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0 (1700-1725).djvu/107

此页尚未校对

「生在臣前者見一人,曰楊一清。生在臣後者見一人, 曰王守仁。」九月,歸餘姚省墓,會諸生於龍泉寺之中 天閣。十月,立陽明書院於越城。

五年丙戌,先生五十五歲。聶豹以御史巡按福建,渡 錢塘來見。先生喜謂「思、孟、周、程無意相遭於千載之 下」,然豹是時尚以賓客禮見也。後六年,豹出守蘇州, 先生已違世四年矣。語錢德洪、王畿曰:「吾學誠得先 生開發,冀再見,執贄不及矣。茲以二君為證,具香案 拜先生」,遂稱門人。十一月庚申,子正億生繼室張氏 所出。

六年丁亥,先生五十六歲。四月,鄒守益刻《文錄》於廣 德州。五月,起總督兩廣、江西、湖廣軍務,征思、田。九月, 發越。十月,過南昌。先生舟次廣信,門人徐樾方自白 鹿洞來,有禪定意。先生目而得之,令舉似曰:「不是。」已 而稍變前語,曰:「不是。此體豈有方所?譬之此燭,光無 不在,不可以燭上為光。」因指舟中曰:「此亦是光。」指舟 外水面曰:「此亦是光。」樾唯唯。明日至南浦,百姓懽迎, 填途塞巷,至不能行。父老頂輿傳遞入都司,先生命 就謁者東入西出,有不舍者,出且復入,自辰至未而 散,始舉有司常儀。明日,謁文廟,講《大學》於明倫堂,諸 生屏擁,多不得聞。唐堯臣詐為獻茶者,得上堂傍聽, 驚曰:「三代後安得有此氣象耶?」十一月,至梧州,上《謝 恩疏》。

七年戊子,先生五十七歲。二月,平思田。四月,興思田 學校。七月,平八寨、斷藤峽。上《經略思田》及《八寨、斷藤 峽事宜》。九月,疏謝,獎勵、賞賚。十月,以疾疏請告,不報。 謁伏波廟於烏蠻灘,宛然如少時夢中所見。識二詩 于其壁,祀《增城六世祖綱廟》。十一月,班師至大庾嶺, 先生疾已劇,謂布政使王大用曰:「爾知孔明之所以 託姜維乎?」大用遂擁兵護衛,且為敦匠事。二十五日, 至南安,門人推官周積來見。先生起坐,徐言曰:「近來 進學如何?」積以政對。遂問道體無恙。先生曰:「病勢危 急,所未死者,元氣耳。」二十八日,泊青龍鋪。明日,召積 入,開目視曰:「吾去矣。」積泣下,問何遺言。

先生微哂曰: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頃之,瞑目而逝。門人贑州兵備 張思聰迎入南埜驛,沐浴衾歛如禮。十二月初二日, 思聰與官屬師生設祭入棺。明日,輿櫬登舟,士民遠 近遮道,哭聲震地。至贑,士民沿途擁哭。至南昌,門人 巡按御史儲良材、提學副使趙淵,請改歲行,士民昕 夕哭奠。

八年己丑正月,喪發南昌。時連日逆風,舟不能行。趙 淵祝於柩曰:「公豈為南昌士民留耶?越中子弟門人 來候久矣。」忽變西風,六日直至弋陽。二月庚午,喪至 越。時朝中有異議,爵廕贈諡諸典皆不行,方下詔禁 偽學。詹事黃綰上疏曰:「忠臣事君,義不苟同;君子立 身,道無阿比。臣昔為都事,今少保桂萼,時為舉人。臣 取其大節,與之交友。及臣為南京都察院經歷,見《大 禮》不明,相與論列。從此二十餘年,始終無閒。昨臣薦 新建伯王守仁堪以柄用,萼與守仁不合,因不謂然。 小人乘閒搆隙,然臣終不以此廢萼平生也。但臣於 事君之義,師友之道,則有不得不言者。夫臣之所以 深知守仁者,以其功與學耳。然功高」而人忌,學古而 人不識。

「此守仁之所以不容于世也。」蓋守仁之大功,

「有四:其一,宸濠不軌,謀非一日。內臣如魏彬等,嬖幸 如錢寧、江彬等,文臣如陸完等為之內應,鎮守如畢 真、劉朗等為之外應。故當時中外諸臣,多懷觀望。若 非守仁忠義自許,不顧赤族之禍,身任討賊之事,則 天下安危未可知矣。今乃皆以為伍文定之功,是輕 發縱而重走狗也。其二,大帽、茶寮、浰頭、桶岡諸賊寨, 勢連四省,兵積累歲,守仁臨鎮,次第底定。其三,田州、 思恩搆釁有年,事不得息,民不得安,故起守仁以往, 使盧王之徒崩角來降,感泣受杖,遂平一方之難。其 四,自來八寨為兩廣腹心之疾,其閒守戍官軍與賊 為黨,莫可奈何。守仁假永順狼兵,盧王降卒襲而殲 之,遂去兩廣無窮之巨害。夫守仁所」立戰功,皆除大 患,卒又以死勤事,而寧可泯滅之乎?其學之大要有 三:一曰致良知。致知出於孔氏,而良知出於孟軻,何 可異也?二曰親民。蓋《大學》舊本,所謂「親民」者,即百姓 不親之親,凡親賢樂利,與民同其好惡,而為絜矩之 道者是也,亦非創為之說也。

三曰「知行合一」,蓋亦大。

「《易》所謂『知至至之,知終終之』,只一事也。守仁發此,欲 人言行相顧,勿事空言,是守仁之學弗詭於聖,弗畔 於道,乃孔門之正傳也,而庸可非訾之乎?今萼以此 詆守仁,遂致陛下失此良弼。使守仁不獲致君堯舜, 誰之過歟?故臣不敢以此為萼是也。」夫以守仁之學 之正如此,其功之高又如此,乃旌賞不及,削罰有加, 「廢褒忠之典,倡偽學之禁,萼之所以輔明主者,為何 如哉!今守仁客死,妻子孱弱,家童載骨,槁埋空山,鬼 神有知,當為惻然。臣實不忍見聖明之世有此事也。 假使守仁生於異世,陛下猶當追崇,況在今日哉!臣 昔與守仁友二十年,一日憤寡過之不能,守仁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