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6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謝該傳》:「該字文儀,善明《春秋左氏》,為世名儒,門徒數

百千人。」

《蔡元傳》:「元字叔陵。學通五經,門徒常千人。其著錄者 萬六千人,徵辟並不就。」

《歐陽歙傳》:「歙字正思,建武六年,拜揚州牧,遷汝南太 守。歙在郡教授數百人,視事九年,徵為大司徒。坐在 汝南臧罪千餘萬,發覺下獄。諸生守闕為歙求哀者 千餘人。平原禮震年十七,聞獄當斷,自繫上書求代 歙死,曰:『伏見臣師大司徒歐陽歙,學為儒宗,八世博 士,而以臧咎當伏重辜。歙門單子幼,未能傳學,身死 之後,永為廢絕,上令陛下獲殺賢之譏,下使學者喪 師資之益。乞殺身以代歙命』。」書奏而歙已死獄中。 牟長傳長子紆,隱居教授,門生千人。肅宗聞而徵之, 欲以為博士,道物故。

《宋登傳》:「登字叔陽,少傳歐陽尚書,教授數千人,為汝 陰令。」

《張馴傳》:「馴字子儁。少遊太學,能誦《春秋左氏傳》。以《大 夏侯尚書》教授,辟公府,舉高第,拜議郎。」

《包咸傳》:咸字子良,歸鄉里,太守黃讜署戶曹史,欲召 咸入授其子。咸曰:「禮有來學而無往教。」讜遂遣子師 之。

《魏應傳》:「應字君伯,少好學。郡舉明經,除濟陰王文學, 以疾免官。教授山澤中,徒眾常數百人。」

《伏恭傳》:「恭字叔齊,除劇令,拜博士,遷常山太守。敦修 學校,教授不輟,由是北州多為伏氏學。」

《任末傳》:「末字叔本,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餘年。」 《薛漢傳》:「漢字公子,世習《韓詩》,少傳父業,尢善說災異 讖緯,教授常數百人。」

《魯恭傳》:「恭字仲康,與弟丕閉戶講誦,絕人閒事。兄弟 俱為諸儒所稱,學士爭歸之。郡縣數以禮請,謝不肯 應,母強遣之,恭不得已而西,留新豐教授。」

《范升傳》:「升字辯卿,少孤,依外家居,九歲通《論語》《孝經》。 及長,習《梁丘易》《老子》,教授後生。」

《樊宏傳》:宏子鯈,字長魚,刪定《公羊嚴氏春秋》章句,世 號「樊侯學。」教授門徒,前後三千餘人。弟子潁川李修, 九江夏勤,皆為三公。

《丁鴻傳》:「鴻父綝,封陵陽侯。及綝卒,襲封就國,開門教 授。鮑駿上書,言鴻經學至行,擢徙少府,門下益盛,遠 方至者數千人。」

《洼丹傳》:「丹字子玉,世傳孟氏《易》。王莽時常避世教授, 專志不仕,徒眾數百人。建武初為博士,稍遷,十一年 為大鴻臚。」

《任安傳》:「安字定祖,少遊太學,受孟氏《易》,兼通數經,教 授諸生,自遠而至。辟除博士,皆稱疾不就。」

《楊政傳》:「政字子行。少好學,從代郡范升受梁丘《易》。善 說經書,教授數百人。」

《張興傳》:「興字君上,習梁丘《易》,以教授。建武中,舉孝廉 為郎,謝病去,復歸聚徒。永平十年,拜太子少傅,顯宗 數訪問經術,既而聲稱著聞,弟子自遠至者,著錄且 萬人,為梁丘家宗。」

《孫期傳》:「期字仲彧,少為諸生,習京氏《易》《古文尚書》。家 貧,事母至孝,牧豕於大澤中以奉養焉。遠人從其學 者,皆執經壟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讓。」

《韋彪傳》:「彪,扶風平陵人。建武末,舉孝廉,除郎中,以病 免,復歸教授,安貧樂道,恬於進趣。」

《王良傳》:「良,東海蘭陵人。少好學,習《小夏侯尚書》。王莽 時稱病不仕,教授諸生千餘人。」

《王充傳》:「充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 無書,嘗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 通眾流百家之言。後歸鄉里,屏居教授。」

《張酺傳》:「酺少從祖父充受《尚書》,能傳其業,聚徒以百 數。永平九年,顯宗為四姓小侯,開學於南宮,置五經 師,酺以《尚書》教授,數講於御前,以論難當意,除為郎。」 《劉淑傳》:「淑,河閒樂成人,祖父稱,司隸校尉。淑少學,明 五經,遂隱居,立精舍講授,諸生常數百人。」

《李膺傳》:膺為蜀郡太守,以公事免官,還居綸氏,教授 常千人。南陽樊陵求為門徒,膺謝不受。陵後以阿附 宦官,致位太尉,為節志者所羞。荀爽嘗就謁膺,因為 其御,既還,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見慕如此。 《馬融傳》: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 涿郡盧植,北海鄭元,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達生 任性,不拘儒者之節。居宇器服,多存侈飾。常坐高堂, 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 入其室者。

《張霸傳》:「霸子楷,通《嚴氏春秋》《古文尚書》,門徒常百人, 賓客慕之。自父黨夙儒偕造門焉,車馬填街,徒從無 所止。黃門及貴戚之家皆起舍巷次,以候過客往來 之利。楷疾其如此,輒徙避之。家貧無以為業,常乘驢 車至縣賣藥,足給食者,輒還鄉里。司隸舉茂才,除長 陵令,不至官,隱居弘農山中,學者隨之,所居成市。」 《鄭元傳》:「元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