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6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藝文類聚》。」

武德七年。復詔歐陽詢等撰《藝文類聚》。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儒學歐陽詢傳》: 「詢博覽經史,尤精三史。武德七年,詔與裴矩、陳叔達 撰《藝文類聚》一百卷,奏之,賜帛二百段。」

太宗貞觀 年敕高士廉等撰文思博要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通志文思博要》。一千二 百卷。高士廉等奉敕編。

元宗開元 年詔徐堅等撰初學記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馬端臨《文獻通考》:「《初學 記》三十卷,唐徐堅等撰。初,張說類集事要,以教諸王, 開元中,詔堅與韋述、余欽、施本、張烜、李銑、孫季良分 門撰次。」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詔李昉等以前代修文御覽諸書編為一千卷又以野史雜編為五百卷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實錄》。「太平興國二 年三月戊寅。詔翰林學士李昉、扈蒙、左補闕知制誥 李穆、太子少詹事湯悅、太子率更令徐鉉、太子中允 張洎、左補闕李克勤、右拾遺宋白、太子中允陳諤、光 祿寺丞徐用賓、大府寺丞吳淑、國子寺丞舒雅、少府 監丞呂文仲、阮思道等十四人。」同以前代。《修文御覽》 《藝文類聚》《文思博要》及諸書,分門編為一千卷。又以 「野史傳記小說雜編為五百卷。」

太平興國三年,《太平廣記》書成。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太平興國二年三 月,詔李昉等取野史小說集為五百卷。三年八月書 成,號曰《太平廣記》。」其《太平御覽》《太平廣記》二書所命 官皆同,唯克勤用賓思道改他官,續命太子中允王 克正、董淳,直史館趙鄰幾預焉。

太平興國六年,詔以《太平廣記》鏤板。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三年八月書成。號 曰《太平廣記》。六年詔令鏤板。

二年三月戊寅所集,八年十二月庚子刻成《廣記》,鏤板頒天下。言者以為非學者所急。墨板藏太清樓。

太平興國八年。詔以所修《太平總類》。改名《太平御覽》。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太平興國八年十 一月庚辰。「詔史館所修《太平總類》一千卷。宜令日進 三卷。朕當親覽焉。」自十二月一日為始。宰相宋琪等 言曰:「天寒景短。日閱三卷。恐聖躬疲倦。」上曰:「朕性喜 讀書。頗得其趣。開卷有益。豈徒然也。因知好學者讀 萬卷書,非虛語耳。」十二月庚子,書成,凡五十四門。詔 曰:「史館新纂《太平總類》一千卷,包括群書,指掌千古, 頗資乙夜之覽,何止名山之藏。用錫嘉稱,以傳來裔, 可改名《太平御覽》。」戊申,上於禁中讀書。一云清心殿自巳 時至申時始罷,有蒼鶴自上始開卷飛止殿鴟尾,逮 掩卷而去。上怪之,以語近臣,宰相宋琪對曰:「此上好 學之感也。昔楊震方講間,有鸛雀銜三鱣魚墮於庭 中,亦同其應。」《會要》云:先是,帝閱《類書》,門目紛雜,遂詔 修此書。書目云:雜采經史傳記小說,自天地事物迄 皇帝王霸,編分類次。

真宗景德 年詔楊億王欽若等修冊府元龜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杜鎬傳》,「景德初,預修冊 府元龜。」 按《楊億傳》,「會修冊府元龜,與王欽若總其 事。」

仁宗天聖 年詔晏殊等撰天和殿御覽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天和殿御覽》 四十卷,侍讀學士臨川晏殊等撰。天聖中,受詔取《冊 府元龜》掇其要者,分為一百一十五門。天和者,禁中 便殿也。」

嘉祐七年夏國主獻馬求冊府元龜

按《宋史仁宗本紀》:嘉祐七年四月「己丑,夏國主諒祚 獻馬,求賜書,詔賜《九經》,還其馬。」

按《玉海夏國傳》:「嘉祐五年上書,自言慕中國衣冠,明 年當以此迎使者。明年,獻方物,表求太宗御製草詩 隸書石本,且進馬五十匹,求《九經》《唐史》《冊府元龜》及 宋正至朝賀儀。詔賜《九經》,還所獻馬。」

高宗紹興二十 年命鄭樵進通志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儒林鄭樵傳》:「樵字漁仲, 莆田人。好著書,初為經旨、禮樂文字、天文、地理、蟲魚、 草木、方書之學,皆有論辨。紹興十九年,詔藏祕府,後 監潭州南嶽廟,給札歸抄。所著《通志》,書成,入為樞密 院編修官。高宗幸建康,命以《通志》進,會病卒,年五十 九。學者稱『夾漈先生』。」

光宗紹熙 年取韓彥直水心鏡以進

按《宋史光宗本紀》不載。 按《韓彥直傳》,「彥直嘗摭宋 朝事,分為類目,名《水心鏡》,為書百六十七卷。禮部尚 書尤袤修國史白於朝,下取是書以進,光宗覽之稱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