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5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

不蔽風雨,躬爨以養其父母,居之裕如,講學於家,未 嘗強以語人,而就問者日眾,鄉里化之,遠近尊之。士 人之過洛者,有不之公府而必之先生之廬。」

《江行雜錄》:溫公之仕崇福,春夏多在洛,秋冬在夏。縣。 每日與本縣從學者十許人講書,用一大竹筒,筒內 貯竹簽,上書學生姓名,講後一日即抽簽令講,講不 通則微數責之。公每五日作一暖講,一杯、一飯、一麵、 一肉、一菜而已。公先隴在鳴條山,墳所有餘慶寺,公 一日省墳,止寺中,有父老五六輩上謁,云:「欲獻薄禮。」 乃用瓦盆盛粟米飯,瓦罐盛菜羹,真飯土簋啜土鉶 也。公享之如太牢。既畢,復前啟曰:「某等聞端明在縣 日為諸生講書,村人不及往聽,今幸略說。」公即取紙 筆,書《庶人章》講之。既已,復前白曰:「自《天子》章以下各 有《毛詩》兩句,此獨無有,何也?」公默然少許,謝曰:「某平 生慮不及此,當思其所以奉答。」村父笑而去。每見人 曰:「我講書曾難倒司馬端明。」公聞之不介意。

《道山清話》:司馬君實與呂吉甫在講筵,因論變法事, 至於上前紛拏。上曰:「相與講是非,何至乃爾?」既罷講, 君實氣貌愈溫粹,而吉甫怒氣拂膺,移時尚不能言。 人言:「一箇陝西人,一箇福建子,怎生廝合得著。」 《讀書鏡》:章子厚嘗延太學生在門下,適至書室,見其 講《易》,略問其說,其人縱以性命荒忽之言為對,子厚 大怒曰:「何敢對吾亂道!」亟取杖,命左右擒欲擊足,其 人哀鳴,乃得釋。

《梁溪漫志》:滕達道未遇時,與諸生講學於僧舍,主僧 出,諸生夜盜其犬而烹之。事聞,有司欲治其罪,滕公 為丐免。守素聞其能賦,因諭之曰:「如能解作《盜犬賦》, 則將釋之。」滕公即口占辭曰:「僧既無狀,犬誠可偷。撤 藍宇之肥犬,充絳帳之晨羞。摶飯引來,猶掉續貂之 尾;持刀擊去,難回顧兔之頭。」守大笑,即置之不問。 《厚德錄》:胡侍郎在福州時,前守陳絳坐嘗延蜀儒龍 昌期為州人講《易》,得錢一萬。事發自成都,械昌期至, 則破械,館以賓禮。

《聞見前錄》:「孫覺龍圖未第時,家高郵,與士大夫講學 於郊外別墅。一夕晦夜,忽月光入窗隙,孫異之,與同 舍望光所在,行二十里,徐見大珠浮遊湖面上,其光 屬天,旁照遠近。」

樂道未遇時,與姜子發交遊甚善。子發說《論語》,士人 樂聽之。為一講會,得錢數百千,為樂道娶妻。

《宋史張載傳》:載嘗坐虎皮講《易》,京師聽從者甚眾。一 夕二程至,與論《易》,次日語人曰:「比見二程,深明《易》道, 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撤坐輟講,與二程語道學之 要。後屏居南山下,敝衣蔬食,與諸生講學,每告以知 禮成性,變化氣質之道。

《楊時傳》:熙寧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於熙 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 顥於穎昌,相得甚懽。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陸九淵傳》:九淵嘗與朱熹會鵝湖,論辨所學,多不合。 及熹守南康,九淵訪之,熹與至白鹿洞,九淵為講「君 子小人喻義利」一章,聽者至有泣下。熹以切中學者 隱微深痼之病,至於「無極而太極」之辨,則貽書往來, 論難不置焉。

《朱熹傳》:熹中紹興十八年進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選 邑秀民充弟子員,日與講說聖賢修己治人之道。 《黃幹傳》:「寧宗時,幹丁母憂,學者從之講學於墓廬甚 眾。熹作竹林精舍成,遺幹書,有『他時便可請直卿代 即講席』」之語。後入廬山,訪其友李燔、陳宓,相與盤旋 玉淵三峽閒,俯仰其師舊跡,講乾坤二卦於白鹿書 院。山南北之士皆來集。及歸,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 士皆來,編禮著書,日不暇給,夜與之講論經理,亹亹 不倦,借鄰寺以處之,朝夕往來,質疑請益如熹時。 《李燔傳》。紹熙閒,詔訪遺逸,九江守以燔薦,召赴都堂 審察,辭。再召再辭。郡守請為白鹿書院堂長,學者雲 集,講學之盛,他郡無與比。

《張洽傳》:白鹿書院廢弛,招洽為長。洽曰:「噫是先師之 跡也,其可辭?」至則選好學之士,日與講說,而汰其不 率教者。

《劉清之傳》:「清之念士風未振,每因月講,復具酒肴以 燕諸生,相與輸情論學,設為疑問以觀其所嚮,然後 從容示以先後本末之序,來者日眾,則增築臨蒸精 舍居之。」

《廖德明傳》:「德明為潯州教授,為學者講明聖賢心學 之要。手植三柏於學,潯士愛敬之如甘棠。」

《何涉傳》:「涉所至多建學館,勸誨諸生,從之游者甚眾。 雖在軍中,亦嘗為諸將講《左氏春秋》,狄青之徒皆橫 經以聽。」

《歐陽守道傳》。守道以德行為鄉郡儒宗,江萬里獨異 視之。守道授雩都主簿。丁母憂,服除,調贑州司戶,其 次十年。後萬里作白鷺洲書院,首致守道為諸生講 說。湖南轉運副使吳子良聘守道為嶽麓書院副山 長。守道初升講,發明孟氏「正人心,承三聖」之說,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