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6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

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 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于外所以養其中 也。顏淵請事斯語,所以進于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 服膺而勿失也。《復》之初九曰:「不遠復,無祇悔,元吉。」 伊川《易傳》曰:「陽,君子之道。」故復為反善之義,初復之 最先者也,是不遠而復也。失而後有復,不失則何復 之有?唯失之不遠而復,則不至于悔,「大善而吉」也。顏 子無形顯之過,夫子謂其庶幾,乃無祇悔也。過既未 形而改,何悔之有?既未能不勉而中,所欲不踰矩,是 有過也。然其明而剛,故一有不善,未嘗不知,既知未 嘗不遽改,故不至于悔,乃不遠復也。學問之道無他, 惟其知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晉之上九:「晉其 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伊川易傳》曰:「人之自治, 剛極則守道愈固,進極則遷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 自治,則雖傷於厲,而吉且無咎也。」嚴厲非安和之道, 而於自治則有功也。雖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德,故 於貞正之道為可吝也。損者,損過而就中,損浮末而 就本實也。天下之害,無不由末之勝也。峻宇雕牆,本 於宮室;酒池肉林,本於飲食;淫酷殘忍,本於刑罰;窮 兵黷武,本於征討。凡人欲之過者,皆本於奉養,其流 之遠,則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後人流於末 者,人欲也。《損》之義,損人欲以復天理而已。夬!九五 曰:「莧陸夬夬,中行無咎。」《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傳》 曰:夫人心正意誠,乃能極中正之道,而充實光輝,若 心有所比,以義之不可而決之,雖行於外,不失其中 正之義,可以「無咎。」然於中道未得為光大也。蓋人心 一有所欲,則離道矣。夫子於此,示人之意深矣。方 說而止,節之義也。節之九二,不正之節也。以剛中 正為節,如懲忿窒欲,損過抑有餘是也。不正「之節,如 嗇節於用,懦節於行是也。人而無克伐怨欲,惟仁 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不行焉,斯亦難能也,謂之 仁則未可也。此原憲之問,夫子答以知其為難而不 知其為仁,此聖人開示之深也。」明道先生曰:「義理 與客氣常相勝,只看消長分數多少,為君子小人之 別。義理所得漸多,則自然知得客氣消散得漸少消 盡者是大賢。」或謂:「人莫不知和柔寬緩,然臨事則 反至於暴厲。」明道曰:「只是志不勝氣,氣反動其心也。 人不能祛思慮,只是吝,吝故無浩然之氣。治怒 為難,治懼亦難。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堯 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溫潤之物。若將兩塊 玉來相磨,必磨不成。須是得箇麤礪底物,方磨得出。 譬如君子與小人處,為小人侵陵,則修省畏避,動心 忍性,增益豫防,如此便道理出來。目畏尖物,此事 不得放過,便與克下。室中率置尖物,須以理勝他,尖 必不刺人也,何畏之有!」明道先生曰:「責上責下,而 中自怒己,豈可任職分?舍己從人,最為難事。己者, 我之所有,雖痛舍之,猶懼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也。 《九德》最好饑食渴飲,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 在,便是廢天職獵,自謂今無此好。」周茂叔曰:「何言 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一日萌動,復如前矣。」後十 二年因見,果知未也。伊川先生曰:「大抵人之有身,便 有自私之理,宜其與道難一。罪己責躬不可無,然 亦不當長留在心胸為悔。所欲不必沈溺,只有所 向,便是欲。」明道先生曰:「子路亦百世之師人,語 言緊急,莫是氣不定否?」曰:「此亦當習。習到言語自然 緩時,便是氣質變也。學至氣質變,方是有功。」問:「『不 遷怒,不貳過』,何也?《語錄》有『怒甲不遷乙』之說,是否?伊 川曰:『是』。」曰:「若此則甚《易》,何待顏子而後能?」曰:「只被說 得麤了。諸」君便道易。此莫是最難?須是理會得,因何 不遷怒?如舜之誅四凶,怒在四凶,舜何與焉?蓋因是 人有可怒之事而怒之。聖人之心,本無怒也。譬如明 鏡,好物來時便見是好,惡物來時便見是惡,鏡,何嘗 有好惡也?世之人固有怒於室而色於市。且如怒一 人對那人說話,能無怒色否?有能怒一人而不怒別 人者,能忍得如此,已是煞知義理者。若聖人因物而 未嘗有怒,此莫是甚難?「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今見 可喜可怒之事,自家著一分陪奉他,此亦勞矣!聖人 之心如止水,人之視最先。非禮而視,則所謂開目 便錯了。次聽,次言,次動,有先後之序。人能克己,則心 廣體胖,仰不愧,俯不怍,其樂可知;有息則餒矣。聖 人責己,感也處多;責人,應也處少。思叔詬詈僕夫, 伊川曰:「何不動心忍性?」思叔慚謝。見賢便思齊,有 為者亦若是,見不賢而內自省,蓋莫不在己。橫渠 先生曰:「湛一氣之本,攻取氣之欲。口腹於飲食,鼻舌 於臭味,皆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屬厭而已,不以嗜欲 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喪本」焉爾。纖惡必除,善斯 成性矣。察惡未盡,雖善必麤矣。惡不仁,故不善未 嘗不知,徒好仁而不惡不仁,則習不察,行不著。是故 徒善未必盡義,徒好未必盡仁,好仁而惡不仁,然後 盡仁義之道。責己者當知無天下國家皆非之理。 故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有潛心於道,忽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