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0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般:一般說貧富貴賤,壽夭禍福,如所謂「死生有命」與 「莫非命也」之命,是乃就受氣之短長厚薄不齊上論, 是命分之命。又一般如《孟子》所謂「仁之於父子,義之 於君臣,命也」之命,是又就稟氣之清濁不齊上論,是 說人之智愚賢否。若就造化上論,則天命之大目,只 是「元、亨、利、貞」,此四者就氣上論也得,就理上論也得。 就氣上論,則物之初生處為元,於時為春;物之發達 處為亨,於時為夏;物之成遂處為利,於時為秋;物之 斂藏處為貞,於時為冬。貞者,正而固也。自其生意之 已定者而言,故謂之正;自其斂藏者而言,故謂之固。 就理上論,則元者生理之始,亨者生理之通,利者生 理之遂,貞者生理之固。 命猶令也。天無言如何?命 只是大化流行,氣到這物,便生這物,氣到那物,又生 那物,便是分付命令他一般。

魯齋許氏曰:「凡言性者便有命,凡言命者便有性。」 臨川吳氏曰:「夫善者,天之道也,人之德也。天之道孰 為善?元亨利貞,流行四時,而謂之命者也。人之德孰 為善?仁義禮智,備具一心,而謂之性者也。是善也,天 所賦於人,人所受於天也。天之賦於人者,公而不私; 人之受於天者,同而不異。雖或氣質之不齊,而其善 則」一也,不必皆自誠而明之聖也,不必皆自明而誠 之賢也。天所生之民,無不有是性;則人所秉之彝,無 不好是德也。人之善也猶水之下,人之樂於為善,猶 水之樂於就下也。無他,順其自然而已矣。

圖書編

《窮理盡性至命》

「學必反諸己」,而後可以「全其真,必原諸天」,而後可以。

原闕詳考證附:《本局補抄

命,理外無天,亦無己也。真信此者,則理之窮,窮己之 條理,無淆雜焉,而事物皆天理也;性之盡,盡己之賦 受,無餘欠焉,而形色一天性也;命之至,至己之本原, 而安汝止焉。盈虛消息,一天命也,妙三無而非寂,總 萬有而同歸。故程伯子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一物 也。」又曰:「三事一時並了,元無次第」,不可將窮理作知 之事,若實窮得理,則性命亦可了。何也?譬之水焉,萬 派朝宗於海,則窮矣。會萬派而點滴不滲,則盡矣。水 到海而源流渾融,淵淵浩浩,莫知涯涘,斯其至矣。學 必如是,己一天矣,無纖毫人力矣。孔子「五十知天命, 知我其天」,豈易言哉?雖然,下學於此信未易言,而上 達者達此耳,外此非聖學也。世之學者則不然,非尚 知見而了徹乎圓空,則好鑽研而剖離乎元朴。聰慧 卓絕者,亦知命理性一而已矣。謂不睹聞其體也,無 思為其用也,勿忘勿助長,其功也,無可無不可,其極 也,聽其言似乎知性而知天,而反諸身則全無所交 涉矣。故稟賦顓慤者,類視此為空寂,而於天下事事 物物,必殫精竭思以析其精。如命本一也,則曰「命。」有 以理言者,元亨利貞,各有條緒。有以氣數言者,窮通 夭壽,各有限制。惟命既有二,則不得不曰「如之何」,而 以義安命,聽其氣數之適然。如之何而盡心知命,以 窺其性理之本然,茲皆賢知之士也。寧知其原一分, 則其支派可勝言哉?故以理氣分命,不得不以理氣 分性。「有所謂天地之性,仁義禮智之粹然者,人與物 異;有所謂氣質之性,知覺運動之蠢然者,人與物同。 然而氣質之性,又有剛柔善惡之差。有得木之性,則 偏於仁而或塞於義;有得金之性,則偏於義而或塞 於仁。禮知至,剛善剛惡,柔善柔惡,其閒雜揉,又萬有 不齊。故今之論性者,何止三品,而知性愈難也。」嗚呼! 五性感通,善惡分善,是性惡亦不可不謂之性,則荀 子性惡之說,幾與孟子「性善」之說交相勝矣。所以曰: 「善惡皆天理也。」惡有惡之理,置勿論已。如仁義禮知, 各有條理,有仁之仁、仁之義,仁之禮,仁之知,有知之 知、知之仁、知之義、知之禮,身心萬善,已不可窮詰矣。 且有一物即有一物之理也。如「木有木之理,得水則 生,得土則榮,得火則燃,得金則剋」之類。高下散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