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我師,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 改,是吾憂也。使人歌,善則使復之,然後和之。子不語 怪,力亂神。」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 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 卓爾,雖欲從之,蔑由也已。」達巷,黨人童子曰:「大哉孔 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曰:「我何執?執御乎?執射 乎?我執御矣。」牢曰:「子云不試,故藝。」魯哀公十四年春, 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 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 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嘆 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 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伯夷、叔齊乎!」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謂:「虞仲、夷 逸隱居放言,行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 可。」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歿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 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 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 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 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 王狩於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後有王者 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孔子 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 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 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明歲,子路死於衛。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 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歎歌曰:「太山壞 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 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 兩柱閒,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閒,予殆殷人也。」後七 日卒。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哀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 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貢曰:「君 其不沒於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 志為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余 一人,非名也』。」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 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 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 者百有餘室,因命曰孔里。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 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飲大射於孔子冢。孔子冢 大一頃,故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 車書,至於漢二百餘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 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後從政。孔子生鯉,字伯魚。 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魚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 嘗困於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 《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 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 十七,嘗為魏相。子慎生鮒,年五十七,為陳王涉博士, 死於陳下。駙弟子襄,年五十七,嘗為孝惠皇帝博士, 遷為長沙太守,長九尺六寸。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 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國,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 太守,蚤卒。安國生卬,卬生驩。
按《晏子外篇》:「仲尼之齊見景公,景公說之,欲封之以 爾稽,以告晏子,晏子對曰:『不可。彼浩裾自順,不可以 教下;好樂綏於民,不可使親治;立命而建事,不可守 職厚葬破,民貧國久喪,道衰費日,不可使子民。行之。 難者在內,而傳者無其外。故異於服,勉於容,不可以 道眾而馴百姓。自大賢之滅,周室之卑也,威儀加多 而民行滋薄,聲樂繁充而世德滋衰』。」今孔丘盛聲樂 以侈世,飾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禮,趨翔之節 以觀眾,博學不可以儀世,勞思不可以補民,兼壽不 能殫其教,當年不能究其禮,積財不能贍其樂,繁飾 邪術以營世君,盛為聲樂以淫愚其民也,不可以示 其教也,不可以導民。今欲封之,以移「齊國之俗,非所 以導眾存民也。」公曰:「善。」於是厚其禮而留其敬,見不 問其道,仲尼迺行。
仲尼之齊,見景公而不見《晏子》。子貢曰:「見君不見其 從政者可乎?」仲尼曰:「吾聞晏子事三君而順焉,吾疑 其為人。」晏子聞之,曰:「嬰則齊之世民也,不維其行,不 識其過,不能自立也。嬰聞之:有幸見愛,無幸見惡,誹 謗為類,聲響相應,見行而從之者也。嬰聞之,以一心 事三君者,所以順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順焉。今未 見嬰之行,而非其順也。嬰聞之,君子獨立不慚于影, 獨寢不慚于魂。孔子拔樹削跡,不自以為辱,窮陳蔡, 不自以為約,非人不得其故,是猶澤人之非斤斧,山 人之非網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傳》而 貴之,今吾望《傳》而疑之。」仲尼聞之曰:「語有之:言發于 邇,不可止於遠也;行存於身,不可掩於眾也。吾竊議 晏子,而不中夫人之過,吾罪幾矣。丘聞君子過人以 為友,不及人以為師。今丘失言於夫子,譏之是吾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