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2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亦未免此病也。

《答林擇之》

所論,大抵皆得之。然鄙意亦有未安處。如滿腔子是 惻隱之心,此是就人身上指出此理充塞處,最為親 切。若于此見得,即萬物一體,更無內外之別。若見不 得,卻去腔子外尋覓,則漭漭蕩蕩,愈無交涉矣。陳經 正云:「我見天地萬物皆我之性,不復知我身之為我 矣。」伊川先生曰:「『他人食飽,公無餒乎』?正是說破此病。」 亦云「釋氏以虛空沙界為己身。而不知其父母所生 之身。」亦是說此病也。

《答黃商伯》

恕說佳,但《大學》絜矩常在格物之後。蓋須理明心正, 則吾之所欲所不欲,莫不皆得其正,而無物我之閒。 如其不然,而以私己自便之心為主,又欲以是而及 人,則人道不立,而驅一世以為姑息苟且之場矣。此 處亦幸深思之也。某嘗于《大學》「治國、平天下」或問中 極論此事,此便遽未及奉寄,旦夕別附致也。

《與郭沖晦》

《叢書》云:「禮出三才,分出于人道。」《西銘》專為理言,不為 分設。某竊謂《西銘》之書,橫渠先生所以示人,至為深 切,而伊川先生又以理一而分殊者贊之,言雖至約, 而理則無餘矣。蓋乾之為父,坤之為母,所謂理一者 也。然乾坤者,天下之父母也;父母者,一身之父母也, 則其分不得而不殊矣。故以民為同胞、物為吾與者, 自其天下之父母者言之,所謂理一者也。然謂之民, 則非真以為我之同胞,謂之物,則非真以為吾之同 類矣。此自其一身之父母者言之,所謂分殊者也。又 況其曰「同胞」,曰「吾與」,曰「宗子」,曰「家相」,曰「老」,曰「幼」,曰「聖」, 曰「賢」,曰顛連而無告,則于其中閒又有如是等差之 殊哉?但其所謂理一者,貫乎分殊之中,而未始相離 耳。此天地自然,古今不易之理,而始發明之,非一時 救弊之言,姑以強此而弱彼也。

物我部藝文

《與黃宗賢》
明·王守仁

所諭皆近思切問,足知為功之密也,甚慰!夫「加諸我」 者,我所不欲也;「無加諸人,我所欲也,出乎其心之所 欲,皆自然而然,非有所強,勿施于人,則勉而後能」,此 仁恕之別也。然恕求仁之方,正吾儕之所有事也。

《寄希淵》
前人

近得鄭子沖書,聞與當事者頗相牴牾。希淵德性謙 厚和平,其于世閒榮辱炎涼之故,視之何異飄風浮 靄,豈得尚有芥蔕于其中耶?即而詢之,果然出于意 料之外,非賢者之所自取也。雖然,「有人于此,其待我 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曰『我必無禮』;自反而有禮,又 自反曰我必不忠。」希淵克己之功日精日切,其肯遂 自以為忠乎?往年區區謫官貴州,橫逆之加,無月無 有。迄今思之,最是動心忍性、砥礪切磋之地。當時亦 止搪塞排遣,竟成空過,可惜也!

《親民堂記》
前人

《南子》元善之治越也,過陽明子而問政焉。陽明子曰: 「政在親民。」曰:「親民何以乎?」曰:「在明明德。」曰:「明明德」,「何 以乎?」曰:「在親民。」曰:「明明德。」「親民一乎?」曰:「一也。明德者, 天命之性,靈昭不昧,而萬理之所從出也。人之于其 父也,而莫不知孝焉;于其兄也,而莫不知弟焉。于凡 事物之感,莫不有自然之明焉。是其靈昭之在人心」, 亙萬古而無不同、無或昧者也。曰「親民以明其明德 修身焉可矣,而何家國天下之有乎?」曰:「人者天地之 心也,民者對己之稱也。」曰「民焉則三才之道舉矣。是 故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而天下之父子莫不親矣。 親吾之兄以及人之兄,而天下之兄弟莫不親矣。君 臣也、夫婦也、朋友也,推而至于鳥獸草木也,而皆有 以親之,無不求盡吾心焉,夫是之謂大人之學。大人 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夫然後能以天地萬物為 一體。」元善喟然而嘆曰:「甚哉!大人之學若是其易簡 也!吾乃今知天地萬物之一體矣,吾乃今知天下之 為一家,中國之為一人矣!一夫不被其澤,若己推而 內諸溝中,伊尹其先」得我心之同然乎?于是名其蒞 政之堂曰「親民」,書言于壁,而為之記。

物我部雜錄

《莊子·在宥》篇:「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物物 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 下而已哉?」

《列子楊朱》篇:「楊朱曰:『義不足利物,適足以害生。利物 不由于義,而義名絕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素書遵義章》「略己而責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棄 廢。」

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