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8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害,聖王之所必去也。 惟篤實可以當大事。 養不 全固者,處事則不精,歷事則不記。 豫,備也。豫,逸也。 事豫備,故逸樂 萬變皆在人耳。其實無一事 一 世之才足以周一世之事,不能大治者,由用之不盡 耳。 禮院關天下之事,得其人則凡舉事可以攷古 而立制因其人,未免隨俗而已。 較事大小,其弊必 至於枉尺直尋。 凡避嫌處事者皆內不足,所為誠 公矣,初何嫌之足避乎? 新法將行,明道言於上曰: 「天下之理,本諸簡易,而行以順道,則事無不成者。故 曰:智者如禹之行水,行其所無事也。捨而行之於險 阻,則不足以言智矣。」自古興治,雖有專任獨決,能就 一時之功者,未聞輔弼之論乖,臣庶「之心戾而能有 為者也。況於施置失宜,沮廢公論,國政異出,名分不 正,用賤陵貴,以不肖治賢者乎!」凡此皆理不克成,而 智者之所不行也。設令由此僥倖就緒,而興利之臣 日進,尚德之風浸衰,非朝廷之福也。今天時未順,地 震連天,人心日益搖動,此陛下所宜仰觀俯察而深 念者也。 至顯莫如事,「至微莫如理」,而事理一致也, 微顯一源也。古之所謂善學,以其能通於此而已。 外事之不知,非患也,人患不能自見耳。 公天下之 事,苟以私意為之,斯不公矣。 閱天下之事,至於無 可疑,亦足樂矣。 官守當事不可以苟免, 籩豆簠 簋,不可用於今之世,風氣然也。不席地而椅桌,不手 飯而匕著,使其宜於世而未有聖人,亦必作之矣。 事以急而敗者,十常七八, 「好疑」者於事未至而疑 端先萌,好周者於事未形而周端先著,皆心之病也。

袁采世範

《應事》

「忠信篤敬」,先存其在己者,然後望其在人者。如在己 者未盡,而以責人,人亦以此責我矣。今世之人,能自 省其忠信篤敬者,蓋寡能責人以忠信篤敬者皆然 也。雖然,在我者既盡,在人者亦不必深責。今有人能 盡其在我者,固善矣,乃欲責人之似己,一或不滿吾 意,則疾之已甚,亦非有容德者,祇益貽怨於人耳。 今人有為不善之事,幸其人之不見不聞,安能自肆, 無所畏忌?殊不知人之耳目可掩,神之聰明不可掩。 凡吾之處事,心以為可,心以為是,人雖不知,神已知 之矣。吾之處事,心以為不可,心以為非,人雖不知,神 已知之矣。吾心即神,神即禍福,心不可欺,神亦不可 欺。《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釋者以謂吾 心神之至也,尚不可得而窺測,況不信其神之在左 右,而以厭射之心處之,則亦何所不至哉! 人之處 事,能常悔往事之非,常悔前言之失,常悔往年之未 有知,識其賢德之進,所謂長日加益而人不自知也。 古人謂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者,可不勉哉! 人能忍事,易以習熟,終至於人以非理相加,不可忍 者,亦處之如常,不能忍事亦易。以習熟終至於睚眥 之怨深不足較者,亦至交詈爭訟,期於取勝而後已, 不知其所失甚多。人能有定見,不為客氣所使,則身 心豈不大安寧。

朱子語類

《處事》

侍。先生到。唐石待野叟樵夫如待賓客,略無分毫畦 町。某因侍立久之。先生曰:「若勢分相絕,如何使他得 以盡其情?」唐石有社倉,往往支發不時,故彼人來告。 先生云:「救弊之道,在今日極是要嚴,不嚴,如何得實 惠及此等細民?」 聖賢勸人做底,必是人有欠闕處; 戒人莫為底,必是自家占得一分在其閒 《行夫》問: 「為己者,無所為而然。」曰:「有所為者,是為人也。這須是 見得天下之事實是己所當為,非吾性分之外所能 有,然後為之,而無為人之弊耳。且如哭死而哀,非為 生者。今人弔人之喪,若以為亡者平日與吾善厚,真 箇可悼。哭之發於中心,此固出於自然者。又有一般 人欲亡者,家人知我如此而哭者,便不是。」這便是「為 人。」又如人做一件善事,是自家自肯去做,非待人教 自家做,方勉強做,此便不是為人也。

朱子大全集

《答蔡季通》

《素患難行乎患難》,吾人平日講之熟矣,今日正要得 力,想為日既久,處之愈安,不以彼此遲速貳其心也。

《答吳伯起》

今人戚戚不能信命者,固無足道,然謂付之造物,亦 非極摯之語。此處儘要見得分明,便不動心,不可只 靠一言半句,海上單方便以為足,恐事變之來,抵當 不去也。

《答廖子晦》

「所諭已悉,但事已如此,不若且靜以聽之。」吾人所學, 正要此處呈驗。若看些利害,便不免開口告人,卻與 不學之人何異?向見李先生說,「若大段排遣不去,只 思古人所遭患難,有大不可堪者,持以自比,則亦可 以少安矣。」始者甚卑其說,以為何至如此?後來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