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1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底意思。

《答李孝述》

孝述見先生答黃寺丞「健順仁義禮智」之問云:「有分 而言之者,有合而言之者。」孝述於分而言者,已隨愚 見陳於上矣。復以合而言者求之,竊意仁義禮智,若 以用言,則有有為者,有無為者,故仁禮為健,義智為 順。若論其所以為是四者之實,則仁是人之不忍之 心,似有柔順之意;禮之品節一定而不可易,似有陰 「靜之意;二者恐是健中有順;義之『裁制方嚴』,似有剛 斷之意;『智之周流不滯』,似有陽動之意;二者恐是順 中有健,於此可見陰陽本不相離之意。不知是否?」曰: 「當時之意,恐謂分則為四,合則為二耳。然如所說,又 自是一意,即所謂『水陰根陽,火陽根陰』者。」

《答陳器之》

性是太極渾然之體,本不可以名字言,但其中含具 萬理,而綱理之大者有四,故命之曰仁義禮智。孔門 未嘗備言,至孟子而始備言之者,蓋孔子時性善之 理素明,雖不詳著其條而說自具。至孟子時異端蜂 起,往往以性為不善。孟子懼是理之不明,而思有以 明之。苟但曰「渾然全體」,則恐其如無星之秤,無寸之 「尺,終不足以曉天下。」於是別而言之,界為四破,而四 端之說於是而立。蓋四端之未發也,雖寂然不動,而 其中自有條理,自有閒架,不是儱侗,都無一物。所以 外邊纔感,中閒便應。如赤子入井之事,感則仁之理 便應,而惻隱之心於是乎形;如過廟過朝之事,感則 禮之理便應,而恭敬之心於是乎形。蓋由其中閒眾 理渾具,各各分明,故外邊所遇,隨感而應,所以四端 之發,各有面貌之不同。是以孟子析而為四,以示學 者,使知渾然全體之中,而粲然有條若此,則性之善 可知矣。然四端之未發也,所謂「渾然全體」,無聲臭之 可言,無形象之可見,何以知其粲然有條如此?蓋是 理之可驗,乃依然就他發處驗得。凡物必有本根。性 之理雖無形,而端的之發最可驗。故由其惻隱,所以 必知其有仁;由其羞惡,所以必知其有義;由其恭敬, 所以必知其有禮;由其是非,所以必知其有智。使其 本無是理於內,則何以有是端於外?由其有是端於 外,所以必知有是理於內而不可誣也。故《孟子》言「乃 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是則孟子之言 性善,蓋亦愬其情而逆知之耳。仁義禮智既知得界 限分曉,又須知四者之中仁義是箇對立底關鍵。蓋 仁,仁也,而禮則仁之著;義,義也,而智則義之藏。猶春 夏秋冬雖為四時,然春夏皆陽之屬也,秋冬皆陰之 屬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知天地之道不兩則不能以 立。故端雖有四,而立之者則兩耳。仁義雖對立而成 兩,然仁實貫通乎四者之中。蓋偏言則一事,專言則 包四者。故仁者仁之本體,禮者仁之節文,義者仁之 斷制,智者仁之分別。猶春夏秋冬雖不同,而同出乎 春。春則春之生也,夏則春「之長也,秋則春之成也,冬 則春之藏也。」自四而兩,自兩而一,則統之有宗,會之 有元矣。故曰:「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是天地之理 固然也。仁包四端,而智居四端之末者,蓋冬者藏也, 所以始萬物而終萬物者也。智有藏之義焉,有終始 之義焉,則惻隱、羞惡、恭敬是三者皆有可為之事,而 智則無事可為,但分別其為是為非爾,是以謂之「藏」 也。又惻隱、羞惡恭敬皆是一面底道理,而是非則有 兩面,既別其所是,又別其所非,是終始萬物之象。故 仁為四端之首,而智則能成始,能成終。猶元氣雖四 德之長,然元不生於元而生於貞。蓋由天地之化不 翕聚則不能發散,理固然也。仁智交際之閒,乃萬化 之機軸。此理循環不窮,脗合無閒,程子所謂「動靜無 端,陰陽無始」者,此也。

《答廖子晦》

問:「《乾》之四德以貞配冬,無可疑,人之四德以智配冬 猶未瑩,豈以一歲之功萬物之成,畢見於此,如智之 明辨者乎?」曰:「智主含藏分別,有知覺而無運用,冬之 象也。」

《總論仁義禮智信》

或問:「『仁義禮智,性之四德』,又添『信』字,謂之『五性』,如何?」 曰:「信是誠實,此四者實有是仁,實有是義,禮智皆然。 如五行之有土,非土不足以載四者。又如土於四時 各寄王十八日,或謂王於戊己。然季夏乃土之本宮, 故尢王《月令》載中央土,以此 問。向蒙戒諭說仁,意 思云:『義禮智信上著不得,又須見義禮智信上少不 得,方見得仁統五常之意。《大雅》今以樹為喻。夫樹之 根固有生氣,然貫徹首尾,豈可謂幹與枝,花與葉無 生氣也』?」曰:「固然。只如四時。春為仁,有箇生意;在夏,則 見其有箇亨通意;在秋,則見其有箇成實意;在冬,則 見其有箇貞固意;在夏秋冬,生意何嘗息!本雖彫零, 生意則常存。大抵天地閒只一理,隨其」到處分許多 名字出來。四者於五行各有配,惟信配土,以見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