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7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眾之本教曰「孝。」

大全嚴陵方氏曰:「教亦多術矣,特為之本者孝也,故曰:『眾之本教曰孝』。《孝經》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正謂是矣。」

《祭統》

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故曰:「祭 者,教之本也已。」

大全嚴陵方氏曰:「君子之教必由其本,教之本在乎祭,祭之本在乎順,故其言如此。然上言事上使下以為教者,事上使下亦在乎順故也。」

《哀公問》

愛與敬,其政之本與。

陳注擴而充之,其愛至於不敢惡於人,其敬至於不敢慢於人,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故曰:「愛與敬,其政之本與!」

《儒行》

溫良者,仁之本也。

大全嚴陵方氏曰:「溫良則得於中,故以為本。」

《冠義》

重禮所以為國本也。

大全石林葉氏曰:「所以為國本者何也?蓋冠而成之則責其為子,為子將至於為父,子則有臣道也,父則有君道也。為國之本莫大於是。」

《鄉飲酒義》

《尊有元酒》,教民不忘本也。

陳注元古之世無酒,以水行禮,故後世因謂水為「元酒。」不忘本者,思禮之所由起也。

管子

《權修》

「天下者,國之本也;國者,鄉之本也;鄉者,家之本也;家 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故上不 好本事,則末產不禁。末產不禁,則民緩於時事而輕 地利。輕地利而求田野之辟、倉廩之實,不可得也。

《三本》

「治國有三本: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 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故國有德義 未明於朝者,則不可加於尊位;功力未見於國者,則 不可授以重祿;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 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寧 過於君子,而毋失於小人。過於君子,其為怨淺;失於 「小人,其為禍深。」是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而處尊位 者,則良臣不進;有功力未見於國而有重祿者,則勞 臣不勸;有臨事不信於民而任大官者,則才臣不用。 三本者審,則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審,則邪臣上通,而 便辟制威。如此,則明塞於上,而治壅於下,正道棄捐 而邪事日長。三本者審,則便辟無威於國,道塗無行 禽,疏遠無蔽獄,孤寡無隱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 眾。」

孔子家語

《六本》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本立然後為君子也。立身有 義矣,而孝為本;喪紀有禮矣,而哀為本;戰陳有列矣, 而勇為本;治政有理矣,而農為本;居國有道矣,而嗣 為本;生財有時矣,而力為本;置本不固,無務豐末;親 戚不悅,無務外交;事不終始,無務多業;記聞而言,無 務多說;比近不安,無務求遠。是故反本修邇,君子之」 道也。

墨子

《修身》

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 近者不親,無務求遠;親戚不附,無務外交;事無終始, 無務多業;舉物而闇,無務傳聞。是故,先王之治天下 也,必察邇來遠。君子察邇而邇修者也;見不修行,見 毀而反之身者也。

荀子

《議兵篇》

仁義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則民親其上,樂其君,而 輕為之死。故曰:「凡在於軍將率末事也。」秦四世有勝, 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 兵未有本統也。故湯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鳴條之時 也;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後勝之也,皆前 行素修也,此所謂仁義之兵也。今不求之於本,而索 之於末,此世之所以亂也。《禮》者,治辯之極也,彊國之 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 下也。

《禮論篇》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 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 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 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