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8 (1700-1725).djvu/8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二十卷目錄

 理數部總論八

  皇極經世心易發微一序 伏羲太極圖說 河圖說 洛書圖說

  先天八卦圖說 後天八卦圖說 經世衍易圖說 經世天地四象圖說 元會運世圖說

   六十四卦方圖說 六十四卦圓圖說 邵子先天卦氣說 朱子先天卦氣說 六十四

  卦方圓圖說 天地始終之數 一元十等數 以元經會說 以運經世說 年之月卦

  日之時卦 皇極起卦法 運會世并年月日入圖歌訣 皇極起例

學行典第二十卷

理數部總論八

皇極經世心易發微一

《序》

運闔闢以成元會。運世而不已者,理與數而已。是故 數由理生,理由數著也。未形之初,有理斯有數,有數 斯有象。既形之後,因象以推數,因數以推理,理者太 虛之實義,而數者太虛之定分也。故《河圖》兆祥,伏羲 因之而畫卦,孔子因之而作《大衍》,皆所以成變化,行 鬼神,發明《河圖》之數也。自孔子沒,後之言數者流于 術而大義晦矣。至宋邵康節得李挺之之傳,著為《皇 極經世書》。其命象定數,自為一家。形於道,即太極動 靜之機;著於文,即伏羲奇偶之畫。自無生有,自有生 無也。夫無之生有者,無極而太極也;有之生無者,動 極而靜也。或有或無,天道之妙;一動一靜,太極之根。 往來相資,屈伸相感,資其氣,遂成天「下之文,感其變 遂定天下之象。」故在天則有日月星辰、雨風露雷以 成其象;在地則有水火土石、走飛草木以成其形;在 人則有性情形體、色聲臭味也。感應變化,消息盈虛, 循環而不已焉。是故以《元經》會,以《世經》運,大而天地 之始終,小而人物之生死,遠而古今之世變,無不該 貫。蓋得伏羲畫前之《易》,而發孔子之所未發者。要其 本旨,則皆原於《易》也。夫《易》者,一也,《易》之一即道之中 也,中者人之心也。故云天向一中生造化,人從心上 起經綸,所以為先天之學也。先天之學,正其心,平其 氣,無私於心,無反於義,義理融會,其道中正,即物窮 理,而盡性知天之學,亦在其中矣。《易》曰:「原始反終,故 知生」死之說。生死即太極之動靜也。不動不靜,不生 不死,是道之一也。是以大衍之數,一變而為七,七四 十九也;七變而為九,九八十一也。數既極於九,又復 其一。人既生又復其死。明其理,知其數,則動靜可求 其端,陰陽可求其始,而萬物之得失,人事之休咎,皆 可得而前知矣。此《皇極》之所由作,貫理數「而一之」者 也。有志於數學者,不可不求其理;有志於理者,不可 不求其心。求心之要,舍靜何以哉?走自受讀以來,徒 析其文,茫無所獲,靜養之久,一旦豁然,而前知之道, 得其肯綮,觀象玩占,罔不應驗。乃敢折衷微詞,多述 舊聞,以理為經,以《易》為緯,輯為六卷,名曰《心易發微》。 凡造化之原,陰陽之妙,與夫卦氣之盛衰,聲音之唱 和,體用之變遷,策軌之斷例,靡不備焉。昔人有言:「理 究伊川,數窮康節,如詣其極,則亦一而已矣。」是書也, 雖於邵子之心無補,而初學之士亦可得其指意之 大略,為觀物之梯航也。故不敢自私,錄之以求正於 有道者。

伏羲太極圖

伏羲太極圖

 此圖乃伏羲之所作也世不顯傳或謂希夷所作 雖周子亦未之見焉乃自作太極圖觀任道遜之 詩可見矣詩云太極圖中一氣旋兩儀四象五行

「全先天。八卦渾淪具,萬物何嘗出此圈。」 又云:「造化根源文字祖,圖成太極自天然。當時早見周夫子,不費鑽研作正傳。」 夫既謂「八卦渾淪文字祖」 ,則知是圖為伏羲所作,而非希夷明矣。其外一圈者,太極也。中分黑白者,陰陽也。黑中含一點白者,陰中有陽也;白中含一點黑者,陽中有陰也。陰陽交互,動靜相倚,周詳活潑,妙趣自然。其圈外左方自《震》一陽,馴至乾之三陽,所謂「起震而歷離兌以至於乾」 是已;右方自《巽》一陰,馴至《坤》之三陰,所謂「自巽而歷坎艮以至於坤」 是已。其閒四正四隅,陰陽純雜,隨方布位,自有「太極含陰陽,陰陽含八卦」 之妙,不假安排也,豈淺見近識者所能及哉?伏羲不過摹寫出來以示人耳。愚嘗究觀此圖。陰陽渾淪。蓋有不外乎太極。而亦不離乎太極者。本先天之《易》也。觀周子《太極圖》。則陰陽顯著。蓋皆太極之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