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6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如此。

《裴讓之傳》:讓之弟諏之,少好儒學。嘗從常景借書百 卷,十許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讀,每卷策問,應對無遺。 景嘆曰:「應奉五行俱下,禰衡一覽便記。」今復見之于 裴生矣。

《邢卲傳》:「卲聰明彊記,日誦萬餘言,讀《漢書》五日,略能 遍記之。後因飲謔倦方,廣尋經史,五行俱下,一覽便 記,無所遺忘。嘗與右北平陽固河東裴伯茂、從兄罘、 河南陸道暉等至北海王昕舍宿飲,相與賦詩,凡數 十首,皆在主人奴處。旦日奴行,諸人求詩不得,卲皆 為誦之。諸人有不認詩者,奴還得本,不誤一字。諸人」 方之王粲。

《元文遙傳》:文遙敏慧夙成,濟陰王暉業每云:此子王 佐才也。暉業嘗大會賓客,有人將何遜集初入洛,諸 賢皆贊賞之。河閒邢卲試命文遙誦之,幾遍可得。文 遙一覽便誦,時年十餘歲。濟陰王曰:「我家千里駒,今 定如何?」邢云:「此殆古來未有。」

《尒朱文暢傳》:文暢弟文略,聰明儁爽,多所通習。世宗 嘗令章永興于馬上彈琵琶,奏十餘曲,試使文略寫 之,遂得其八。世宗戲之曰:「聰明人多不老壽,梁郡其 慎之。」文略對曰:「命之修短,皆在明公。」世宗愴然曰:「此 不足慮也。」

《祖珽傳》:「文宣為并州刺史,署珽開府倉曹參軍,神武 口授珽三十六事,出而疏之,一無遺失。」

《周書長孫紹遠傳》:紹遠父稚,魏太師錄尚書。紹遠幼 年甫十三,稚《管記》王碩聞紹遠彊記,心以為不然,遂 白稚曰:「伏承世子聰慧之姿,發于天性,目所一見,誦 之于口。此既歷世罕有,竊願驗之。」于是命紹遠試焉。 讀《月令》數紙,纔一遍,誦之若流。自是碩乃服。

《北史高允傳》:「允從祖弟祐,博涉書史。兗州東郡吏獲 一異獸,送之京師,時無識者,詔以問祐,祐曰:『此是三 吳所出,厥名鯪鯉,餘域率無,今吾獲之,吳楚之地,其 有歸國乎』?又有人于靈丘得玉印一以獻,詔以示祐, 祐曰:『印上有籀書二字,文曰『宋壽』。壽者,命也。我獲其 命,亦是歸我之徵』。」獻文初,宋義陽王昶來奔,薛安都 等以五州降附,時謂祐言有驗。

《祖瑩傳》:孝昌中,于廣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瑩與 黃門侍郎李琰之辨之。瑩云:「此是于闐國玉,晉太康 中所獻。以墨塗字觀之,果如瑩言,時人稱為博物。」 《柳虯傳》:虯弟慶,博涉群書,不為章句,好飲酒,閑于占 對。年十三,因曝書父僧習試,令慶于雜集取賦一篇 千餘言誦之,慶立讀三遍,便誦之,無所遺漏。

《崔廓傳》:「廓子賾,博聞彊記。大業四年,從駕汾陽宮,次 河陽鎮,藍田令王曇于藍田山得一玉人,長三四寸, 著大領衣冠。幘奏之,詔問群臣,莫有識者。賾答曰:謹 案漢文帝已前,未有冠幘,即是文帝以來所製也。臣 見魏大司農盧元明撰《嵩高山廟記》云:有神人,以玉 為形像,長數寸,或出或隱,出則令世延長。伏惟陛下 應天順人,定鼎嵩、雒,岳神自見,臣敢稱慶。」因再拜,百 官畢賀。天子大悅,賜縑二百匹,從駕往太山。詔問賾 曰:「何處有羊腸坡?」賾答曰:「臣案《漢書·地理志》,上黨壺 關縣有羊腸坡。」帝曰:「不是。」又答曰:「『臣案皇甫士安撰 《地書》云:太原北九十里有羊腸坡』。帝曰:『是也』。」因謂牛 弘曰:「崔祖濬所謂問一知二。」

《隋書王劭傳》:「劭好讀書,弱冠,齊尚書僕射魏收辟參 開府軍事,累遷太子舍人,待詔文林館。時祖孝徵、魏 收、陽休之等嘗論古事,有所遺忘,討閱不能得,因呼 劭問之,劭具論所出,取書驗之,一無舛誤。自是大為 時人所許,稱其博物。」

《劉炫傳》:「炫少與信都劉焯閉戶讀書,十年不出。炫眸 子精明,視日不眩,彊記默識,莫與為儔,左畫方,右畫 圓,口誦目數,耳聽,五事同舉,無有遺失。」

《舊唐書崔信明傳》:信明,青州人。以五月五日日中時 生,有異雀數頭,身形甚小,五色畢備,集于庭樹,豉翼 齊鳴,聲清宛亮。隋太史令史良使至青州,遇而占之 曰:「五月為火,火為離,離為文彩,日正中,文之盛也。又 有雀五色,奮翼而鳴。此兒必文藻煥爛,聲名播于天 下。及長,博聞彊記,下筆成章。」

《唐書褚遂良傳》:「『帝詔遂良等定策,立晉王為皇太子。 時飛雉數集宮中,帝問:是何祥也』?遂良曰:『昔秦文公 時,有侲子化為雉,雌鳴陳倉,雄鳴南陽。侲子曰:『得雄 者王,得雌者霸』。文公遂雄諸侯,始為寶雞祠。漢光武 得其雄,起南陽,有四海。陛下本封秦,故雌雄並見,以 告明德』。帝悅曰:『人之立身,不可以無學』。遂良所謂多」 識君子哉。

《崔善為傳》:「善為巧于曆數,仕隋調文林郎,督工徒五 百營仁壽宮,總監楊素索簿閱實,善為執板暗唱,無 一差謬,素大驚。」

《崔仁師傳》:「仁師遷度支郎中,嘗口陳移用費數千名, 太宗怪之,詔黃門侍郎杜正倫持簿,使仁師對唱,無 一謬,帝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