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氣之初,理妙於無;五運迭至,理藏於智。或為之先, 大本其原;或為之後,復往之閒。大本太始,復往無已。 二者不同,一而已矣。」二氣之神,陰精陽明,消息變化, 有立有行。立則形具,行則氣著,上下其儀,先後其施, 一行一立,為闢為翕,何千萬年,無終窮焉。
《內篇中》
《河圖》體圓而用方,聖人以之而畫卦;《洛書》體方而用 圓,聖人以之而敘疇。卦者,陰陽之象也,疇者,五行之 數也。象非偶不立,數非奇不行。奇偶之分,象數之始 也。是故以數為象,則奇零而無用;以象為數,則多偶 而難通。陰陽五行,固非二體;八卦九疇,亦非二致。理 一用殊,非深於造化者,孰能識之。
《河圖》非無奇也,而用則存乎偶;《洛書》非無偶也,而用 則存乎奇。偶者陰陽之對待乎?奇者五行之迭運乎? 對待者不能孤,迭運者不能窮。天地之形,四時之成, 人物之生,萬化之凝,其妙矣乎!
象以偶為用者也,有應則吉。數以奇為用者也,有對 則凶。上下相應之位也,陰陽相求之理也,中正特立, 而當時者獨盛也。是故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木盛而 金衰,水寒而火囚,理有相須,而物不兩大也。數者,動 而之乎靜者也;象者,靜而之乎動者也。動者用之所 以行,靜者體之所以立。清濁未判,用實先焉;天地已 位,體斯立焉。用既為體,體復為用,體用相仍,此天地 萬物所以生化而無窮也。
流行者,其陽乎?成性者,其陰乎!陽者,數之生也;陰者, 象之成也。陽以三至,陰以倍乘,生生不窮,各以序升, 自然而然,有不容已,非智與仁,曷究終始?
言天下之靜者存乎正,言天下之動者存乎時。正者, 道之常也,時者,因之綱也。是故君子立正以俟時, 數者所以順性命之理也。一為水而腎,其德智也。二 為火而心,其德禮也。三為木而肝,其德仁也。四為金 而肺,其德義也。五為土而脾,其德信也。
一者,九之祖也;九者,八十一之宗也。「圓之而天,方之 而地,行之而四時。天所以覆物也,地所以載物也,四 時所以成物也。散之無外,卷之無內,體諸造化,而不 可遺者乎!」
一數之周,一歲之運也。九數之重,八節之分也。一一, 陽之始也。五五,陰之萌也。三三,陽之中也。十七,陰之 中也。二二者,陽之長。四四者,陽之壯。五則陽極矣。六 六者,陰之長。八八者,陰之壯。九則陰極矣。「一九首尾 為一」者,一歲首尾於冬至也。蓋冬至二卦,而餘則一 也。
一者,數之始也;九者,數之終也。一者不變而九者盡 變也,三五七者,變而少者也,二四六八者,變而偶者 也。變之偶者不能以及乎奇,變之少者不能以該乎 物。奇偶相參,多寡相函,其惟《九數》乎!
「順數則知物之所始,逆數則知物之所終。」數與物非 二體也,始與終非二致也,大而天地,小而毫末,明而 禮樂,幽而鬼神,知數即知物也,知始即知終也。數與 物無窮,其誰始而誰終?
「數始於一,參於三,究於九,成於八十一,備於六千五 百六十一。八十一者,數之小成也;六千五百六十一 者,數之大成也。」天地之變化,人事之始終,古今之因 革,莫不於是著焉。是故「一九而九,九九而八十一,八 十一而七百二十九,二九十八十八而百六十,二百 六十二而一千四百五十八,三九二十七,二十七而 二百四十三,二百四十三而二千一百八十七,四九 三十六,三十六而三百二十四,三百二十四而二千 九百一十六,五九四十五,四十五而四百有五,四百 有五而三千六百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五十四而四 百八十六,四百八十六而四千三百七十四,七九六 十三,六十三而五百六十七,五百六」十七而五千一 百有三;八九七十二,七十二而六百四十八,六百四 十八而五千八百三十二。九九八十一,八十一而七 百二十九,七百二十九而六千五百六十一。列而次 之,自一而九,自九而一,一逆一順,一九二八,三七四 六,互相變通,五則常中,有吉無凶,禍亡而福隆,君子 之所為宮。是故一變始之始,二變始之中,三變始之 終,四變中之始,五變中之中,六變中之終,七變終之 始,八變終之中,九變終之終。數以事立,亦以事終。酬 酢無常,與時偕通。
中者,天下之大本乎!自一而九,自九而一,雖歷萬變, 而五常中焉。
洛書「數九而用十,何也?十者數之成也,數成而五行 備也。數非九不生,非十不成。九以通之,十以節之,九 以行之,十以止之」,九者變通之機,十者五行之敘也。 方隅對待,中五含五,而十數已具於九數之中矣。以 見其體用之不相離,而《圖書》所謂相為經緯也。 九者生數也;十者成數也。生者方發而未形,成者已 具而有體;未形而有形者,變化見也;有體而無體者, 其用藏也。是故雨以潤之,暘以熯之,寒以斂之,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