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0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羲《先天》之旨,著書十餘萬言,行於世,然世之知其道 者鮮矣。初至洛,蓬蓽環堵,不芘風雨,躬樵爨以事父 母,雖平居屢空,而怡然有所甚樂,人莫能窺也。及執 親喪,哀毀盡禮。富弼、司馬光、呂公著諸賢,退居洛中, 雅敬雍,恆相從游,為市園宅。雍歲時耕稼,僅給衣食, 名其居曰「安樂窩」,因自號「安樂先生。」旦則焚香燕坐, 晡時酌酒三四甌,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興至輒哦 詩自詠。春秋時出遊城中,風雨常不出,出則乘小車, 一人挽之,惟意所適。士大夫家識其車音,爭相迎候, 童孺廝隸皆驩相謂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復稱其姓 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別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 至,名曰行窩。司馬光兄事雍,而二人純德,尤鄉里所 慕嚮。父子昆弟每相飭曰:「毋為不善,恐司馬端明、邵 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氣粹 然,望之知其賢。然不事表襮,不設防畛,群居燕笑終 日,不為甚異。與人言,樂道其善而隱其惡。有就問學 則答之,未嘗彊以語人。人無貴賤少長,一接以誠,故 賢者悅其德,不賢者服其化。一時洛中人才特盛,而 忠厚之風聞天下。熙寧行新法,吏牽迫不可為,或投 劾去。雍門生故友居州縣者,皆貽書訪雍,雍曰:「此賢 者所當盡力之時。新法固嚴,能寬一分,則民受一分 賜矣,投劾何益耶?」嘉祐詔求遺逸,留守王拱辰以雍 應詔,授將作監主簿,復舉逸士,補潁州團練推官,皆 固辭,乃受命,竟稱疾不之官。熙寧十年卒,年六十七。 贈祕書省著作郎。元祐中,賜諡康節。雍高明英邁,迥 出千古,而坦夷渾厚,不見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 不流,人與交久,益尊信之。河南程顥初侍其父識雍, 論議終日,退而嘆曰:「堯夫,內聖外王之學也。」雍知慮 絕人,遇事能前知。程頤嘗曰:「其心虛明,自能知之。」當 時學者因雍超詣之識,務高雍所為,至謂雍有玩世 之意;又因雍之前知,謂雍於凡物聲氣之所感觸,輒 以其動而推其變焉。於是摭世事之已然者,皆以雍 言先之,雍蓋未必然也。雍疾病,司馬光、張載、程顥、程 頤晨夕候之,將終,共議喪葬事外庭,雍皆能聞眾人 所言。召子伯溫謂曰:「諸君欲葬我近城地,當從先塋 爾。」既葬,顥為銘墓,稱雍之道純一不雜,就其所至,可 謂安且成矣。所著書曰《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漁樵 問對》,詩曰《伊川擊壤集》。子伯溫「別有傳。」

按《無名公傳》:「無名公生於冀方,長於冀方,老於豫方, 終於豫方。年十歲求學於里人,遂盡里人之情,己之 滓十去其一二矣。年二十求學於鄉人,遂盡鄉人之 情,己之滓十去其三四矣。年三十求學於國人,遂盡 國人之情,己之滓十去其五六矣。年四十求學於古 人,遂盡古人之情,己之滓十去其七八矣。年五十求」 學於天地,遂盡天地之情,欲求己之滓,無得而去矣。 始則里人疑其僻,問於鄉人,鄉人曰:「斯人善與人群, 安得謂之僻?」既而鄉人疑其泛,問於國人,國人曰:「斯 人不妄與人交,安得謂之泛?」既而國人疑其陋,問於 四方之人,四方之人曰:「斯人不器,安得謂之陋?」既而 四方之人又疑之,質之於古今之人,古今之人始終 無可與同者。又問之於天地,天地不對。當是之時,四 方之人迷亂不復得知,因號為「無名公。夫無名者,不 可得而名也。凡物有形則可器,可器斯可名。」「然則斯 人無體乎?」曰:「有體,有體而無跡者也。」「斯人無用乎?」曰: 「有用,有用而無心者也。夫有跡有心者,斯可得而知 也。無跡無心者,雖鬼」神亦不可得而知,不可得而名, 況於人乎?故其《詩》曰:「思慮未起,鬼神莫知。不由乎我, 更由乎誰?」能造萬物者,天地也;能造天地者,太極也。 太極者,其可得而名乎?可得而知乎?故彊名之曰太 極。太極者,其無名之謂乎!故嘗自為之贊曰:「借爾面 貌,假爾形骸。弄丸餘暇,閒往閒來。」人告之以修福,對 曰:「未嘗為不善。」人告之以禳災,對曰:「未嘗妄祭。」故其 詩曰:「禍如許免人須諂,福若待求天可量。」又曰:「《中孚》 起信寧須禱,無妄生災未易禳。」性喜飲酒,嘗命之曰 「太和湯」,所飲不多,微醺而罷,不喜過醉,故其詩曰:性 喜飲酒,飲喜微酡。飲未微酡,口先吟哦。吟哦不足,遂 及浩歌。浩歌不足,無可奈何。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 不求過美,惟求冬燠夏涼,遇有睡思則就枕。故其詩 曰:牆高於肩,室大於斗。布被煖餘,藜羹飽後。氣吐胸 中,充塞宇宙。其與人交,雖賤必洽,終身無改。亦未嘗 作皺眉事,故人皆得其歡心。見貴人未嘗曲奉,見不 善人未嘗急去;見善人未之知也,未嘗急合。故其詩 曰:「風月情懷,江湖性氣。」色斯舉矣,翔而後至,無賤無 貧,無富無貴,無將無迎,無拘無忌。聞人之謗未嘗怒, 聞人之譽未嘗喜,聞人言人之惡未嘗和,聞人言人 之善則就而和之,又從而喜之。故其《詩》曰:「樂見善人, 樂聞善事,樂道善言,樂行善意。聞人之惡如負芒刺, 聞人之善如佩蘭蕙。」家貧未嘗求于人,人饋之,雖寡 必受。故其詩曰:「窘未嘗憂,飲不至醉,收天下春,歸之 肝肺。」朝廷授之官,雖不彊免,亦不彊起。晚有二子,教 之以仁義,授之以《六經》。舉世尚虛談,未嘗掛一言;舉