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6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眾人咸為祗懼。祗密聞之,夜張燈火,見囚牘諸解狀。 諸葛亮晨往,祗悉闇誦,答對解釋,無所疑滯,亮甚異 之。」

《晉書張華傳》:「華彊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 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 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帝甚異之。時人比之子 產。」

《商芸小說》:中朝時有人畜銅澡盤,晨夕恆鳴,如人扣。 以白張華,華曰:「此盤與洛鐘宮商相諧,宮中朝暮撞, 故聲相應。可鑢令輕,則韻乖,鳴自止也。」依言即不復 鳴。

《拾遺記》張華挺生聰慧之德,好觀祕異圖緯之部,捃 採天下遺逸,自書契之始,考驗神怪,及世閒閭里所 說,撰《博物志》四百卷,奏于武帝。帝詔詰問:「卿才綜萬 代,博識無倫,遠冠羲皇,近次夫子,然記事採言,亦多 浮妄,宜更刪翦,無以冗長成文。昔仲尼刪《詩》《書》,不及 鬼神幽昧之事,以言怪力亂神。今卿《博物志》,驚所未 聞,異所未見,將恐惑亂于後生,繁蕪于耳目。可更芟 截浮疑,分為十卷,即于御前賜青鐵硯」,此鐵是于闐 國所出,獻而鑄為硯也。賜麟角筆,以麟角為筆管。此 遼西國所獻。側理紙萬番,此南越所獻。後人言陟里 與側里相亂,南人以海苔為紙,其理縱橫邪側,因以 為名。帝常以《博物志》十卷置于函中,暇日覽焉。 《晉書束晳傳》:「晳博學多聞,有人于嵩高山下得竹簡 一枚,上兩行科斗書,傳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張華 以問晳,晳曰:『此漢明帝顯節陵中策文也』。檢驗果然。 時人服其博識。」

《劉琨傳》:「琨兄輿為東海王越所召,輿密視天下兵簿 及倉庫、牛馬、器械、水陸之形,皆默識之。是時軍國多 事,每會議,自潘滔以下,莫知所對。輿既見越,應機辯 畫,越傾膝酬接,即以為左長史。」

《荀勗傳》:勗在帝坐,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 咸未之信,帝遣問膳夫,乃云「實用故車腳。」舉世服其 明識。

《世說》:「晉羅友為人彊記,從桓宣武伐蜀,按行蜀道陌 果竹,皆默記之。」

《冊府元龜》:「王珣為桓溫主簿,軍中機務並委珣焉,文 武萬人,悉識其面。」

范宣,言談未嘗及老、莊,客有問「『人生與憂俱生』,不知 此語何出?」珣曰:「出《莊子·至樂篇》。」客曰:「君言不讀老《莊》, 何繇識此?」宣笑曰:「小時嘗一覽,時人莫之測也。」 吳熹初出身,為領軍府白衣吏,少知書,領軍將軍沈 演之使為起居注,所寫既畢,闇誦略皆上口。演之嘗 作上表,未奏,失本,熹經一見,即便寫赴,無所漏脫,演 之甚愛之。

《宋書彭城王義康傳》:「義康聰識過人,一聞必記,常所 暫遇,終身不忘,稠人廣席,每標所憶,以示聰明人物, 益以此推服之。」

《梁書傅昭傳》:「昭博極古今,尤善人物。魏晉以來,官宦 簿伐,姻通內外,舉而論之,無所遺失。」

《書蕉》:梁天監時,西北遠邊有白題及滑國,遣使由岷 山道入貢。二國歷代弗賓,莫知所出。裴子野曰:「『漢潁 陰侯斬胡白題將一人』。服虔注云:『白題,國名也。又漢 定遠侯繫虜入滑,此其後乎』?」時服其博識。

《梁書陸倕傳》:「倕少勤學,晝夜讀書,如此有數載,所讀 一遍,必誦于口。嘗借人《漢書》,失《五行志》四卷,乃暗寫 還之,略無遺脫。」

《任孝恭傳》:「孝恭精力勤學,家貧無書,常崎嶇從人假 借,每讀一遍,諷誦略無所遺。」

《冊府元龜》:「張緬,明後漢及晉代諸家,客有執卷質緬 者,隨問便對,略無遺失。」

《梁書劉杳傳》: 「杳少好學,博綜群書,沈約、任昉以下,每 有遺忘,皆訪問焉。嘗于約坐語及宗廟犧樽,約云:『鄭 元答張逸,謂為畫鳳皇,尾娑娑然。今無復此器,則不 依古。杳曰:『此言未必可按古者樽彝,皆刻木為鳥獸, 鑿頂及背,以出內酒。頃魏世,魯郡地中得齊大夫子 尾送女器,有犧樽,作犧牛形。晉水嘉賊曹嶷,于青州 發齊景公冢,得二樽,形亦為牛象,二處皆古之遺器, 知非虛也』』。」約大以為然。約又云:「何承天《纂文》奇博,其 書載張仲師及長頸王事,此何出?」杳曰:「仲師長尺二 寸,唯出《論衡》。長頸是毗騫王朱建安扶南以南記云 『古來至今不死』。」約即取二書尋檢,一如杳言。又在任 昉坐,有人餉昉𣒅酒而作榐字。昉問「杳此字是不杳?」 對曰:「葛洪《字苑》作『木』旁。」昉又曰:「酒有千日醉,當是 虛言。」杳云桂陽程鄉有千里酒,飲之至家而醉,亦其 例也。昉大驚曰:「吾自當遺忘,實不憶此。」杳云出楊元 鳳所撰《置郡事》。元鳳是魏代人,此書仍載其賦云:三 重五品商溪。里時,即檢楊記,言皆不差。王僧孺被 敕撰譜,訪杳血脈所因。杳云:「桓譚《新論》云:『《太史》《三代 世表》旁行邪上,並效周譜。以此而推,當起周代』。」僧孺 嘆曰:「可謂得所未聞。」周捨又問杳:「尚書官著紫荷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