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5 (1700-1725).djvu/112

此页尚未校对

有問難,或相詆訶,大聲厲色,言至不遜。而景裕神彩 儼然,風調如一,從容往復,無際可尋。由是士君子嗟 美之。

李業興傳。業興師事徐遵明於趙魏之閒。時有漁陽 鮮于靈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聲譽未高,著錄尚寡。 業興乃詣靈馥黌舍,類受業者。靈馥乃謂曰:「李生久 逐羌博士,何所得也?」業興默爾不言。及靈馥說《左傳》, 業興問其大義數條,靈馥不能對。於是振衣而起曰: 「羌子弟正如此耳。」遂便徑還。自此靈馥生徒傾學而 就遵明,遵明學徒大盛業興之為也。

《北齊書權會傳》:「會字正理,河閒鄭人。少受鄭《易》,探賾 索隱,妙盡幽微。性甚儒懦,似不能言。及臨機答難,酬 報如響,動必稽古,辭不虛發。由是為儒宗所推。而貴 遊子弟慕其德義者,或就其宅,或寄宿鄰家,晝夜承 閒,受其學業。會欣然演說,未嘗懈怠。」

《周書沈重傳》:「重徵至京師,於紫極殿講三教義,朝士 儒生、桑門道士至者二千餘人。重辭義優洽,樞機明 辯,凡所解釋,咸為諸儒所推。」

《樂遜傳》:「魏廢帝二年,太祖詔遜教授諸子。在館六年, 與諸儒分授經業。遜講《孝經》《論語》《毛詩》及服虔所注 《春秋左氏傳》。」

《樊深傳》:「深行下邽縣事,太祖置學東館,教諸將子弟, 以深為博士。深經學通贍,每解書,多引漢魏以來諸 家義而說之。故後生聽其言者,不能曉悟,皆背而譏 之曰:『樊生講書,多門戶,不可解。然儒者推其博物』。」 《隋書元善傳》:「善為國子祭酒,上嘗親臨釋奠,命善講 《孝經》,於是敷陳義理,兼之以諷諫。上大悅曰:『聞江陽 之說,更起朕心』。」賚絹百匹,衣一襲。善之通博,在何妥 之下,然以風流醞藉,俯仰可觀,音韻清朗,聽者忘倦, 由是為後進所歸。妥每懷不平,心欲屈善。因善講《春 秋》,初發題,諸儒畢集,善私謂妥曰:「名望已定,幸無相 苦。」妥然之。及就講肆,妥遂引古今滯義以難善,多不 能對,善深銜之,二人由是有隙。

《馬光傳》:「光授太學博士。嘗因釋奠,高祖親幸國子學, 王公以下畢集,光升座講禮,啟發章門,已而諸儒生 以次論難者十餘人,皆當時碩學。光剖析疑滯,雖辭 非俊辯,而理義弘贍,論者莫測其淺深,咸共推服。」 《褚輝傳》:「輝以三禮樂稱於江南,煬帝時,徵天下儒術 之士,悉集內史省,相次講論,輝博辯無能屈者,由是 擢」為太學博士。

《北史董徵傳》:徵年十七,師清河監伯陽,受《論語》《毛詩》 《春秋》《周易》。河內高望崇受《周官》,後於博陵劉獻之遍 受諸經,數年之中,大義精練,講授生徒。後累遷安州 刺史。因述職路次,過家,置酒高會,大享邑老,乃言曰: 「腰龜返國,昔人稱榮;仗節還家,云胡不樂。」因誡二三 子弟曰:「『此之富貴,匪自天降,乃勤學所致耳』。時人榮」 之。

《誠齋雜記》:「盧虔後妻元氏升堂講老子《道德經》,虔弟 元明隔紗帷聽之。」

《唐書徐曠傳》:「曠字文遠,兄文林鬻書於肆,文遠日閱 之,因博通五經,明《左氏春秋》。時耆儒沈重講《大學》,授 業常千人,文遠從之質問,不數日辭去。或問其故,答 曰:『先生所說紙上語耳,若奧境,彼有所未見者,尚何 觀?重知其語,召與反復研辯,嗟嘆其能』。」

《陸元朗傳》:「元朗字德明,善名理言,受學於周弘正。陳 太建中,後主為太子,集名儒入講承光殿,德明始冠, 與下坐。國子祭酒徐孝克敷經,倚貴縱辯,眾多下之, 獨德明申答,屢奪其說,舉坐咨賞。」

《孔穎達傳》:「王恭者,滑州白馬人。少篤學,教授鄉閭弟 子數百人。貞觀初,召拜太學博士,講《三禮》,別為議證, 甚精博。蓋文懿、文達皆當時大儒,每講,遍舉先儒義 而必暢恭所說。」

《張士衡傳》:「大業兵起,諸儒廢學。唐興,士衡復講教鄉 里。幽州都督燕王靈夔以禮邀聘,北面事之。太子承 乾慕風迎致,謁太宗洛陽宮,帝賜食,擢朝散大夫,崇 賢館學士。」

《蓋文達傳》:文達博涉前載,尢明《春秋》三家,刺史竇抗, 集諸生講論,於是劉焯、劉軌思、孔穎達並以耆儒開 門受業。是日悉至。而文達依經辯舉,皆諸儒意所未 叩,一坐厭歎。抗奇之,問安所從學。焯曰:「若人岐嶷,出 自天然,以多問寡,則焯為之師。」抗曰:「冰生於水而寒 於水,其謂此邪?」

《陽城傳》:「城字亢宗。召拜右諫議大夫,遷國子司業。躬 講經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開元天寶遺事》:「明皇於勤政樓以七寶裝成山座,高 七尺,召諸學士講議經旨及時務,勝者得升焉。惟張 九齡論辯風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階也。時論美之。」 《宋史馮元傳》:「元幼從崔頤正、孫奭為五經大義,與樂 安孫質、吳陸參、譙夏侯圭善,群居講學,或達旦不寢, 號『四友』。」

《性理程子》曰:「邵堯夫在洛幾三十年,始至。蓬蓽環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