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2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六十卷目錄

 信部總論

  易經中孚卦

  禮記禮運 祭義 經解 表記 儒行

  左傳周鄭交質

  呂氏春秋貴信

  新論履信

  性理大全四端

 信部藝文

  策略          漢公孫弘

  來歙傳後論        後漢書

  信及豚魚賦       唐封孟申

 信部選句

 信部紀事

 信部雜錄

學行典第六十卷

信部總論

易經

《中孚》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程傳「豚躁,魚冥」,物之難感者也。孚信能感於豚魚,則無不至矣,所以「吉」也。忠信可以蹈水火,況涉川乎。守信之道,在乎堅正,故利於「貞」也。本義「孚」,信也。為卦二陰在內,四陽在外,而二、五之陽,皆得其中。以一卦言之為中虛,以二體言之為中實,皆「孚信」之象也。又下說以應上,上巽以順下,亦為孚義。豚魚,無知之物。又木在澤上,外實內虛,皆舟楫之象。至信可感,豚魚涉險難,而不可以失其貞。故占者能致豚魚之應則吉,而「利涉大川」,又必利于貞也。大全或問:「『孚』字與「信』字,恐亦有別。」朱子曰:「『伊川云:『存於中為孚,見於事為信』。說得極好。」因舉字說:「孚』字從爪從子,如鳥抱子之象,今之『乳』字也,一邊從孚。蓋中所抱者,實有物也。中閒實有物,所以人自信之。」雲峰胡氏曰:「程子云:『中虛信之本;中實信之質。實所以為信,虛所以受信也。心者神明之舍,舍不虛,神明何所居?譬』」之羽蟲之孚,剛殼于外,其質雖實,溫柔于內,其氣則虛,雌伏呼啄,不違其自然之期,信之最可必者也。或以豚魚為江豚,生大澤中,每作知風之至,是物之有自然之信,《本義》不取。蓋以為江豚,則信在豚魚,不在我;以豚魚為無知之物,而信足以及之,則信在我而自能及物,于義為長。下「說以應上」,下信上也;「上巽以順下」,上信下也。「豚魚」至愚無知,惟信足以感之。大川至險不測,惟信足以濟之。然信而或失其正,則如盜賊相群,男女相私,士夫死黨,小人出肺肝相示而遂背之。其為「孚」也,人為之偽,非天理之正也,故又戒之以「利貞。」

《彖》曰:「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豚 魚吉」,信及豚魚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 貞」,乃應乎天也。

大全馮氏曰:誠者天之道,孚之正則應乎天,不正則徇乎人,而「孚不足言矣。」

禮記

《禮運》

《士以信》相考。

陳注「以信相考,久要不忘」也。

體信以達順,故此《順》之至也。

陳注「體信以達順」者,反身而誠,達之天下,無不順也。

程子曰:「君子修己以敬,篤恭而天下平,惟上下。」

一于恭敬,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而四靈畢至矣。此體信達順之道。朱子曰:「信是實理,順是和氣,體信是致中達順是致和實體此道于身,則自然發而中節,推之天下而無所不通也。」《大全》。朱子曰:「體信是忠,達順是恕,體信是無一毫之偽,達順是發而皆中節,無一物不得其所,聰明睿知皆由此出」,是自誠而明意思。

《祭義》

盡其慤而慤焉,盡其信而信焉,

大全石林葉氏曰:「慤者信之始;信者慤之著

信者信此者也。」

陳注此字皆指「孝」而言也。大全石林葉氏曰:「信不欺,則曰信此者也。」

《經解》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謂之「信。」

大全馮氏曰:「有餘則賂之,不足則求之,相滋以濕,相濡以沐,而以為信,皆信之末也。至于民不求其所欲,安其居,樂其俗,至于老死而不相往來,則信之極也。」

《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