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7 (1700-1725).djvu/44

此页尚未校对

是又生一心也。滅東生西。豈有窮乎。此張栻《端本澄源》之論。所以不可易也。

張栻《擴齋記》有云:「充無欲害人之心而至于仁,不可 勝用。充無穿窬之心而至于義,不可勝用。仁義之不 可勝用,豈有外來乎?擴而至于如天地變化草木蕃, 亦吾心體之本然者也。」

臣若水通曰:「充,擴也,穿壁踰垣為盜者也。夫心之本體,一天理而已矣,自其隨感而發則有仁義之分,然皆本于人之一心爾,實非自外至者也,我固有之者也。是故充其仁義而天地草木咸在其中矣,故曰:『心體天地萬物者也』。」 人主誠能知是心之大而加擴充之功,則足以保四海而有餘矣。

陸九淵曰:「古人教人,不過存心、養心、求放心。此心之 良,人所固有,惟不知保養而反戕賊放失之爾。苟知 其如此而防閑其戕賊、放失之端,日夕保養灌溉,使 之暢茂條達,如手足之捍頭面,則豈有艱難支離之 事?」

臣若水通曰:人之所以為人者心也,心得其公正即天理也,天理至易簡也,何有于支離。陸九淵存心養心求放心之說,蓋本諸《孟子》是矣,但謂防閑其戕賊放失之端,是故賊之者一心,防之者又一心也,其端將無窮,不可得而除矣。且謂暢茂條達,非識其根本而立之,何以能致?所謂根本者,天理而已矣,察識天理而存養之,則戕賊放失之端,可以不防而退聽。至于本立道生而暢茂條達,自不能已矣。臣敢以是廣《九淵》之說,伏惟皇上體而用之,以為正心,正百官萬民之本,天下幸甚!

陸九淵曰:「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 是理。」

臣若水通曰:「心即理也,理即心之中正也,一而已矣,而云具者,是二之也。心得其正故靈,惟靈故明,非有二也。不觀之心失其職者乎?心失其職,則亦血肉之軀殼而已矣,何有于靈邪?惟不靈故不明,此心理合一之驗也。」 周敦頤曰:「匪靈弗瑩,靈明一也。」 九淵顧以明屬于理,而靈屬于心,豈非二之也哉。九淵,謂讀《論語》疑有子之言支離,臣亦敢以是疑九淵焉。

陳埴曰:「人心如鏡,物來則應物去,依舊自在,不曾迎 物之來,亦不曾送物之去,只是定而應、應而定。」

臣若水通曰:人心如鏡者,何也?本無物也。故物來則照,物去不照,照與不照而鏡之本體自如也,照在物而不在鏡也。無將無迎,順其自然,聖人之心不失其本體,如是而已矣。故君子之學,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至此焉止矣。是故本體得而學問之功終矣。故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魏了翁曰:「人之一心,至近而遠,至小而大,至微而著。」

臣若水通曰:「心者,廣大而無外,周流而無窮者也。無遠近,無小大,無顯微,是故近而能遠,小而能大,微而能著。故盡心存心而天下之理盡之矣。人君之治天下,可不務乎?」

吳元年五月置福建行省,以福、汀、漳、泉、建寧、邵武、興 化、延平八府隸之,命中書省參政蔡哲為參政。太祖 諭之曰:「君子立身行己,莫先于辨義利。夫義者保身 之本,利者敗名之源。常人則惟利是趨,而不知是義; 君子則惟義是守而竟忘乎利。此所以異于常人者 也。福建地瀕海,民物富庶,番船往來,私交者眾。往時 官吏多為利訹,陷于罪戾。今命卿往,必堅所守,毋蹈 其非。」哲對曰:「臣以菲薄,叨承恩命,敢不盡公以報。」太 祖曰:「公即無私,義之謂也。私即亡公,利之謂也。要公 之一字,亦未易言。此心如止水明鏡,無分毫私意累 之,然後揆事度物,廓然無滯。若使胸中微有芥蔕,即 不得為公矣。卿宜勉之。」

臣若水通曰:「臣伏觀我太祖高皇帝諭蔡哲之命,大哉皇言!一哉皇心!先之以義利公私之辨,明其幾也;終之以止水明鏡之喻,明其體也。可謂深得心學之要者矣。仰惟我皇上當以聖祖為法,而在位諸臣亦當以蔡哲為法,則君臣咸有一德,而治化成矣。」

洪武十八年五月辛酉朔,上御華蓋殿,文淵閣大學 士朱善進讀《心箴》畢,上曰:「人心道心有倚伏之幾。蓋 仁愛之心生則忮害之心息。正直之心存則邪詖之 心消,羞惡之心形則貪鄙之心絕。忠慤之心萌則巧 偽之心杜。故人常持此心,不為情欲所蔽,則至公無 私,自無物我之累爾。」

臣若水通曰:「天理人欲,不容並立,此盛則彼衰,乘除之理然也。我皇祖諭學士以人心道心倚伏之幾,其深得帝王精一之傳乎!夫心一而已矣,純乎天真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即人心,非有二也。仁愛、正直、羞惡、忠慤之心皆天理也;忮害邪詖、貪鄙、巧偽之心皆人欲」 也。天理日進,則人欲日消。人欲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