯》《畏齋稿》」諸書。

蔡元偉舉嘉靖十年鄉試,歷德安知縣。每退食,取《近 思錄》《伊洛淵源》及本朝薛、胡二子粹言,默識、體驗,即 升堂,亦以袖出,曰:「以此當嚴師耳。」

李經綸以王守仁、湛若水兩家之學盛行於世,經綸 弗善也,申程、朱之意,作《衛道錄》,頗闢兩家之學。 徐師曾博學,兼通陰陽、律曆、醫卜、篆籀諸家之說,撰 《宦學見聞》等書,行於世。

劉元卿肆力撰述,有「《山居草》《還山續草》」、「《諸儒學案》《賢 奕編》《思問編》《禮律類要》」諸書。

馮子咸所著《日進劄記》《自警私錄》《耕餘筆談》,具有深 識遠詣。

杜偉著有《正學編》《靜坐訣》《學聚》《順性》二錄。

陳履祥,祁門人。郡有雲山,泉石佳勝,履祥居之。其學 務闡性旨,著有《碩果大成》諸書。

徐三重著有「《容齋日記》《信古餘論》《牖景錄》《采芹錄》《鴻 洲雜著》《徐氏家則》」諸書。

吳桂森著有《息齋筆記》諸書。

辛全著有《樂天集》《養心錄》諸書。

卓爾康與鄭光弼著有《永孝編》《孔門禮樂考》諸書。 黃淳耀弱冠即著《自監錄》《知過錄》,有志聖賢之學,後 為日曆,晝之所為,夜必書之。

呂柟字仲木,別號涇野,學者稱涇野先生。所著有《釋 寒暑》《史館獻納》《宋四子抄》《釋南省奏槁》。

《文苑傳》:「朱廉字伯清,義烏人。嘗取朱子《語類》摘其精 義,名曰《理學纂言》。」

陶宗儀初客松江,躬親稼穡,作勞之暇,休於樹陰。有 所得,摘葉書之,貯一破盎,去則埋之樹根,如是者十 年,積盎以十數。一日令門人發而錄之,得三十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