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1 (1700-1725).djvu/17

此页尚未校对

已。天理固浩浩不窮。然非是氣,則雖有是理,而無所 湊泊,故必二氣」交感,凝結翕聚,然後是理有所附著。 凡人之能言語動作思慮營為,皆氣也,而理存焉,故 發而為孝弟忠信仁義禮智,皆理也。然就人之所稟 而言,又有昏明清濁之異。故上智生知之資,是氣清 明純粹而無一毫昏濁,所以生知安行,不待學而能 如堯舜是也。其次則亞于生知,必學而後知,必行而 後至。又其次者,資稟既偏,又有所蔽。須是痛加工夫, 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然後方能及亞於生知者,及進 而不已,則成功一也。 性只是理,然無那天氣地質, 則此理沒安頓處。但得氣之清明,則不蔽固此理順 發出來。蔽固少者,發出來天理勝,蔽固多者,則私欲 勝,便見得本原之性無有不善。孟子所「謂『性善』,周子 所謂『純粹至善』,程子所謂『性之本』,與夫『反本窮源之 性是也。只被氣質有昏濁隔了,故氣質之性,君子有 弗性者焉。學以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矣。故說性,須兼 氣質說,方備』。」又曰:「《皋陶謨》中所論『寬而栗等九德,皆 是論反氣質之意,只不曾說破氣質耳』。」或問:「『寬而栗 等』,而下一字便是工夫?」曰:「然。 性非氣質,則無所寄; 氣非天性,則無所成。」 問氣質之性。曰:「纔說性時,便 有些氣質在裡。若無氣質,則這性亦無放頓處。所以 『繼之者,只說得善,到成之者,便是性。 論天地之性, 則專主理言;論氣質之性,則以理與氣。雜而言之,未 有此氣,已有此性。氣有不存,而性卻常在。雖其方在 氣中,然氣自是』」氣,性自是性,不相夾雜。至論其遍體 於物,無處不在,則又不論氣之精粗,莫不有是理。 若論本原,即有理然後有氣;論稟賦,則有是氣,而後 理隨以具。故有是氣則有是理,無是氣則無是理。 性即理也,當然之理,無有不善者。故孟子之言性,指 性之本而言。然必有所依而立,故氣質之稟,不能無 淺深「厚薄之別。孔子曰:『性相近也』,兼氣質而言。」 問: 「天理變易無窮,由一陰一陽生生不窮,繼之者善,全 是天理,安得不善?孟子言『性之本體以為善者是也。 二氣相軋相取,相合相乖,有平易處,有傾倒處,自然 有善有惡。故稟氣形者,有善有惡,何足怪?語其本則 無不善也』。」曰:「此卻無過。」 問:「『人之德性,本無不備,而 氣稟所賦,鮮有不偏。將性對『氣』字看,性即是此理,理 無不善者,因墮在形氣中,故有不同。所謂氣質之性』 者,是如此否?」曰:「固是。但氣稟偏,則理亦欠闕了。 氣 質之性,生而知者,氣極清而理無蔽也。『學知以下,則 氣之清濁有多寡,而理之全闕繫焉』。」 問:「氣質有清 濁不同?」曰:「『氣稟之殊,其類不一,非但清濁』二字而已。 今人有聰明事事曉者,其氣清矣,而所為未必皆中 於理,則是其氣不醇也;有謹厚忠信者,其氣醇矣,而 所知未必皆達於理,則是其氣不清也。推此求之,可 見 人所稟之氣雖皆是天地之正氣,但袞來袞去, 便有昏明厚薄之異。蓋氣是有形之物,纔是有形之 物,便自有美有惡也。」 問:「『所謂美惡,恐即《通書》所謂 『剛柔善惡』。竊疑清濁以氣言,剛柔美惡以氣之為質 言。清濁恐屬天,剛柔美惡恐屬地,清濁智愚美惡屬 才,清濁分智愚,美惡分賢不肖。上智則清之純而無 不美,大賢則美之全而無不清。上智恐以清言,大賢 恐以美言,其實未嘗有偏,若《中庸》稱舜智回賢』是也。 下此則所」謂智者,是得清之多而或不足於美;所謂 賢者,是得剛柔一偏之善而或不足於清。「於是始有 賢智之偏,故其智不得為上智,其賢不得為大賢。雖 愚不肖,恐亦自有差等。蓋清濁美惡,似為氣質中陰 陽之分,陽清陰濁,陽善陰惡,故其氣錯揉萬變,而大 要不過此四者,但分數參互不齊,遂有萬殊。」曰:「陳了 翁云:『天氣而地質』,前輩已有此說矣。」又問:「氣之始,有 清無濁,有美無惡。濁者清之變,惡者美之變。以其本 清本美,故可易之以反其本。然則所謂變化氣質者, 似亦所以復其初也。」曰:「氣之始固無不善,然流行到 今日,則其雜也久矣。但其運行交錯,則其善惡,卻各 自有會處,此上智下愚之所以分也。 氣升降無時 止息,理只附氣。惟氣有昏濁,理亦隨而閒隔。 人之 氣稟有清濁偏正之殊,故天命之正,亦有淺深厚薄 之異,要亦不可不謂之性。」 問:「氣稟在於人身,既復 天理,氣稟還去得否?」曰:「天理明,則彼如何著得?」 問: 「理無不善,則氣稟胡為有清濁之殊?」曰:「纔說著氣,便 自有寒有熱,有香有臭。 氣質之性,便只是天地之 性。」只是這箇天地之性,卻從那裡過!好底性如水,氣 質之性,如著些醬與鹽,便是一般滋味 性。「譬之水, 本皆清也,以淨器盛之則清,以不淨器盛之則臭,以 污泥之器盛之則濁。本然之清,未嘗不在。但既臭濁, 猝難得便清,故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也。煞用氣力然 後能至。 有是理「而後有是氣,有是氣則必有是理。 但氣稟之清者,為聖為賢,如寶珠在清水中;稟氣之 濁者,為愚為不肖,如珠在濁水中。所謂『明明德』者,是 就濁水中揩拭此珠也。物亦有是理。又如寶珠落在 至污濁處,然其所稟亦閒有些明處,就上面便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