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6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龜山先生』。」

《李侗傳》:侗從羅從彥累年,授《春秋》《中庸》《語》《孟》之說。從 彥好靜坐,侗退入室中亦靜坐。從彥令靜中看喜怒 哀樂未發前氣象,而求所謂中者。久之而於天下之 理該攝洞貫,以次融釋,各有條序,從彥亟稱許焉。 《邵伯溫傳》:「伯溫為長子縣尉,司馬光子康卒,子植幼, 宣仁后憫之,呂大防謂康素以伯溫可託,請以伯溫 為」西京教授以教植。伯溫既至官,則誨植曰:「溫公之 孫,大諫之子,賢愚在天下,可畏也。」植聞之,力學不懈, 卒有立。

《林光朝傳》:「光朝再試禮部不第,聞吳中陸子正嘗從 尹焞學,因往從之游。自是專心聖賢踐履之學,通《六 經》,貫百氏,言動必以禮,四方來學者亡慮數百人。南 渡後,以伊洛之學倡東南者,自光朝始。然未嘗著書, 惟口授學者,使之心通理解。嘗曰:道之全體,全乎太 虛。《六經》既發明之,後世註解固已支離,若復增加,道」 愈遠矣。

《陸九齡傳》:有來問學者,九齡從容啟告,人人自得。或 未可與語,則不發。嘗曰:「人之惑有難以口舌爭者,言 之激,適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陸九淵傳》:「九淵登乾道八年進士第,至行在,士爭從 之游,言論感發,聞而興起者甚眾。教人不用學規,有 小過,言中其情,或至流汗有懷於中而不能自曉者, 為之條析其故,悉如其心。亦有相去千里,聞其大概, 而得其為人。嘗曰:念慮之不正者,頃刻而知之,即可 以正。念慮之正者,頃刻而失之,即為不正。有可以形 跡觀者,有不可以形跡觀人,則不足以知人,必以形 跡繩人,則不足以救之。」歷將作監丞,為給事中王信 所駁,詔主管台州崇道觀。還鄉,學者輻湊,每開講席, 戶外屨滿,耆老扶杖觀聽。自號象山翁,學者稱象山 先生。嘗謂學者曰:「汝耳自聰,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 兄自能弟,本無欠闕,不必它求,在乎自立而已。」又曰: 「此道與溺於利欲之人言猶易,與溺於意見之人言 卻難。」或勸九淵著書曰:「六經註我,我註六經。」又曰:「學 苟知道,《六經》皆我註腳。」

《劉安世傳》:「安世登進士第,不就選,從學於司馬光,咨 盡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誠,且令自不妄語始。」 《朱熹傳》:「熹徙建陽之考亭,簞瓢屢空,晏如也。諸生之 自遠而至者,豆飯藜羹率與之共,往往稱貸於人以 給用。」

《陳淳傳》:「淳,漳州龍溪人。朱熹來守其鄉,淳請受教,熹 曰:『凡閱義理,必窮其原,如為人父何故止於慈,為人 子何故止於孝,其他可類推也。淳聞而為學益力』。」 《陳傅良傳》:「傅良初患科舉程文之弊,思出其說為文 章,自成一家,人爭傳誦,從者雲合。由是其文擅當世。 當是時,永嘉鄭伯熊、薛季宣皆以學行聞,而伯熊於 古」人經制治法,討論尢精,傅良皆師事之,而得季宣 之學為多。及入太學,與廣漢張栻、東萊呂祖謙友善。 祖謙為言「本朝文獻相承條序,而主敬集義之功,於 栻為多。」自是四方受業者愈眾。

《何基傳》:「基字子恭,婺州金華人。父伯熭為臨川縣丞, 而黃榦適知其縣事。伯熭見二子而師事焉。榦告以 必有真實心地,刻苦工夫而後可。基悚惕受命,於是 隨事誘掖,得聞淵源之懿,微辭奧義,研精覃思,平心 易氣,以俟其通,未嘗參以己見,立異以為高,徇人而 少變也。凡所讀無不加標點,義顯意明,有不待論說」 而自見者。朱熹門人楊與立一見推服,來學者眾。嘗 謂「為學立志貴堅,規模貴大,克踐服行,死而後已。」讀 《詩》之法,須掃蕩胸次淨盡,然後吟哦,上下諷詠,從容 使人感發,方為有功。謂以《洪範》參之《大學》《中庸》,有不 約而符者,謂讀《易》者當盡去其膠固支離之見,以潔 淨其心,玩精微之理,沈潛涵泳,得其根源,乃可漸觀 爻象。蓋其確守師訓,故能精義造約。王柏既執贄為 弟子,基謙抑不以師道自尊。柏高明絕識,序正諸經, 弘論英辨,質問難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終不變,以 待其定。嘗曰:「治經當謹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論。有欲 為後學言者,謹之又謹可也。」基淳固篤實,絕類漢儒, 雖本於熹,然就其言發明,則精義新意,愈出不窮。 《王柏傳》:柏大父崇政殿說書師愈,從楊時受《易》《論語》, 既又從朱熹、張栻、呂祖謙游。父瀚,朝奉郎,主管建昌 軍仙都觀,兄弟皆及熹、祖謙之門。柏少慕諸葛亮為 人,自號「長嘯。」年踰三十,始知家學之原,捐去俗學,勇 於求道。與其友汪開之著《論語通旨》,至居處恭,執事 敬,惕然歎曰:「長嘯非聖門持敬之道!」亟更以魯齋從 熹門人游,或語以何基嘗從黃榦得熹之傳,即往從 之,授以立志居敬之旨,且作《魯齋箴》勉之。質實堅苦, 有疑必從。基質之於《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通鑑》網目, 標注點校,尢為精密,作《敬齋箴圖》,來學者眾,其教必 先之大學。蔡抗、楊棟相繼守婺,趙景緯守台,聘為麗 澤、上蔡兩書院師,鄉之耆德皆執弟子禮。

《尹穀傳》:穀知崇陽縣,所至廉正有聲。丁內艱,居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