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8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挾上人之心者類乎狂。何也?貴乎平而不貴乎紊,有 輕人上人之心,則客氣常在,而心無頃刻之樂矣。世 之文士,見愚人得富貴,則不惟顏色輕之,而心實輕 之,見君子得聲名,則不特念慮妒之,而動靜亦妒之, 是大可嘆也。天之生物,物不能齊,吾當平心酬酢於 賢愚之閒可也。彼徒有輕人之心,而造物者竊笑之。 彼徒有上人之心,而學問日損之,又曷,若虛己接物 以為進德修業之基耶? 「貴人之前莫言窮,彼將謂 我求其薦矣。富人之前莫言貧,彼將謂我求其濟矣。」 是以群眾之中,淡然漠然,付之謹默可也。窮也貧也, 皆命也,非告人而可脫者也。或有不得于心,寄言詠 歌之閒,陶寫性靈而已。

薛瑄讀書錄

《自反》

不可有一毫責人之心。《張子》曰:「無天下國家皆非之 理。」此言當深體。 《張子》曰:「當知天下國家無皆非之 理。」蓋人能仁必實仁,自足以得親;義必實義,自足以 得君;禮必實禮,自足以事長;知必實知,自足以治人; 信必實信,自足以得友。如是而不得者,命也,亦何責 人之有?若己者皆不能盡,一有不得,即懷責人之心, 是豈君子之道哉?故學至于不責人,則其學進矣。 《中庸》「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之類。大抵人之責人常 重,自責常輕,故當以責人者責己。 遇橫逆之來,當 思古人所處,有甚于此者,則知自寬矣。 行有不得 于外,皆當反求諸己。求諸己者無不盡善,而猶或有 不得者,當安于命而已。 積誠而人不感者,未之有 也。 行有不得,反之于己。使行之是,則得。不得有命, 己何與焉?使行之非,亟當改之,不可執其非以求勝 于人也。 或曰:「人有慢己者,何以處之?」曰:「使己有可 慢之事,則彼得矣。己無可慢之事,則彼失矣。失得在 彼,己何與焉?」此先儒之論,重書以為警。 行有不得 者,皆當反求之己,不可有怨天尤人之意。 己未善 人,譽之不足喜,己有善人,毀之不足怒, 在外者皆 不可必,在己者皆所當求, 汲汲自修不及,何暇責 人?不自修而責人,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自修則 人不得以非禮相加,所謂「不惡而嚴」也。 不責人即 心無凝冰焦火之累, 日省己過之不暇,何暇責人 之過? 交人而人不敬信者,只當反求諸己。

《接人》

聖人接人惟一誠, 恭而不近於諛,和而不至於流, 事上處眾之道。 常人見貴人則加敬,見敵者則敬 稍衰,於下人則慢之而已。聖人於上下人己之閒皆 一誠敬之心, 接物大宜含弘,如行曠野而有展步 之地,不然,太狹而無以自容矣。 覺人詐而不形於 言,有餘味。 處人之難處者,正不必厲聲色與之辨 是非,較長短,惟謹於自修。愈謙愈約,彼將自服。不服 者妄人也,又何校焉? 「於人無憎惡之私,惟公好惡 而行之。 謙以自牧,安往而不善, 寧人負我,毋我 負人。」此言當留心。 處鄉黨尤宜謹其所為,道無不 在是也。 處鄉人,皆當敬而愛之,雖三尺童子,亦當 以誠心愛之,不可侮慢也。

袁宏道廣莊

《人閒世》

「眾人,處人閒世,如鰌如蟹、如蛇如蛙,鰌濁蟹橫,蛇毒 蛙躁,同穴則爭,遇弱則噉」,此市井小民象也。賢人如 鯉、如鯨、如蛟,鯉能神化飛越江湖,而不能升天;鯨鼓 鬣成雷,噴沫成雨,而不能處方池曲沼之中;蛟,地行 水溢,山行石破而入海,則為大鳥所啖。「賢智能大而 不能小,能實而不能虛,能出纏而不能入纏,是此象」 也,唯聖也。如龍屈伸不測,龍能為鰌、為蟹、為蛇、為蛙、 為諸蟲蚓,故雖方丈蹄涔之中,龍未嘗不沂鱗濯羽 也。龍能為鯉、為鯨為蛟,故江淮河漢諸大水族,龍未 嘗不相噓相沫也。龍之為龍,一神至此哉!是故先聖 之演《易》,首以「龍德配大人」,《周易》處人閒世之第一書 也。仲尼見老子,贊以猶龍,老子處人閒,世之第一人 也。《易》之為道,在於善藏其用,崇謙抑亢。老氏之學,源 出於《易》,故貴柔貴下,貴雌貴黑。夫翠不藏毛,魚不隱 鱗,尚能殺身,而況於人。是故大道不道,大德不德,大 仁不仁,大才不才,大節不節。道也者,導也,有導則有 滯,滯則礙。故古之人以道得禍者,十常一也。德也者, 得也,如人得物則矜,矜則人見而畏,故古之人以德 得禍者,十常三也。仁也者,恩也,恩能使人愛,亦能使 人忌,忌愛相半,故古之人以仁得禍者,十常五也。才 也者,財也,如人有財,盜必劫之,故古之人以才得禍 者,十常七也。節也者,岊也,高也,氣太高則折,身太高 則危,行太高則蹶,故古之人以節得禍者,十常九也。 天下之患,莫大乎見長于人,而據我于扄。我之為我, 其伏甚細,其害甚大。聰明,我之伏于諸根者也;道理, 我之伏于見聞者也;知解見覺,我之伏于識種者也。 古之聖人,能出世者,方能住世。我見不盡,而欲住世, 辟如有人自縛其手,欲解彼縛,終不能得。堯無我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