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8 (1700-1725).djvu/10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一百三十一卷目錄

 主敬部總論一

  易經坤卦 需卦 離卦

  書經虞書堯典 舜典 大禹謨 皋陶謨 益稷 夏書五子之歌 商書說命上

  高宗肜日 周書泰誓上 洪範 微子之命 康誥 召誥 洛誥 多士 無逸 君奭

   立政 君陳 康王之誥 呂刑

  詩經大雅文王 大明 思齊 板 抑 周頌敬之 魯頌泮水 商頌長發

  禮記曲禮上 禮器 樂記 哀公問 仲尼燕居 表記

  孝經廣要道章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中論法象

  二程子全書主敬

  楊龜山集京師所聞 南都所聞

  張子語類主敬

學行典第一百三十一卷

主敬部總論一

易經

《坤卦》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程傳「君子主敬以直其內,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內直,義形而外方」,義形於外,非在外也。敬義既立,其德盛矣。大全「程子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合內外之道, 切要之道,無如『敬以直內。心敬則內自直,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德自此』。」 問:「人有專務敬以直內,不務方外,何如?」曰:「有諸中者,必形諸外,惟恐不直內,內直則外必方。」 問:「敬義如何別?」曰:「敬只是持己之道,義便知有是非,順理而行,是為義也。若只守一箇敬,不是集義,卻是都無」事也。 龜山楊氏曰:「守一之謂敬,無適之謂一,敬足以直內而已,發之於外則未能時措之宜也,故必有義以方外。」又曰:「盡其誠心而無偽焉」,所謂直也。若施之於事,則厚薄隆殺一定而不可易為有方矣。所主者敬,而義則自此出焉,故有內外之辨。 朱子曰:「敬立而內自直,義形而外自方。」若欲以敬要去直內,以義要去方外,則非矣。 「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德」,自此最是他下得「夾持」兩字好。敬主乎中,義防於外,二者相夾持,要放下,霎時也不得,只得直上去,故便達天德。表裏夾持,更無東西走作去處。上面只更有箇天德直上者,無許多人欲牽惹也。 「敬以直內」是持守工夫,「義以方外」是講學工夫。直「是直上直下,胸中無纖毫委曲,方是割截方正之意。是處此事皆合宜,截然區處得,如一物四方在面前,截然不可得而移易之意。若是圓時,便轉動得。未有事時,只說『敬以直內』。若事物之來,當辨別一箇是非。敬譬如鏡義便是能照底。 敬以養其心,無一毫私念,可以言直矣。由此而發,所施各得其當,是之謂義。」又曰:「須將敬來做本領,涵養得貫通時,纔『敬以直內』,便『義以方外』。若無敬,也不知義之所在。 『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八箇字,一生用之不盡。『敬以直內』,是無纖毫私意,胸中洞然,徹上徹下,表裏如一。『義以方外』,是見得是處,決定是恁地;不是處決定不恁地,截然方方正正,須是自將去做工夫。」又曰:「『敬義工夫不可偏廢』。彼專務集義,而不知主敬者固有虛驕急迫之病,而所謂義者,或非其義矣。然專言敬,而不知就日用念慮起處,分別其公私義利之所在,而決取舍之幾焉,則亦不免於昏憒雜擾,而所謂敬者非敬矣。」又曰:「有人專就寂然不動上理會,及其應事卻顛倒,又牽動他寂然底。又有人專要理會事,卻於根本上全無工夫。須是徹上徹下,表裏洞徹。如『敬以直內』,便『義以方外』」;「『義以方外』,便『敬以直內』。」又曰:「敬義只是一事,如兩腳立定是敬,纔行是義。合目是敬,開眼見物便是義。」

《需卦》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程傳「寇」自己致,若能敬慎量宜而進,則無喪敗也。《需》之時,須而後進也。其義在相時而動,非戒其不得進也,直使敬慎,毋失其宜耳。大全問「『敬慎」二字。曰:「敬』字大,『慎』字小。如人行路,一直恁地去,便是敬。前面險處防有喫跌,便是慎。慎是唯恐有失之意。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程傳上六,既《需》得其安處,群剛之來,苟不起忌疾忿競之心,至誠盡敬以待之,雖甚剛暴,豈有侵陵之理,故「終吉」也。

《離卦》

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

程傳《離》性炎上,志在上麗,幾於躁動,其履錯然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