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衍義》曰:日者天之精魂,月者天之精魄,星者天之餘精,辰者無物之氣,天之體,故曰「天壤」 也。辰之於天,猶夫地之體也。地有五行,天有五緯,地上有水火,天復有日月者,月為真水,日為真火,陰陽真精,是生五行,所以天地之數各五,陽數獨盈於七也。
「氣一而已」,主之者《乾》也,神亦一而已,乘氣而變化,能 出入於有無死生之閒,無方而不測者也。
「有也生也」 陽之動,無也死也陰之靜,而理出入於其閒。
《干》者,幹之義,陽也。支者枝之義,陰也。干十而支十二, 是陽數中有陰,陰數中有陽也。
乙、丁、己、辛、癸,陽數中有陰也;子、寅、辰、午、申、戌,陰數中有陽也。
不知《乾》,無以知性命之理。
《乾》之「元亨利貞」 ,即性命之理也。
「時然後言」,乃應變而言,言不在我也。
「仁配天地謂之人」,唯仁者真可謂之人矣。
「生而成,成而生」,《易》之道也;
「先天八卦,自震至《乾》,所以生物」 ;自巽至《坤》,所以「成物。」 生則成,成則復生,循環不窮也。
氣者,神之宅也;體者,氣之宅也。
《淮南子》曰:「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則三者傷矣。是故聖人各處其位,守其職,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而處之則廢,氣非其所充而用之則餒,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則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
魚者,水之族也。蟲者,風之族也。
天六地四,天以氣為質,而以神為神,地以質為質,而 以氣為神。唯神兼乎萬物,而為萬物之靈,如鳥獸之 聲,以其類而各能得其一,無所不能者人也。推之他 事,亦莫不然。唯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他類則不能 也。人之生,真可謂之貴矣。天地與其貴而不自貴,是 悖天地之理,不祥莫大焉。
天數三,重地則六;地數四,重天則八。天得以兼地,而地不得以兼天,故天六地四,合而為十也。天以氣為質,而以神為神,神者,太極也。地以質為質,而以氣為神。氣者,天氣也。如禽得陽之多者,故其聲輕清;獸得陰之多者,故其聲重濁。唯人得「天地日月交」 之用,故無所不能。人之生真可謂之貴矣。
「目口凸而耳鼻竅」,竅者受臭嗅氣,物或不能閉之,凸 者視色別味,物則能閉之也。四者雖象於一,而各備 其四矣。
口,舌也,「受臭」 之「臭」 當作「聲。」 人之耳目口鼻,象天之日月星辰,言其體也。既交則交備其四,言其用也。目為心,心生目,故目象日。月為膽,膽生耳,故耳象月。星為脾,脾生鼻,故鼻象星。辰為腎,腎生口,故口象辰也。
燈之明暗之境,日月之象也。
暗之境得燈以明,月之魄得日之明。故燈之明有日之象,暗之境有月之象也。
月者,日之影也;情者,性之影也。心性而膽情,《性神而 情鬼》。
月者日之光,故月日之影也。情者性之動,故情性之影也。性根於心,性無不正,故神;「情發乎膽,情則有偏,故鬼。」
水者,火之地,火者,水之氣。黑者,白之地。寒者,暑之地。
「水氣上騰於天則為火,故水者火之地。」 舉此一端,則黑者白之地,寒者暑之地,至於亂者治之地,危者安之地,柔者剛之地,弱者強之地,皆可以類推之也。
心為太極。又曰:「道為太極。」
心指人得是理以
為一身之主而言。「道」指天地萬物自然之理而言。 形可分,神不可分。
形可分,若天可分而為日月星辰,地可分而為水火土石,而神無不在,故不可分也。與上「天分而為地,地分而為萬物,而道不可分之」 之意同。
草伏之獸,毛如草之莖,林棲之鳥,羽如林之葉,類使 之然也。
「獸為天之陰,草為地之柔」 ,陰與柔,一類也。「鳥為天之陽,木為地之剛」 ,陽與剛,一類也。
「陰事大半」,蓋陽一而陰二也。
陽數奇,陰數偶,故《蓍》策一奇為陽,二奇為陰。卦畫一畫為陽,二畫為陰,豈不陽數常少,而陰數常多乎?
「冬至之後為呼,夏至之後為吸」,此天地一歲之呼吸 也。
「《冬至以後為陽》為呼,《夏至以後為陰》為吸。」 此天地之一歲。猶人之一息也。
《木結實》而種之,又成是木而結是實,木非舊木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