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0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

則聖人復起,不易斯言矣。嗚呼!此古人授受心法也。 世之溺口耳之學,何足以窺其微哉!公之修《三禮》,自 一家至邦國王朝,大綱小紀,悉以屬之門人黃氏𠏉。 且曰:「如用之,固當盡天地之變,酌古今之宜,而又通 乎南北風氣,損文就質,以求其中可也。」使公之志克 遂,有王者作,必來取法矣。嗚呼!古人為治之大經大 法,平居既非素習,一旦臨事,惟小功近利是視,生民 何日而蒙至治之澤乎?秦人絕學之後,《六經》無完書, 《文公四書》方為世大用,此非世運方興之一機乎?誠 能於此推原羲軒以來之統,大明夫子祖述憲章之 志,上自辟雍,下達庠序,祀典教法,一惟我文公之訓 是式。古人全體大用之學復行於天下,其不自此始 乎?

《重修考亭書院記》
彭時

自孔孟道學之傳既泯,逮於有宋,儒先輩出,得其傳 於千載不傳之後,可謂盛矣。然而著書立言,繼往聖 於已遠,開來學於無窮,功未有盛於朱文公先生者 也。先生鍾元氣之會,具希聖之才,早開濂、洛緒論,因 大肆其力,以探洙、泗之淵源。故其為學,博文約禮,兩 極其至,用能包羅天地,囊括古今,貫徹乎人倫物理, 遂兼《六經》《四書》與先儒之所傳述者而推明之,而訓 釋之,而折衷訂正之,闡幽發微,示天下後世以大中 至正之道,使學者循之可以入德,措之可以成治,而 無異端他岐之惑,其用心勤且遠矣。自孔孟而下,諸 賢明道立教之功,邈乎無與並者,是宜為萬世文教 之宗也。夫宗其教,誦其書,以致景仰之誠,固當無所 不至,而況居處講習之地乎?建陽之西里,有地曰考 亭,實先生之故居也。當其時,四方來學者眾,乃于居 之後,別建滄洲精舍,為講授之所。厥後理宗尊顯道 學,御書「考亭書院」四字以揭之。歷元至今,屢修屢壞。 天順壬午,監察御史安成劉君釬、姑蘇顧君儼同過 而致敬焉。慨其敝壞,欲重新之。時建寧推官吉水胡 君緝蒞郡政,首捐俸為倡,先生之八世孫洵出己資 以為助,于是興復如故。事方就緒,而御史劉君以代 去,其兄鉞自兵部職方員外郎來守建寧,因喜而力 贊其成。又明年,監察御史餘姚魏君瀚按治過之,益 加歎賞,且戒工亟完之,不旬月而工告畢。至若經營 于始,則胡君之功居多也。胡君馳書來京,屬時為記。 竊惟建之考亭,猶魯之闕里也。孔子生于陬邑,及長 始徙闕里,後世致瞻仰者,惟以「闕里」稱焉。先生生于 尤溪,晚乃定居考亭,則考亭之關繫亦重矣。今諸君 協心于考亭書院之興復者,豈非以先生得孔氏道 學之正傳,為萬世所宗仰?而此其肇跡之地,所當崇 重而勿廢耶?能勿廢之以復乎舊觀,則先生道德之 容,儼乎如在其上者,猶可想見也。繼自今遊處于是 者,尚當起敬慕學其學,心其心,循其軌範,以進于孔、 孟之門牆,庶幾修己者有其序,治人者有所本,而道 德之成,功業之建可期矣。夫如是,然後無負于先生 繼往開來之教也。《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斯之 謂與!

《龜山從祀辨》
熊威

謹按儒者從祀于廟庭,以其德足以潤身,道足以濟 世,功足以繼往而開來也。自顏、曾、思、孟配享而下,至 于宋之周、程、朱數大賢,不可尚已,其餘不過掇拾傳 註,訓詁教授而已,無足稱也。漢四百年止有一董仲 舒,唐三百年止有一韓愈,至宋之張、邵,固足稱矣。然 張之弘毅未至於純,邵之高明未即其實,亦不能無 議者。故君子之論道當嚴,而於取人當恕焉。將樂龜 山楊先生,宋大儒也,太宗製《性理大全》,憲宗製《續通 鑑綱目》,具載先生之道德行事詳矣,愚請條理而辨 之。按武夷胡氏曰:河南二程得孟氏不傳之學于遺 經,以倡天下,而升堂睹奧,則游定夫、謝顯道、楊中立 三人也。觀游之淳重,其學與楊同一「靈利也,而先生 之涵養,實有以過之;謝之誠實,其學與楊同一長進 也,而先生之聰悟,實有以過之。」是力量見識,比之張、 邵雖不及,而其學則非漢唐儒可及矣。胡安國稱其 「天資夷曠,濟以學問,充養有道,德器早成,積于中者, 純粹而宏深;見于外者,簡易而平淡。」呂本中稱其「寬 大能容,不見涯涘,不」為崖絕。明道先生溫然純粹,終 身無疾言遽色,先生實似之如此,謂之德不足以潤 身,不可也。且胡氏嘗薦先生有曰:「延置經筵,朝夕咨 訪,補裨必多。至于裁決危疑,經理世務,若燭照數計 而龜卜是,其才雖不如程子之經世濟物,亦非漢唐 儒可企矣。」按《綱目》,先生歷知瀏陽、餘杭、蕭山三縣,皆 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時安於州縣,未嘗求聞達,而德 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里從之遊。及召為祕書郎, 條陳十有數事,又乞收人心,誅童貫,罷奄人,防城衛, 知無不言。居諫垣九十日,凡所論列,皆切於世道,而 其大者,則闢王氏,排和議,論三鎮不可棄去如此,謂 之道不足以濟世,不可也。又曰:「時在東郡,所交皆天 下士,先達陳瓘、鄒浩皆以師禮事時。既渡江,東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