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6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不應。」

《侯瑾傳》:「瑾性篤學,州郡累召,公車有道徵,並稱疾不 到,徙入山中,覃思著述。」

《晉書荀顗傳》:顗博學洽聞,理思周密。魏時以父勳除 中郎。宣帝輔政,見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

《范汪傳》:「汪子甯少篤學,以《春秋穀梁氏》未有善釋,遂 沈思積年,為之集解。其義精審,為世所重。」

《索襲傳》:「襲虛靖好學,不應州郡之命,舉孝廉賢良方 正,皆以疾辭,游思於陰陽之術。」

《北史馮偉傳》:「偉少從李寶鼎學,後還鄉里,專精覃思, 無所不通。」

《馬敬德傳》:「敬德少好儒術,負笈隨徐遵明學《詩》《禮》,略 通大義而不能精,遂留意於《春秋左氏》,沈思研求,晝 夜不倦。」

《朱子小學》徐積仲車初從安定胡先生學,潛心力行, 不復仕進。其學以至誠為本,自言以初見安定先生 退頭容少偏,安定忽厲聲云:「『頭容直』。某因自思,不獨 頭容直,心亦要直也。」

《宋史張載傳》:載屏居南山下,終日危坐一室,左右簡 編,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中夜起坐,取燭以 書。其志道精思,未始須臾息,亦未嘗須臾忘也。 《張洽傳》:洽從朱熹學,嘗取《管子》所謂「思之思之,又重 思之,思之不通,神鬼將通之」之語,以為窮理之要。 《張栻傳》:栻自幼學,所教莫非仁義忠孝之實。長師胡 宏,宏一見,即以孔門《論仁》親切之旨告之。栻退而思, 若有得焉。

《黃榦傳》:榦受業朱熹,自見熹夜不設榻,不解帶,少倦 則微坐一倚,或至達曙。熹語人曰:「直卿志堅思苦,與 之處甚有益。」

《元史黃澤傳》:「澤以明經學道為志,好為苦思,屢以成 疾,疾止復思,久之如有所見,作《顏淵仰高鑽堅論》。」 《明外史趙汸傳》:「汸有志聖賢之學,聞九江黃澤有學 行,往從之游。澤之學以精思自悟為主,故其教人引 而不發。汸一再登門,乃得六經疑義千餘條以歸。已, 復往留二歲,得口授六十四卦大義,與學《春秋》之要。 後」復從臨川虞集游,獲聞吳澄之學,乃築東山精舍, 讀書著述其中。雞初鳴輒起,而澄心默坐,涵養本源, 以為致思之地。由是造詣精深,于諸經無不通貫,而 尤邃于《春秋》。

《吳與弼傳》:「與弼好讀書,不知晝夜,或途次,或枕上,或 田閒,默誦精思,不雜他念,即天文地志、曆律、醫卜,亦 皆究其說。」

吾冔傳冔學專為己,不溺詞章記誦之習。里居二十 餘年,鄉邦子弟及四方來學者,先後千餘人,率授以 《太極西銘》諸書,且舉《管子》「思之思之,又重思之」之語 為訓。

《李承箕傳》:「承箕聞陳獻章倡道于江門,往師焉。獻章 與之登臨弔古,賦詩染翰,凡天地閒耳目所聞見,古 今載籍所存,無所不語。所不語者,獨此心通塞往來 之機,生生化化之妙,欲承箕深思而自得之。久之,有 所悟入,歸築臺于黃公山,讀書靜坐其中。」

《范瓘傳》:「瓘博考群經,仰讀俯思,恍然有悟,謂孔孟的 傳惟周、程得之,朱陸而下弗及也。」

《盧可久傳》:「可久有志聖賢之學,聞王守仁倡道山陰, 偕同邑程梓往師事之,刻厲精思,盡得其指要。」 《張後覺傳》:「後覺早歲聞良知之說于縣教諭顏鑰,欣 然有省,遂精思力踐。」

《鄧元錫傳》:「元錫杜門著書踰三十年,五經皆有成書, 研精殫思,閎深博奧,一時學者,莫不推尊之。」

學思部雜錄

《管子·心術》篇:「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 然後思,思然後知。」

《內業篇》:「耳目聰明,四枝堅固,可以為精舍。精也者,氣 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

「賞不足以勸善,刑不足以懲過」,氣意得而天下服,心 意定而天下聽。摶氣如神,萬物備存。能摶乎?能一乎? 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諸人 而得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 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氣之極也。

《莊子繕性》篇:「繕性于俗學,以求復其初;滑欲于俗思, 以求致其明,謂之蔽蒙之民。」

《荀子性惡》篇:「使塗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志,思索熟 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于神明,參于天地。」 《韓非子解老》篇:「思慮熟則得事理。」

揚子《學行篇》:「或曰:『學無益也,如質何』?曰:『未之思矣。夫 有刀者礱諸,有玉者錯諸,不礱不錯焉,攸用礱而錯 諸,質在其中矣。否則輟螟蠕之子,殪而逢蜾嬴,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