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1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楊政傳》:政少「從代郡范升受《梁丘易》。范升為出婦所 告,坐繫獄,政乃肉袒,以箭貫耳,抱升子潛伏道旁,候 車駕,武騎懼驚乘輿,舉弓射之,不肯去,以戟叉政傷 胸,政猶不退。政為人嗜酒,不拘小節,果敢自矜,然篤 於義。」

《魏志牽招傳》:「牽十餘歲,詣同縣樂隱受學。後隱為車 騎將軍何苗長史,招隨卒業。值京都亂,苗、隱見害,招 俱與隱門生史路等觸蹈鋒刃,共殯斂隱屍,送喪還 歸。道遇寇鈔,路等皆悉散走,賊欲斫棺取釘,招垂淚 請赦,賊義之,乃釋而去。」

《晉書劉敏元傳》:「敏元潛心《易》,太元不好讀史,嘗謂同 志曰:『誦書當味義根,何為費功於浮詞之文?《易》者,義 之源,太元,理之門。能明此者,即吾師也』。」永嘉之亂,自 齊西奔同縣營平,年七十餘,隨敏元而西行,及滎陽, 為盜所劫,敏元已免,乃還謂賊曰:「『此公孤老,餘年無 幾,敏元請以身代,願諸君舍之』。有一賊瞋目叱敏元」 曰:「吾不放此公,憂不得汝乎?」敏元奮劍曰:「吾豈望生 耶?當殺汝而後死。此公窮老神祇,尚當哀矜之。吾親 非骨肉,義非師友,但以見投之故,乞以身代。諸大夫 慈惠,皆有聽吾之色,汝何有靦面目而發斯言?」前將 斬之,盜長遽止之,而相謂曰:「義士也,害之犯義。」乃俱 免之。

《應詹傳》:「京兆韋泓,喪亂之際,客遊洛陽,素聞詹名,遂 依託之。詹與分甘共苦,為營伉儷,置居宅,并薦之於 元帝。帝即辟之,位至少府卿。詹卒,遂製朋友之服,哭 止宿草,追趙氏祀程嬰杵臼」之義。

《魏書崔辯傳》:「辯子景儁,景儁子巨倫,有姊明惠有才 行,因患眇一目,內外親類莫有求者,其家議欲下嫁 之。巨倫姑趙國李叔引之妻,高明慈篤,聞而悲感曰: 『吾兄盛德,不幸早世,豈令此女屈事卑族』!乃為子翼 納之。時人歎其義。」

《南史王元邈傳》:「元邈仕宋,位青州刺史。齊高帝之鎮 淮陰,為宋明帝所疑,乃北勸魏,遣書結元邈。元邈長 史房叔安進曰:『布衣韋帶之士,銜一餐而不忘,義使 之然也。今將軍居方州之重,託君臣之義,無故舉忠 孝而棄之,三齊之士寧蹈東海死耳』。」元邈意乃定。 《唐書李知本傳》:「知本事親篤至,與弟知隱雍順,子孫 百」餘,至貲用僮僕無閒也。大業末,盜賊過閭不入,相 戒曰:「無犯義門。」

《劉君良傳》:君良四世同居,大業末,荒饉,妻勸其異居, 因易置庭樹鳥雛,令鬥且鳴,家人怪之,妻曰:「天下亂, 禽鳥不相容,況人耶。」君良即與兄弟別處月餘,密知 其計,因斥去妻,更復同居。天下亂,鄉人共依之,眾築 為堡,因號義成堡。

《裴敬彝傳》:敬彝曾祖子通,開皇中,兄弟八人皆為名 孝,詔表門闕,世謂「義門裴氏。」

《狄仁傑傳》:仁傑授并州法曹參軍,同府參軍鄭宗質, 母老且疾,當使絕域,仁傑謂曰:「君可貽親萬里憂乎?」 詣長史藺仁基,請代行。仁基咨美其誼,每曰:「狄公之 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李嶠傳》:嶠為給事中,會來俊臣搆狄仁傑等獄,將抵 死,敕嶠與張德裕等覆驗。德裕知其冤,不敢異。嶠曰: 「知其枉不申,是謂見義不為也。」卒列其枉。

《陽城傳》:城隱中條山,與弟階域,常易衣出。年長不肯 娶,謂弟曰:「吾與若孤惸相育,既娶則閒外姓,雖共處 而益疏,我不忍。」弟義之,亦不娶。山東節度府聞城義 者,發使遺五百縑,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辭,使者委而 去,城置之未嘗發。會里人鄭俶欲葬親,貸於人無得, 城知其然,舉縑與之。

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南霽雲之乞救於賀蘭也,賀蘭 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雲之 勇且壯,不聽其語。彊留之,具食與樂,延霽雲坐。霽雲 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雲雖欲 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 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雲泣下。

《唐書甄濟傳》:濟子逢,幼而孤,及長,耕宜城野,自力讀 書,不謁州縣。歲饑,節用以給親里,大穰,則賑其餘於 鄉里貧狹者,朋友有緩急,輒出家貲周贍,以義聞。 《竇參傳》:參為萬年尉,同舍當夕,直者聞親疾,惶遽,參 為代之。會失囚,京兆按直簿劾其人,參曰:「彼以不及 謁而往,參當坐。」乃貶江夏尉。人皆義之。

《宋史柳開傳》:「開性倜儻重義,嘗過酒肆飲,有士人在 旁,辭貌稍異,開詢其名,則至自京師,以貧不克葬其 親。聞王祜篤義,將丐之。問所費,曰:『二十萬錢足矣』。」開 即罄所有,得白金百餘兩,益錢萬數遣之。

《王庠傳》:庠,榮州人,累世同居,號「義門」王氏祖伯琪,以 義聲著於鄉州,有鹽井,籍民煎輸,多至破屋,惟有祿 之家得免。伯琪請於州,均之官戶。

《余天錫傳》:「天錫從子晦,歷官尚書,出師全蜀,嘗置義 莊,以贍宗族。」

《范仲淹傳》:「仲淹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汎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