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6 (1700-1725).djvu/64

此页尚未校对

「統不悟,劉子元獨知之,識真者少」 ,蓋從古所病也。

《五臣註文選》三十卷。

晁氏曰:唐呂延祚集註。延祚以李善止引經史,不釋述作意義,集呂延濟、劉良、張詵、呂向、李周翰五人註,延祚不與焉,復為三十卷。開元六年,延祚上之,名曰《五臣註》。

陳氏曰:後人并李善元註合為一書,名《六臣註》,凡六十卷。東坡謂《五臣》乃俚儒之荒陋者,反不及善。如謝瞻詩「苛慝暴三殤」 ,引「苛政猛於虎」 ,以父與夫為殤,非是。然此說乃本於善也。

《玉臺新詠》十卷。

陳氏曰:陳徐陵《孝穆集》,且為作序。

《明焦竑經籍志》

《總集》

《文選》三十卷。梁《昭明太子集》。

《文選音》十卷。《蕭該集》撰。

又十卷。釋道淹撰。

又十卷。許淹撰。

又十卷。《公孫羅集》。

注《文選》三十卷。唐呂延濟等五臣注。

又六十卷。李善注。

又六十卷。《公孫羅注》。

《文選辨惑》十卷。李善撰。

《文選抄》十二卷。蘇易簡:

《文選類林》十八卷。劉攽:

《駁文選異義》二十卷。康國安撰。

《續文選》十三卷。唐·《孟利正集》。

又三十卷。唐《卜長福集》。

《擬文選》三十卷。唐卜隱之撰。

《文選補遺》四十卷。陳仁子撰。

《文選增定》二十三卷。李夢陽撰。

《廣文選》八十卷。劉節撰。

《文選類聚》十卷。

《文選菁英》二十四卷。《蘇易簡編》。

《我朝文選》二十卷。《唐順之集》。

文選部總論

《唐丘光庭兼明書》

《五臣注》

五臣者,不知何許人也。所注《文選》,頗為乖疏。蓋以時 有王、張,遂乃盛行於代。將欲從首至末,搴其蕭根,則 必溢帙盈箱,徒費牋翰;苟蔑而不語,則誤後學習。是 用略舉綱條,餘可三隅反也。

《吳都賦》

「《吳都賦》曰:『且有吳之開國,造自太伯,宣於延陵。蓋端 委之所彰,高節之所興』。」臣延濟曰:「太伯、延陵,端其志 操,委棄其位,以存讓體,是興高節也。」明曰:「『據賦文是 雙關覆裝體,以端委所彰覆太伯高節所興覆延陵 宜於所彰』。下注『太伯之德』,解『端委之事』。」「『所興』下注『延 陵之德』,釋『高節之文,不宜將二人之事混同而注之』」, 且釋端委之意,殊非曲經。按《左傳》曰:「太伯端委以治 《周禮》。」杜元凱注曰:「端委,禮服也。」穎達曰:「端,元也。委者, 長垂於地也。」《賦》言太伯造成國邑,服元端之衣,以行 《周禮》,彰顯先生之風化於吳國也。《左傳》又曰:「公子光 弒王僚,以國讓延陵季子。季子曰:『聖達節次,守節為 君,非吾節也。雖不能達,敢失守乎』?」棄其室而耕於野 《遂捨之賦》,言延陵以此高尚之節,宣播謙讓之風,以 興盛吳國,非謂自興高節也。《賦》又曰:「建至德以創鴻 業,世無得而顯稱」,臣延濟曰:言我吳郡後,建立延陵 太伯之德,則創大業,代無得而稱美者。又曰:由克讓 以立風俗,輕脫屣於千乘,臣周翰曰:言吳能逮太伯 延陵讓節以成風俗,「蓋謂讓千乘之重,如脫屣也。」明 曰:「『此文亦雙關體,云:『建至德以創鴻業,世無得而顯 稱者,此獨論太伯之德耳。太伯建立至德,以開創吳 國之大業,其德浩大,故代人無可得而稱。《論語》曰:『泰 伯其可謂至德也,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是也。 且延陵非創業之主,注不得兼言延陵之德也。其由 克讓以立風俗,輕脫屣於千乘』,此則論延陵之德也。 言延陵讓國而耕於野,是其克讓輕千乘也』。注『不得 兼言太伯之德,以致混淆』。《賦》又曰:『外夫輔車,脣齒之 援』。臣向曰:『輔,陪乘也。吳蜀相資,獨陪乘以脣齒為內 外』。」明曰:「『按《左傳》云:『輔車相依,脣亡齒寒』。先儒皆以輔 謂頰輔,車謂牙車』。此注云『陪乘』,非也。或云:『《詩》云:『其車 既載,乃棄爾輔』』。」則是車之與輔,亦相依之物,有何不 可?而子非之,其有說乎?《易》云:「咸其輔頰舌。」孔穎達曰: 「輔頰俱為口旁之肉,輔是口旁之肉,則為牙車脣齒。」 四者同類相依,而存闕一,不可以喻二國,更相表裏, 乃得俱全。若以輔為陪乘,則車為載物之事,輔為御 車之人也。人之與車,非相類,不可以喻二國,故「陪乘」 非也。

《靈光殿賦》雲楶藻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