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2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復以立志為本,君志立而天下治矣。所謂「立志」者,至 誠一心,以道自任,以聖人之訓為可必信,先王之治 為可必行,不狃滯於近規,不遷惑於眾口,必期致天 下如三代之世也。

臣若水通曰:孔子稱「為政在人,取人以身」 ,是故庶政之務,本於責任求賢,而求賢責任又本於立志,立志在於求道,而體道在乎誠心。志道要矣,誠心急焉。人君務學以致治,可不知乎。

真德秀曰:「志者進德之基,若聖若賢,莫不發軔乎此。 志之所趨,無遠不達,窮山窮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 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禦也。善惡二途,惟道與利 而已。志乎道則理義為之主而物欲不能移。志乎利 則物欲為之主而理義不能入。堯桀舜蹠之所繇以 異也,可不謹乎。」

臣若水通曰:真德秀《論志》之言,可謂切至矣。然以為基,以為發軔,則似若以為始而未究其終者。夫志者,人道始終之貫也,故孔子自十五志學至於不踰矩,皆一志之所至也。後之學者,可不辨志以為終身之地乎?

張栻作《桂陽軍學記》,有云:「學者當以立志為先,不為 異端訹,不為文采眩,不為利祿汨,而後庶幾可以言 讀書矣。」

臣若水通曰:「異端利祿之奪志」 ,夫人皆知之也;文采讀書之奪志,雖宿學者未必知之也。志立而讀書以發於文采,猶樹木之根發於枝葉花實,皆一氣之貫爾。周敦頤曰:「聖人之訓,入乎耳,感乎心,蘊之為德行,行之為事業。」 程顥謂謝顯道曰:「玩物喪志。」 黃魯直曰:「以我觀書,處處得益。」 夫志立則我立,我立則讀書文采不能喪志,而皆可以養志矣,惟聖明留神焉。

永樂三年正月壬子,先是,太宗皇帝命翰林院學士 兼右春坊大學士解縉等,於新進士中選才質英敏 者,俾就文淵閣進學。至是,縉等選修撰曾棨等二十 八人入見,太宗諭勉之曰:「人須立志,立志則功就天 下。古今之人,未有無志而能建功成事者。汝等簡拔 於千百人中為進士,又簡拔於進士中至此,固皆今 之英俊,然當立志遠大,不可安於小成。為學必造道 德之微,必具體用之全,為文必並驅班、馬、韓、歐之閒, 如此立心,日進不已,未有不成者。古之文學之士,豈 皆天成,亦積功所致也。汝等勉之,朕不任爾以事。《文 淵閣,古今載籍》所萃,爾各食其祿,日就閣中,恣爾玩 索,務實得於己,庶國家將來皆得爾」用。不可自怠,以 孤朕期待之意。

臣若水通曰:「臣伏睹太宗文皇帝選庶吉士教之於祕閣而進其學,先之以立志,本之以道德,全之以體用,發之以文章,可謂知本矣。大哉皇言!至哉皇教!其後諸臣,往往事業有可觀,但未聞以道德顯名者,豈亦未盡副聖教期望之盛心乎?洪惟聖子神孫,法祖立教,拳拳於庶吉士之訓,甚盛典也。為庶吉士者,宜」 以聖賢為志,以《道德》為本,以文藝為末,庶無負於列聖相傳教養之本意也。

興學會約

《立志》

學莫先於立志,志不立則學鮮有成者。有必為聖人 之志,而後有求至於聖人之學。先儒曰:「賢希聖,聖希 天。」孔子十五而志於學,即希天也,故曰:「五十而知天 命。」吾輩為孔子徒,既擇天下第一等學術,即須學天 下第一等人。志在詩人,則亦詩人而已;志在文人,則 亦文人而已;志在功名與氣節,則亦功名氣節之士 而已。若志在聖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 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凡此者非有神奇之術,高遠 不可企之事也。論本體,愚人亦是生知,論工夫,聖人 亦是學知,我欲為之,斯為之而已矣。語曰:「取法乎上, 僅得乎中。若取法乎下,則將愈下念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