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2 (1700-1725).djvu/98

此页尚未校对

而鄭國之姦禁。」

《說苑權謀篇》:「權謀有正有邪,君子之權謀正,小人之 權謀邪。夫正者其權謀公,故其為百姓盡心也誠;彼 邪者好私尚利,故其為百姓也詐。」

《潛夫論慎微》篇:「積正不倦,必生節義之志;積邪不止, 必生暴弒之心。」

《抱朴子·嘉遁》篇:「正進則邪凋。」

《崇教》篇:「無學術,則安能見邪正之真偽?」

《漁樵問答》樵者問漁者曰:「人所謂才者,有利焉,有害 焉者,何也?」漁者曰:「才一也,利害二也。有才之正者,有 才之不正者。才之正者,利乎人而及乎身者也;才之 不正者,利乎身而害乎人者也。」

祛疑說邪正篇:「人惟一覺性耳,『覺』」之一字,可以斷疑 情,祛邪妄,一雜亂,返真常。人苟氣宇清明,心神虛爽, 邪魅何從而入?惟其昏擾濁亂,自生顛倒見解,故外 邪客氣乘之。然外邪客氣,即我之顛倒見解而已,非 外來也。由內不自正,故曰外邪;心無所主,故曰「客氣。」 當知覺性易昏,惟誠以養之則明,定以持之則清,清 明之極,道乃可成。盡敬事神,不若還以事其性,天之 神也。

《省心錄》財不難聚也,「取予當則富足」國不難治也,「邪 正辨則丕平」風不難化也「自上及下而風行」俗不難 革也自邇及遠而俗變。

邪正者,治亂之本。賞罰者,治亂之具。舉正錯邪,賞善 罰惡,未有不治者。邪正相雜,賞罰不當,求治難矣。 「天下有正道,邪不可干,以邪干正者國不治。」

近世士大夫多為子弟所累,是溺於愛,而甘受其謗。 殊不知父當不義,聖人猶許爭子。子弟不肖而不能 正,是納於邪,而不知《義方》之訓也。父兄之罪大矣。 大則治亂邪正,小則晝夜生死,皆反手耳。反邪則正, 反亂則治,反夜則晝,反死則生,豈可猶豫苟且而為 之?

耳雖聞目不親見者。不可從而言之。流言可以惑眾。 若文其言而貽後世。恐是非邪正失實。

巧拙部總論

書經

《周書周官》

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蔡傳《作偽》則掩護不暇,故心勞而著其拙矣。

列子

《周穆王》

《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難窮難終。因形者其巧顯, 其功淺,故隨起隨滅。

莊子

《胠篋》

毀絕鉤繩而棄規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 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達生》

顏淵問仲尼曰:「吾嘗濟乎觴深之淵,津人操舟若神, 吾問焉曰:『操舟可學邪』?曰:『可。善游者數能。若乃夫沒 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吾問焉而不吾告,敢問 何謂也』?」仲尼曰:「善游者數能忘水也。若乃夫沒人之 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彼視淵若陵,視舟之覆,猶其 車卻也。覆卻萬方陳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惡往而不」 暇,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其巧一 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重外者內拙。

尹文子

《大道上》

為善使人不能得從此獨善也。為巧使人不能得從 此獨巧也。未盡善巧之理。為善與眾行之,為巧與眾 能之,此善之善者,巧之巧者也。所貴聖人之治,不貴 其獨治,貴其能與眾共治。貴工倕之巧,不貴其獨巧, 貴其能與眾共巧也。

徐幹中論

《慎所從》

「巧者常勝,拙者常負」,其勢然也。此謂中主之聽也。至 於闇君,則不察辭之巧拙也。「二策並陳,而從其致己 之欲」者,明君不察辭之巧拙也。二策並陳,而從其致 己之福者。

巧拙部藝文一

《大巧若拙賦》以隨物成器巧在乎中為韻
唐·白居易

巧之小者有為,可得而窺;巧之大者無朕,不可得而 知。蓋取之於《巽》,受之以隨,動而有度,舉必合規。故曰: 「大巧若拙,其義在斯。」若乃掄材於山,審器於物,將務 乎心匠之忖度,不在乎手澤之翦拂。故為棟者任其 自天而端;為輪者取其因地而屈。其工也於物無情; 其正也於法有程。既游藝而功立,亦居肆而事成。大 小存乎目擊;材無所棄,用舍在於指顧。物莫能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