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5 (1700-1725).djvu/16

此页尚未校对

亦不能,世變使然耳。今之所謂藝者,隨世變而下矣。 雖然,不可不學也。詩文字畫,今所謂藝,亦當致力。所 以華國,所以濟物,所以飾身,無不在也。學詩當以六 義為本,《三百篇》其至者也。三百之流,降而為辭賦,《離 騷》《楚詞》其至者也。詞賦本詩之一義。秦漢而下,賦遂 專盛,至於《三都》《兩京》極矣。然對偶屬韻,不出乎詩之 律,所謂「源遠而末益分」者也。魏晉而降,詩學日盛,曹、 劉、陶、謝其至者也。隋唐而降,詩學日變,變而得正,李、 杜、韓其至者也。周宋而降,詩學日弱,弱而後強,歐、蘇、 黃其至者也。故作詩者不能三百篇,則曹、劉、陶、謝;不 能曹、劉、陶、謝,則李、杜、韓;不能李、杜、韓,則歐、蘇、黃;而乃 效晚唐之萎薾,學溫、李之尖新,擬盧仝之怪誕,非所 以為詩也。至於作文,《六經》之文尚矣,不可企及也。先 秦古文可學矣,《左氏》《國語》之頓挫典麗,《戰國策》之清 刻華峭,莊周之雄辨,《穀梁》之簡婉,《楚詞》之幽博,《太史 公》之疏峻,漢而下其文可學矣。賈誼「之壯麗,董仲舒 之沖暢,劉向之規格,司馬相如之富麗,揚子雲之邃 險,班孟堅之宏雅,魏而下陵夷至於李唐,其文可學 矣。」「韓文公之渾厚,柳宗元之光潔,張燕公之高壯,杜 牧之之豪縟,元次山之精約,陳子昂之古雅,李翱、皇 甫湜之溫粹,元微之、白樂天之平易,陸贄、李德裕之 經濟,李唐而下陵夷」至於宋,其文可學矣。歐陽子之 正大,蘇明允之老健,王臨川之清新,蘇子瞻之宏肆, 曾子固之開闔,司馬溫公之篤實,下此而無學矣。學 者苟能取諸家之長,貫而一之,以足乎己,而不蹈襲 捆束,時出而時晦,以為有用之文,則可以經緯天地, 輝光日月也。字畫之工拙,先秦不以為事;科斗篆隸、 正行草。漢氏而下,隨俗而變,去古遠而古意日衰。魏 晉以來,其學始盛。自天子大臣至處士,往往以能書 名家,變態百出,法度備具,遂為專門之學。故宋高祖 病不能書,不足厭人望。劉穆之使放筆大書,亦自過 人,一紙可三四字,其風俗所尚如此。至於李唐,學書 愈眾,字畫於士夫固為末技,而眾人所尚,不得不專 力學者。苟欲學之篆、隸,則先秦款識《金石刻》,魏、晉《金 石刻》,唐以來李陽冰等所當學也。正書當以篆、隸意 為本,有篆、隸意,則自高古鍾太傅、王右軍、顏平原、蘇 東坡,其規矩準繩之大匠也。「歐率更、張長史、李北海、 徐浩、柳誠懸、楊凝式、蔡君謨、米芾、黃魯直,萃之以厲 吾氣,參之以肆吾博可也。」雖或不工,亦不俗矣。技至 於不俗,則亦已矣。如是而治經治史,如是而讀諸子 及宋興諸公書,如是而為詩文,如是而為字畫,大小 長短,淺深遲速,各抵於成,則可以為君相,可以為將 帥,可以致君,為堯舜,可以措天下如泰山之安。時與 志乖,用與材拂,則可以立德,可以立言;著書垂世,可 以為大儒,不與草木共朽,碌碌以偷生,孑孑以自存, 棄天之至善,壞己之全材也。勗哉諸生,毋替茲命!

《讀書》

北魏王珪問博士李先曰:「天下何物最益人神智?」先 曰:「莫若書。」荊公詩曰:「物變有萬殊,心思纔一曲。」讀書 謂耶?夫著一能讀書之心橫於胸中,則錮滯有我,其 心已與古人天淵懸隔矣,何自而得其快活之妙哉? 呂東萊解《尚書》云:「書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 精神心術,盡寓其中。觀書者不求其心之所在,夫何 益?然欲求古人之心,必先求吾心,乃可見古人之心。」 此論最好,真讀書之法也。當時趙清獻公之折荊公 曰:「皋、夔稷《契》,何書可讀?」此亦激於求勝之辭,未足以 服荊公。夫自文籍既生以來便有書。皋夔之前《三墳》, 亦《書》也;伏羲所畫之卦,亦《書》也;太公所稱黃帝、顓帝 之《丹書》,亦書也;孟子所稱放勳曰,亦《書》也,豈得謂無 書哉?特皋、夔、稷、契之所以讀者,當必與荊公不同耳。 當時答荊公之辭,只當曰:公若錮於有我之私,不能 虛心觀理,稽眾從人,是乃不能讀書也。嗚呼!荊公往 矣,後之君子,窮而講道明理,達而撫世酬物,謹無著 一能,讀書之心橫在胸中也哉!

吳夢祥語錄

《學規》

古人讀書,皆須專心致志,不出門戶。如此痛下工夫, 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 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

丁奇逢集

《讀書社約》

社曷,不以文命而以讀書命。子輿氏所稱文會,正讀 書也。今人止以操觚為會,是猶獵社田而忘簡賦,食 社飯而忘粢盛,本之不治,其能興乎?吾黨二三士既 有社以誓眾矣,苟美賦不興,將於吾黨問焉,其何辭 之有?董子讀書不窺園,幼安讀書席著膝處穿。二子 者,一為兩漢之精兵,一為儉歲之嘉穀,願吾黨效之, 有以應世也。故特結為讀書之社。今當申約二三士, 其明聽焉。《約》曰:一定讀書之志。《記》曰:「宵雅肄三」,官其 始也。古人之志,明在事君,但徒懷貪慕,非為有志。今 須如求饔飧,毋或暫忘;如守菑畬,毋為虛望。廂月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