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9 (1700-1725).djvu/112

此页尚未校对

妻子餰粥或不給,而亦曠然不以為意也。襟懷飄灑, 雅有高趣,尤樂佳山水,遇適意處,或徜徉終日。廬山 之麓有溪焉,發源於蓮華峰下,潔清紺寒,下合於湓 江,先生濯纓而樂之,因寓以濂溪之號,而築書堂於 其上。豫章黃太守庭堅詩而序之曰:「茂叔人品甚高, 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知德者亦深有取其言云。」

《江州重建濂溪先生書堂記》

「道之在天下者未嘗亡,惟其託于人者或絕或續,故 其行于世者有明有晦,是皆天命之所為,非人智力 之所能及也。夫天高地下,而二氣五行,紛綸錯糅,升 降往來于其閒,其造化發育,品物散殊,莫不各有固 然之理,而其最大者則仁義禮智之性,君臣父子昆 弟夫婦朋友之倫是已。」是其周流充塞,無所虧閒,夫 豈以古今治亂為存亡者哉?然氣之運也,則有醇漓 判合之不齊;人之稟也,則有清濁昏明之或異。是以 道之所以託于人而行于世者,惟天所𢌿,乃得與焉, 決非巧智果敢之私所能臆度而強探也。「《河圖》出而 八卦畫,《洛書》呈而九疇敘」,而孔子于斯文之興喪,亦 未嘗不推之于天。聖人于此,其不我「欺也審矣。」若濂 溪先生者,其天之所𢌿,而得乎斯道之傳者與?不然, 何其絕之久而續之易,晦之甚而明之亟也。蓋自周 衰,孟軻氏沒,而此道之傳不屬,更秦及漢,歷晉、隋、唐, 以至于我有宋,聖祖受命,五星聚奎,實開文明之運, 然後氣之漓者醇,判者合,清明之稟,得以全付乎人, 而先生出焉。不由師傳,默契道體,建圖屬《書》,根極領 要,當時見而知之。有程氏者,遂擴大而推明之,使夫 天理之微,人倫之著,事物之眾,鬼神之幽,莫不洞然 畢貫于一。而《周公》、孔子、孟氏之《傳》,煥然復明于當世。 有志之士,得以探討服行,而不失其正,如出于三代 之前者。嗚呼盛哉!非天所𢌿,其孰能與于此?

《與汪尚書》

《蒙諭》及二程之與濂溪,亦若橫渠之于范文正耳。先 覺相傳之祕,非後學所能窺測。誦其詩,讀其書,則周、 范之造詣固殊,而程、張之契悟亦異。如曰「仲尼顏子 所樂,吟風弄月以歸」,皆是口傳心受的當親切處。後 來二先生舉似後學,亦不將作第二義看。然則《行狀》 所謂「反求之《六經》,然後得之」者,特語夫功用之大全 耳。至其入處,則自濂溪,不可誣也。若橫渠之于文正, 則異於是,蓋當時粗發其端而已。受學乃先生自言, 此豈自誣者耶?大抵近世諸公知濂溪甚淺,如呂氏 《童蒙訓》記其嘗著《通書》,而曰:「用意高遠。」夫《通書》太極 之說,所以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終始,豈用意而 為之,又何高下遠近之可道哉?

《程子》

「明道當初想明得煞容易,便無那渣滓。只一再見濂 溪,當時又不似而今有許多言語出來。不是他天資 高,見得易,如何便明得!」德明問:「《遺書》中載明道語,便 自然灑落明快。」曰:「自是他見得容易。伊川《易傳》卻只 管修改,晚年方出其書。若使明道作想,無許多事。」 或問:「明道五十年,猶不忘遊獵之心。」曰:「人當以此自 點檢。須見得明道氣質如此,至五十年猶不能忘在 我者,當益加操守,方是,不可以此自恕。」 實問:「前輩 多言伊川似孟子。」曰:「不然。伊川謹嚴,雖大,故以天下 自任,其實不似孟子放腳放手。孟子不及顏子,顏子 常自以為不足。 伊川說話,如今看來,中閒寧無小 小不同?只是大綱統體說得極善。如『性即理也』」一語, 直自孔子後。惟是伊川說得盡,這一句便是千萬世 說性之根基。理是箇公共底物事,不解會不善。人做 不是,自是失了性,卻不是壞了著修。 東坡見伊川 主司馬公之喪,譏其父在,何以學得喪禮如此?後人 遂為伊川解說道:伊川先丁母艱,也不消如此。人自 少讀書,如《禮記》《儀禮》,便都已理「會了。古人謂居喪讀 《喪禮》,亦平時理會了,到這時更把來溫審,不是方理 會。」 伊川好學,論十八時作,明道十四五便學聖人, 二十及第,出去做官,一向長進。《定性書》是二十二三 時作,是時遊山,許多詩甚好。 問:「明道可比顏子,伊 川可比孟子否?」曰:「明道可比顏子。孟子才高,恐伊川 未到孟子處。然伊川」收束檢制處,孟子卻不能到。 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頑廉薄敦,皆有興起,此孟子 之善想像者也。孔子,元氣也;顏子,景星慶雲也;孟子, 泰山巖巖之氣象也,此程夫子之善想像者也。今之 想像大程夫子者,當識其明快中和處;小程夫子者, 當識其初年之嚴毅,晚年又濟以寬平處,豈徒想像 而已哉?「必還以驗之吾身者如何也。若言論風旨,則 誦其詩,讀其書,字字而訂之,句句而議之,非惟求以 得其所言之深旨,將併與其風範氣象得之矣。 明 道言語儘寬平,伊川言語初難看,細讀有滋味。某說 大處自與伊川合,小處卻時有意見不同。」 鄭問:「明 道到處響應,伊川入朝成許多事。此亦可見二人」用 處。曰:「明道從容,伊川都挨不行。」陳後之問:「伊川做時 似《孟子》否?」曰:「《孟子》較活絡。」問:「孟子做似伊尹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