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2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得腳」住,則儘長進。在 天理人欲之分,只爭些子。故 周先生只管說「幾」字,然辨之又不可不早。故橫渠每 說「豫」字, 不為物欲所昏,則渾然天理矣。 天理人 欲,無便定底界,至是兩界上工夫,這邊工夫多,那邊 不到占過來。若這邊工夫少,那邊必侵過來。 人只 有箇天理人欲,此勝則彼退,彼勝則此退,無中立不 「進退之理。」凡人不進便退也,譬如劉項相拒於滎陽、 成皋閒,彼進得一步,則此退一步,此進一步,則彼退 一步。初學者則要牢劄定腳與他捱,捱得一毫去,則 逐旋捱將去。此心莫退,終須有勝時,勝時甚氣象? 人只是此一心,今日是,明日非,不是將不是底換了 是底;今日不好,明日好,不是將好底換「了不好底只 此一心,但看天理私欲之消長如何爾。以至千載之 前,千載之後,與天地相為始終,只此一心。 學者須 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是學。」又曰:「人欲與天理, 此長彼必短,此短彼必長。 未知學問,此心渾是人 欲。既知學問,天理自然發見,而人欲漸漸消去者,固 是好矣。然克得一層,又有一」層,大者固不可有,而纖 微尢要省察。 凡一事便有兩端,是底即天理之公, 非底乃人欲之私,須事事與剖判極處,即克治擴充, 工夫隨事著見。然人之氣稟有偏,所見亦往往不同。 如氣稟剛底人,則見剛處多而處事必失之太剛;柔 底人,則見柔處多而處事必失之太柔。須先就氣稟 偏處克治 義理,身心所自有失,而不知所以復之。 富貴身外之物,求之惟恐不得,縱使得之,於身心無 分毫之益,況不可必得乎?若義理求則得之,能不喪 其所有,可以為聖為賢,利害甚明。人心之公,每為私 欲所蔽,所以更放不下。但常常以此兩端體察。若見 得時,自須猛省,急擺脫出來。 問《水火》,明知其可畏, 自然「畏之,不待勉強。若是人欲,只緣有愛之之意,雖 知之而不能不好之,奈何?」曰:「此亦未能真知而已。」又 問:「真知者,還當真知人欲不好物事否?」曰:「如『克伐怨 欲,卻不是要去就克伐怨欲上面。要知得到,只是自 就道理這邊看得透,則那許多不待除而自去。若實 是看得大底道理,要去求勝做甚麼?要去』」矜誇他人 做甚麼?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怨箇甚麼?「耳目口鼻四 肢之欲,惟分是安」,欲箇甚麼?見得大處,分明這許多 小小病痛,都如冰消凍解,無有痕跡矣。 今人日中 所為,皆苟而已,其實只將講學做一件好事,求異於 人。然其設心,依舊只是為利。其視不講者,又何以大 相遠天下,只是善惡兩言而「已。於二者始分之中,須 著意看,教分明。及其流出處,則善者一向善,但有淺 深爾。如水清者,便有極清處,有稍清處;惡者一向惡, 惡有淺深。如水渾者,亦有極渾處,有稍渾處。」問:「此善 惡分處,只是天理之公,人欲之私耳。」曰:「此卻是已有 說後,方有此名。只執此為說,不濟事。須要驗之,此心, 真知得如何是天理,如何是人欲。幾微閒極,索理會 此心常常要惺覺,莫令頃刻悠悠憒憒。」問:「此只是持 敬為要。」曰:「敬不是閉眼默坐便為敬,須是隨事致敬。 方其當格物時,便敬以格之;當誠意時,便敬以誠之; 以至正心修身以後,節節常要惺覺執持,令此心常 在,方是能持敬。今之言持敬者,只是說敬,非是持」敬。 若此心常在軀殼中為主,便須常如烈火在身,有不 可犯之色。「事物之來,便成兩畔去,又何至如是纏繞?」

「氣不從志」 處,乃是天理人欲交戰處也 。天理人

欲並行。論其本然之妙,則唯有天理而無人欲。是以 聖人之教,必欲其盡去人欲而復全天理。所謂「人心 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堯舜禹相傳 之密旨也。夫人自有生而梏於形體之私,則固不能 無人心矣;然而必有得乎天地之正,則又不能無道 心矣。日用之閒,二者並行,迭為勝負,而一身之是非 「『得失,天下之治亂安危,莫不繫焉。是以欲其擇之精, 而不使人心得以雜乎道心,欲其守之一,而不使天 理得以流於人欲。則凡其所行,無一事之不得其中, 而於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夫豈任人心之自危, 而以有時而泯者為當然,任道心之自微,而幸其須 臾之不泯也哉?」 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明天理,滅人 欲。天理明,自不消講學。人性本明,如寶珠沈溷水中, 明不可見;去了溷水,則寶珠依舊自明。自家若得知 是人欲蔽了,便是明珠。只從這上,便緊緊著力主定, 一面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正如遊兵攻圍 拔守,人欲自銷鑠將去。所以程子說「敬』字,只是謂我 身有一箇明底物事在這裡,把箇『敬』字抵敵,常常存 箇敬在這裡,則人欲自然來不得。夫子曰:『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緊要處正在這裡。」 問:「五峰言『天理人 欲同行而異情,同體而異用』兩句,頗疑同體異用之 說,然猶未見真有未安處。今者得之,天理乃自然之 理,人欲乃自欺之情,不順自然,即是私偽;不是天理, 即是人欲。」二者面目自別,發於人心自不同。常驗之 舉動閒,苟出於天理之所當為,胸中自是平正,無有 歉愧,自是寬泰,無有不足,接人待物,自是無乖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