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0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潁川團練推官,辭疾不赴。先生始學于百原,勤苦刻 厲,冬不爐,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衛人賢之。先生 嘆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未嘗及四方,遽可已乎?」於 是走吳適楚,過齊、魯,客梁,久之而歸,曰:「道其在是矣。」 蓋始有定居之意。先生少時,自雄其才,慷慨有大志。 既學,力慕高遠,謂先王之事為可必致,極其學益老, 德益劭,玩心高明,觀天地之運化,陰陽之消長,以達 乎萬物之變,然後頹「然其順,浩然其歸」,在洛幾三十 年,始也蓬蓽環堵,不蔽風雨。躬爨以養其父母,居之 裕如。講學于家,未嘗強以語人,而就問者日眾。鄉里 化之,遠近尊之,士人道之,來之洛者,有不之公府而 必之先生之廬。先生之德氣粹然,望之可知其賢。然 不事表暴,不設防畛,正而不諒,通而不阿,清明坦夷, 洞徹「中外,接人無貴賤親疏之間,群居燕飲,笑語,終 日不取,甚異於人,顧吾所樂何如耳。」病畏寒暑,常以 春秋時行遊城中士大夫家,聽其車音,倒屣迎致,雖 兒童奴隸,皆知懽喜尊奉。其於人言,必依於孝弟忠 信。樂道人之善,而未嘗及其惡。故「賢者悅其德,不賢 者服其化,所以厚風俗,成人材者,先生之功多矣。」昔 七十子學于仲尼,其傳可見者,惟曾子所以告子思, 所以授《孟子》者耳。其餘門人,各以其材之所宜為學, 雖同尊聖人,所因而入者,門戶則眾矣。況後此千餘 歲,師道不立,學者莫知其從來,獨先生之學為有傳 也。先生得之於李挺之,挺之得之於穆伯長,推其源 流,遠有端緒。今穆、李之言及其行事,蓋可見矣。而先 生純一不雜,汪洋浩大,乃其所自得者多矣。然而名 其學者,豈所謂門戶之眾,各有所因而入者與?語成 德者,昔難其人。先生之道,若就所至而論之,可謂安 且成矣。先生有書六十卷,命曰《皇極經世古律詩》二 千篇,題曰《擊壤集》。先生之葬,祔於先塋,實其終之年 孟冬丁酉也。銘曰:

嗚呼先生,志豪力雄。闊步長趨,凌高厲空。探幽索隱, 曲暢旁通。在古或難,先生從容。有問有觀,以飫以豐。 天不憖遺,哲人之凶。鳴皇在南,伊流在東。有寧一宮, 先生所終。

《程伯淳墓表》
程頤

先生名顥,字伯淳,葬于伊川。潞國太師題其墓曰「明 道。」先生弟頤序其所以而刻之石曰:「周公沒,聖人之 道不行;孟軻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 學不傳,千載無真儒,無善治,士猶得以明乎善治之 道,以淑諸人,以傳諸後,無真儒,天下貿貿焉莫知所 之,人欲肆而天理滅矣。」先生生千四百年之後,得不 傳之學於遺經,志將以斯道覺斯民。天不憖遺,哲人 早世,鄉人士大夫相與議曰:「道之不明也久矣。」先生 出倡聖學以示人,辨異端,闢邪說,開歷古之沈迷。聖 人之道得先生而後明,為功大矣。於是采眾議而為 之稱,以表其墓。學者之於道,知所向然後見斯人之 為功,知所至然後見斯名之稱情。山可夷,谷可堙。明 道之名,亙萬世而常存。勒墓石以詔後人。

《張橫渠先生像贊》
朱熹

早悅孫吳,晚逃佛老。勇撤皋比,一變至道。精思力踐, 妙契疾書。《訂頑》之訓,示我廣居。

《周濂溪先生像贊》
前人

道喪千載,聖遠言湮。不有先覺,孰開我前。書不盡言, 圖不盡意。風月無邊,庭草交翠。

《邵康節先生像贊》
前人

天挺人豪,英邁蓋世,駕風鞭霆,歷覽無際。手探月窟, 足躡天根,閒中今古,醉裏乾坤。

《程明道先生像贊》
前人

揚休山立,玉振金聲。元氣之會,渾然天成。瑞日祥雲, 和風甘雨。龍德正中,厥施斯普。

《程伊川先生像贊》
前人

規員矩方,繩直準平。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布帛之文, 菽粟之味。知德者希,孰識其貴?

《追封程顥豫國公詔》
元·世祖

朕惟三千之徒,莫先顏氏,睠言往哲,式克似之。故河 南程顥,體備至和,躬承絕學。元氣之會,鍾於獨得;聖 人之道,賴以復明。繫百世之真儒,豈追崇之可後。爰 蒐盛典,爵以上公。於戲!緬想德容,儼揚休而山立;聿 新禮命,敷渙號以《風行》。服此寵章,益綿道脈。

《追封程頤洛國公詔》
同前

朕惟孟氏以來,千有餘歲,不有先覺,孰任其承?故伊 陽伯程頤,本諸躬行,動有師法。謂初學入德,始乎致 知格物;謂隨時從道,在乎觀象玩辭。遺書雖見於表 章,異數尚稽於封冊,胙之大國,庸示褒崇。於戲!規矩 準繩,庶有存於矜式;人龍黼黻,匪徒侈於儀章。懋相 人文,以對休命。

《道南書院記》
明·丘濬

道學復明於宋,起自西南,而行於中州,其後也復還 于東南。蓋天示奎文,以開有宋一代文明之治,生周 子於道州營道縣,歷四葉,天子以「明道」紀年。是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