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7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尼之才之美,然且敏以求之。今持不逮之資,而欲徐 徐以聽其自適,非所聞也。 明善為本,固執之乃立, 擴充之則大,易視之則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今且 只將尊德性而道問學為心,日自求,於問學者有所 背否,於德性有所懈否?此義亦是。博文約禮,下學上 達,以此警策,一年安得不長?每日須求多少為益,知 所亡,改得少不善,此德性上之益。讀書求義理,編書 須理會有所歸著,勿徒寫過。又多識前言往行,此問 學上益也。勿使有俄頃閒度。逐日似此,三年,庶幾有 進,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 世開太平 載。所以使學者先學禮者,只為學禮,則 便除去了世俗一副當習熟纏繞。譬之延蔓之物,解 纏繞即上去。苟能除去了一副當世習,便自然脫灑 也。又學禮則可以守得定, 須放心寬快,公平以求 之,乃可見道,況德性自廣大。《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 也。」豈淺心可得? 人多以老成,則不肯下問,故終身 不知。又為人以道義先覺處之,不可復謂有所不知, 故亦不肯下問。從不肯問,遂生百端,欺妄人我,寧終 身不知, 多聞不足以盡天下之故。苟以多聞而待 天下之變,則道足以酬其所嘗知。若劫之不測,則遂 窮矣。

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不爾,皆為人之

「弊,卒無所發明,不得聖人之奧。 文要密察,心要洪 放。 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實作,既實作則須有疑,有 不行處,是疑也。 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 病。 人雖有功,不及於學,心亦不宜忘。心苟不忘,則 雖接人事,即是實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則終身由 之,只是俗事。」 合內外,平物我,此見道之大端。 既 學而先有以功「業為意者,於學便相害。既有意,必穿 鑿,創意作起事端也。德未成而先以功業為事,是代 大匠斲,希不傷手也。」 竊嘗病孔、孟既沒,諸儒囂然, 不知反約窮源,勇於苟作,持不逮之資而急知後世, 明者一覽如見肺肝然,多見其不知量也。方且創艾 其弊,默養吾誠,顧所患日力不足,而未果他為也。 學未至而好語變者,必知終有患,蓋變不可輕議。若 不然,語變則知操術已不正。 凡事蔽蓋不見底,只 是不求益。有人不肯言其道義所得所至不得見底, 又非於吾言無所不說。 耳目役於外,攬外事者,其 實是自惰,不肯自治,只言短長,不能反躬者也。 學 者大不宜志小氣輕,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氣, 輕則以未知為已知,未學為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