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0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一百五十九卷目錄

 任道部名賢列傳二

  宋一

  李之才      邵雍

  周敦頤

學行典第一百五十九卷

任道部名賢列傳二

宋一

李之才

按《宋史李之才傳》:「之才字挺之,青社人也。天聖八年 同進士出身。為人朴且率,自信無少矯厲。師河南穆 脩,脩性卞嚴寡合,雖之才亦頻在訶怒中,之才事之 亦謹,卒能受《易》。時蘇舜欽輩亦從脩學《易》,其專授受 者惟之才爾。脩之《易》受之种放放受之陳摶,源流最 遠。其圖書象數變通之妙,秦漢以來鮮有知者。之才」 初為衛州,獲加主簿,權共城令。時邵雍居母憂于蘇 門山百源之上,布裘蔬食,躬爨以養父。之才叩門來 謁,勞苦之曰:「好學篤志,果何似?」雍曰:「簡策之外,未有 適也。」之才曰:「君非跡簡策者,其如物理之學何?」他日 則又曰:「物理之學學矣,不有性命之學乎?」雍再拜,願 授業。於是先示之以陸淳《春秋》,意,欲以《春秋》表儀五 經,既可語《五經》大旨,則受《易》而終焉。其後雍卒以《易》 名。世之才器大難乎識者,棲遲久不調,或惜之,則曰: 「宜少貶以圖榮進。」石延年獨曰:「時不足以容君,盍不 棄之?」隱去。再調孟州司法參軍。時范雍守孟,亦莫之 知也。雍初自洛建節守延安,送者皆出境外,之才獨 別近郊,或病之,謝曰:「故事也。」頃之,雍謫安陸,之才沿 檄見之洛陽,前日遠送之人,無一來者,雍始恨知之 之晚。友人尹洙以書薦於中書舍人葉道卿,因石延 年致之曰:「孟州司法參軍李之才,年三十九,能為古 文章,語直意遂,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輩,非洙所 敢品目,而安於卑位,無仕進意,人罕知之。」其才又達 世務,「使少用於世,必過人遠甚。恨其貧,不能決其歸。 心知之者當共成之。」延年復書曰:「今業文好古之士, 至鮮且不張,苟遺若人,其學益衰矣。」延年素不喜謁 貴仕,凡四五至道卿門,通其書乃已。道卿薦之,遂得 應銓。新格有保仕五人,改大理寺丞,為緱氏令。未行, 會延年與龍圖閣直學士吳遵路調兵河東,辟之才 澤州簽署判官。澤人劉羲叟從受曆法,世稱羲叟曆 法,遠出古今,上有揚雄、張衡所未喻者,實之才受之。 在澤轉殿中丞。丁母憂,甫除喪,暴卒于懷州官舍,寶 曆五年二月也。時尹洙兄漸守懷,哭之才過哀,感疾, 不踰月亦卒。之才歸葬青社,邵雍表其墓,有曰:「求於 天下,得聞道之君子李公」以師焉。

按《青州府志》:「李之才,少能文,語直意遂,為人禮讓,倡 立義倉差等賑貸,鄉人徙而依者百餘家,其康濟見 於鄉居,遠近稱為仁德士。所著有《日進劄記》《自警》《私 課》《讀禮抄記》,具有深識超詣,然不以示人,亦不聚徒 講學,淵然守正而已。動容造次,必修古則。或問為學, 曰:『須剛須恆,不剛則隳,不恆則退』。問敬,曰:『惺惺之謂 敬,繩束非敬也』。」問廉,曰:「靜則廉。」問處事,曰:「凡事歸之 自然,欲高人則害本體。」問處人,曰:「和氣誠心,不可出 理之外。」言必稟程、朱,尤深憂儒名而趨二氏者,與人 談及,則毅然辨之。年四十九卒,聞者無不悼惜,知友 共推其學行倣古黔婁、柳下之遺,諡曰貞靜先生。鍾 羽正曰:「古人有言,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焉」, 先生之謂也。凡隱逸者,好放言詭行,憑陵一世,而先 生貞不抗俗,隱不肆志。信道忘仕,則漆雕生;循經蹈 古,則高子羔。孔門四科,虞廷九德,其殆庶乎!而元纁 未徵,儀刑遽泯,斯道之不幸也。先生沖夷恬巽,言不 出口,學者翕然景慕,擬之冀、朱兩公,無軒輊者,可謂 躬行君子矣。

邵雍

按《宋史邵雍傳》:「雍字堯夫,其先范陽人。父古,徙衡漳, 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親伊水上,遂為河 南人。雍少時自雄其才,慷慨欲樹功名,於書無所不 讀,始為學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 數年。已而嘆曰:『昔人尚友於古,而吾獨未及四方』。於 是踰河汾,涉淮漢,周流齊魯宋鄭之墟,久之,幡然來」 歸,曰:「道在是矣。」遂不復出。北海李之才攝共城令,聞 雍好學,嘗造其廬,謂曰:「子亦聞物理性命之學乎?」雍 對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圖》《洛書》、宓羲八卦六十 四卦圖像。之才之傳,遠有端緒,而雍探賾索隱,妙悟 神契,洞徹蘊奧,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及其學益 老,德益卲,玩心高明,以觀夫天地之「運化,陰陽之消 長,遠而古今世變,微而走飛草木之性情,深造曲暢, 庶幾所謂不惑,而非依倣象類,億則屢中者。」遂衍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